第六章 教会成功的因素

早期教会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仍能稳定并持续成长。原因是什么?教会是上帝心意所在,是因上帝旨意而有的。上帝的作为、祂的能力一直看顾保守着教会,这当然是教会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客观的因素,使到教会能够在困难重重中,几乎从零开始,逐步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信仰群体。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来思考。

外在因素

第一层面是外在的因素。这包括两方面。第一,是当时罗马帝国的社会结构。罗马帝国在许多方面,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大帝国。在古代的历史中,帝国的建立并不是从罗马开始的。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亚述帝国,之后兴起了巴比伦帝国,随后又出现了波斯帝国,接下来是希腊帝国。希腊帝国虽然相当强大,最终还是灭亡了,代之而起的就是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时间维持得最长的帝国。罗马人在统治方面刚柔并重。一方面,罗马的军队纪律相当严明,战斗力也非常强大。罗马人就是透过他们的武力来建立帝国的。同时罗马人在统治的手法上,也相当成功。罗马在中央政府里面设立了元老院。其运作模式有点类似今天一些国家的国会或议院,以这种方式来配合皇帝的统治。这些制度为罗马帝国带来了相当长时间的安定与繁荣。

福音的传扬,在某个层面来说,正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显然地,动乱的局面不利于教会的发展,要打稳基础的难度相当大。因此罗马帝国长时期的安定,为教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第一代的信徒可以在安定的环境下,教导第二代的信徒,使福音可以代代相传。教会的影响,就能够有根有基地建立起来。

另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安定,也在语言的使用上,帮助了教会。今天如果你要向一个操英语的外国人传福音,除非那位外国人能够听得懂普通话,不然你就必须学习对方的语言才能够与其交谈。彼此之间没有共同使用的语言,沟通上必然会出现障碍,要广传福音的难度可想而知。

罗马人统治了如此庞大的帝国,也就想到语言问题的重要,为此他们采用了原先希腊帝国通用的希腊文作为帝国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因此,在整个罗马帝国里,所有人除了自己地区的语言之外,都必须学会这共通的希腊语,以便彼此沟通。希腊文因而成为了帝国共通的沟通媒介。基督徒也因此很容易透过一个大家都听得懂的语言和文字来传扬福音。这就解释了新约圣经为什么是使用希腊文书写的。希腊文并不是罗马本来的语言(罗马的地区方言是拉丁文),但是连保罗写给罗马教会的书信都是用希腊文写成的。可见一个共通的帝国语言,对福音的传播来说,是多么有帮助的一件事。

除了国家安定,语言文字统一之外,罗马帝国还提供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交通。罗马人其中一个重要且举世闻名的的建设,是以罗马作为中心点,在整个帝国里面建筑快速公路。这些公路的建造,其实是为军事用途而建的。帝国里不论哪一个方向、哪一个地区出现动乱,中央政府都能够迅速的从别的地区(也许就从罗马),调派军队去处理。因此罗马帝国到处布满了四通八达的公路。读使徒行传时,我们发觉保罗能够到处传扬福音,其中个有利的条件,就是这个便捷的交通网络。今天有一句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说的就是这件事。

有人甚至在二战之后做了这样的实验。他在当时从耶路撒冷出发前往罗马,发觉所需时日竟然比保罗当年从耶路撒冷出发到罗马还要长久!这样的结果也许让我们很惊讶。其中的原因,是因为现代人从耶路撒冷出发到罗马,中间需要经过许多的地区与国家,需要到每一个国家的领事馆办理签证;加上候机、候船的时间,以及考虑到航班、船期延误等等的因素,就需要花上许多额外的时间。可是当日的保罗,一旦决定要出发,他可以立刻乘坐某种交通工具如马匹或马车等等,立刻出发,通行无阻,中途也没有人会拦阻他,完全没有现代的这些问题。早期教会也因着交通的发达与方便,让福音能够快速地在罗马帝国传扬开来。罗马帝国的条件确实提供了很多方便。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外在因素,是罗马人所拥有的希罗文化的末落。希罗文化乃是一种混杂式的文化,无法让人的心灵得到充分的满足。例如大家都知道,希腊人的文化里以多神闻名,而这些神明常常做出令人鄙视的不道德行为,他们会嫉妒、打架,会为着一些小事情争吵,也会撒谎,互相仇视,甚至彼此陷害等等。不难看出来,当这种文化思想糅合了罗马人的强权统治,时间久了,大家慢慢察觉到,这样的文化取向,并不符合众人心目中所追求的理想。因此希罗文化在罗马帝国许多地区,都无法提供老百姓心灵的满足。有分析指出,当耶稣基督的福音传扬出来时,基督徒很容易就接触到很多心灵非常虚空的人。这些人都在等待、寻求一个消息、一种信仰,去填满心灵里的虚空,大家都在寻问,到底什么才是最终的真理?基督教的信息正好满足这些渴慕的心灵。

除了这种神话色彩的普罗大众信仰之外,希腊文化也提供了另外一方面重要的文化内容,就是希腊哲学。希腊哲学在许多方面,虽然主导了西方的文明,可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当一些人发觉,原来了解事物的正确途径是理性,理性的地位就抬头了。可是当理性主义慢慢流行起来时,大家又察觉人并不单单是理性的动物,人也是感性的,人在经验里所体会到的,也是非常真实、宝贵的。结果除了希腊哲学外,又流行另外一种叫做经验主义的思想。

这让我们看到: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间往往也会产生一些纠缠不清的摩擦。所以即使是在知识份子当中,他们也在追问同样的问题:什么才是真理?知识份子对这些整天吵闹不停的神明固然不感兴趣,而哲学方面的思考,也同样不能带给他们心灵上的终极满足。就连这些知识份子也同样问:到底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哲学、哲学家的言论听起来都很有道理,可是很明显的,没有任何一家一派的哲学思想,真正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当耶稣基督的福音传扬到他们当中去的时候,他们立刻体会到原来这才是人生真正的答案。因此一方面有罗马帝国的安定、语言、交通等等所带来的方便,同时也有客观的、外在的希罗文化的末落等因素。结果这些因素为福音提供了一个大好的发展契机。

内在因素

除了外在的客观因素之外,第二方面的重要因素,是早期教会本身的表现,也就是教会内在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什么呢?第一,早期教会信徒所表达出来的爱心,的确叫人欣赏、羡慕。使徒行传里让我们看见,早期的信徒们过着一种凡物共享的生活方式。那是非常美的一幅图画:有缺乏的人在当中不会受到排挤;比较有余的、比较富有的人,非常乐意与别的信徒分享他们的财物。使徒行传甚至让我们看到有一些信徒,把房产卖了,将钱拿来放在使徒的跟前,为福音事工而用。不错,当日也有一些人会私下保留一部份,就如使徒行传里面所记载的。不过它也反映出还有更多的人,乐意变卖自己所有的与其他信徒一起分享。

早期教会起初只是在使徒的带领下生活。后来,他们发觉需要有执事的安排。选立执事,基本上是因为在分配一些寡妇的需用上出了点问题。这个情况反映出,早期教会非常关心他们当中有缺乏的人。在当时的社会制度里,孤儿与寡妇是被轻视与忽略的一群。甚至某些人、某些地区、某些文化,认为这些孤儿与寡妇是社会上多余的人。可是在教会生活的圈子中,这些人却获得其他信徒们的特别关心。教会所表达出来的爱心当然让许多人感动。

不妨想象一下,如果你当时尚未信主,却有机会生活在基督徒当中,例如邻居是基督徒,你显然会与这些信徒有某程度的交往。从你和他们的接触中,你不难感受到这些信徒的爱心,而且也会因着他们的表现而被吸引到他们当中去。我还记得自己刚刚悔改接受主的时候,初次去到一个教会聚会。那个教会所流露出来的爱心叫我深深感动。那个时候功课压力非常吃重,读书的时间已经不够用。可是我只去了一次聚会,就被这一份爱心吸引。当下我告诉自己,以后无论怎样忙碌,都一定要去教会,一定要到他们当中去享受他们所流露出来的爱,也乐意在其中学习付出我的爱。早期教会就是因着这种爱心,赢取了当地人的尊重。

另外一方面,教会所表现出来的,也是一种合一的见证,这种合一的见证,有一种隐藏却巨大的力量。无论你是什么人,都会发觉你能够自如的融入这个信徒的群体中,能够成为他们的一份子。罗马帝国是一种封建制度的社会,不是说她在思想上的封建,而是社会制度本身,形成了各种不同阶级的人。他们当中有一些是贵族,有一些是地主,有一些是可以自主的普通老百姓,也有一些是雇工。另外还有不少的奴隶,因为罗马帝国里也生活着许多战败国的俘虏。这些人的背景、在社会里的身份都不一样,但是当他们信了耶稣之后,竟然能够活得如同一家人一样!

这种合一的见证,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吸引力,使到当时仍然徘徊在福音门外的人群大受吸引。他们很想了解是什么因素,使到一个奴隶能够与他的主人融洽地生活在一起?是什么因素,使到社会里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能够与他们当中受轻视的人,如妇女,甚至是妓女身份的人生活在一起?除了地位上的不同,我们也看到不论是犹太人,或者是外邦人,不论是罗马公民,或者仅是某个偏远地区的百姓,他们竟然能够拥有同样的基督徒身份,同样的上帝儿女的身份。因此这种合一的见证,使很多人非常羡慕。大家都想来了解、认识一下,为什么这些基督徒能够这样生活在一起。所以早期教会的内在生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人来聆听耶稣基督的福音。

出色的教会领袖

最后一个因素,是教会具备许多相当杰出的领袖。从耶稣基督升天,到大约公元150年,也就是第二世纪中叶左右,上帝在教会兴起了许多十分出色的带领人。他们义无反顾的以自己的生命来带领着当日的教会。

这里面有两类的人,值得我们去认识一下。第一类是后世称为使徒教父的领袖。所谓使徒教父就是指初代使徒的门生、门徒们。我们都知道教会开始,耶稣基督亲自训练了一批使徒,并将建立教会的使命交托给这些使徒们。这些初代的使徒们也同样的,一边服事教会,一边训练他们当中的信徒成为助手,使他们能够成为接班人。这些接班人,就是今天称为使徒教父的领袖们。他们一方面有宁死不屈的意志,也有彻底奉献为主、为教会的心志。这些人当中大多数都殉道而死。他们用自己的血写下了早期教会的历史,用他们的血和生命,建立了早期教会的基础。这些人当中包括当日教会的领袖,而他们也仿效初代使徒的榜样,写了许多书信给各地的教会,透过这些文字来帮助建立教会。他们的著作也一直流传到今天。他们的殉道事迹也同样被记录下来,流传到现在。他们公开的冒着生命危险为主作见证。那股愿意为耶稣基督摆上一切,甚至不顾惜生命的勇气,感染了那一代的信徒,让教会能够继续勇往直前,将福音的火炬,代代相传,直到如今。

除了这些使徒教父之外,另有一批教会领袖,我们今天称之为护教士。这些护教士指的是那批有远见,也有学问,能够站出来为福音辩护的护教家。这些护教家或护教士,准确地向当时的人表达、解释了福音的内容与涵义。当中一位相当出名的护教士名叫游斯丁。他甚至写下一些护教文字,呈送到当时的皇帝面前,向皇帝与他身边的人解释基督教的来龙去脉。当日的护教士也成功地向那个时代的知识份子解释了基督教信仰,让这些人明白原来耶稣基督的信仰,才是真正的哲学。信靠耶稣基督,在理性上不单站得住,而且是唯一应当做出的选择。

结语

因此,透过客观的环境,透过教会的生命力,在这些杰出领袖的带领下,教会得以在早期教会中站稳脚步,并且在这一个稳固的根基上,极其快速地发展。我们要感谢主,因为祂是掌管历史的主,祂也是教会唯一的主。我们今天也要仿效早期教会,怀抱视死如归的勇气,怀抱彻底奉献的心志,为耶稣基督作见证。有关这阶段的一些人物与事件,读者可参看图四。

图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