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四章 修道精神的崛起

我们不难看出,中古时期的教会一直面对着社会的改变,那时代的社会虽然有时稳定,却又经常出现非常混乱的局面。在这样处境下的教会生活,其生命力是怎样维持下去的呢?因着地方上的动荡,大公教会要有效地维持其庞大的组织,实在不容易。当然透过罗马教廷所委任的各级神职人员,可以继续维持教会的活力,只要这些神职人员的水平能够保持,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但是在一再的动荡下,单凭这些神职人员,也不容易达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何况连年的战乱,使到教育水平难以维持,也难以保证神职人员的素质。那么中古的教会又如何维系其生命力呢?有学者曾经指出:涉及中古时期的事情,不论是哪一方面的,都或多或少与修道院有关。中古的文学、哲学等等透过什么管道发展?答案是修道院;中古的农民在耕作上的技术,是谁保存并加以改进的呢?答案又是修道院,因为修道院本身就需要耕种以自给自足。同样地,中古教会的生命力是如何维持的?答案同样是修道院。修道院在中古时期的关键性,由此可见一斑。

修道精神进一步提升

修道院在中古时期确实非常流行,其根源乃是从早期教会延续过来的。在介绍早期教会时已经谈过,那些认真追求信仰,但又对教会的混乱不满之人,带动起修道的风气,后来逐渐流行。在兵荒马乱的中古时期,这种情况更为流行。其中部分的原因,是早期教会没有的。比方说对信仰认真的人,其热诚不一定能够单靠日常的教会生活来呈现,因为周遭的不安宁,随时可能打乱他的日常生活。各地的大小王侯之间的军事冲突,对普通的老百姓(大多是农民)影响甚大。一旦动乱出现,连基本生活都不容易维持,更谈不上教会生活。然而,热心追求信仰生活的人如果能够进到修道院去,就可以享受一种基本上“与世无争”的生活。中古的人在信仰上,基本上都十分敬虔。即使在冲突中,也不会贸然的干扰教会,对修道院更是肃然起敬,不会横蛮对待。进到修道院的人,也能够在里面解决日常衣食的生活需求;不论外面世界发生什么事情,在修道院里面的人大都能够安心静修,做个人想要做的事情。

因这种特有的情况,修道院在中古时期进一步流行起来。那些立志专心敬拜、专注默想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渴望以更多时间去思考信仰的人,都会跑到修道院去。另外那些想要逃避战乱,希望能够安定度日的人,也会想法子进到修道院去。这种种因素,使进入修道院成为颇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也因此,中古的修道院也往往容易变质。起初成立修道院的人,都有一种信仰上的热忱,具备了所谓宗教上的狂热。只是当修道院运作一段时日后,那些加入的人,却并不一定拥有原先创办者的心志。虽然修道院可以透过严格的考验来筛选适合的修士,但是大多数申请加入的人,其信仰水平往往受到整个大环境的影响,很容易走下坡。因此,许多修道院在开始后的第一、二代都相当稳定,接下去就经常呈现每况愈下的光景。然而,由于修道精神持续高涨,到头来总会有一些领袖站出来,锐意改革修道院的运作,或是另立门户开办新的修道院体系。修道制度一再改革的结果,使到修道主义的理想一直维持,历久不衰。教会的生命力也因而得以保持。中古时期的修道风气就是如此,在崇高的理想过后逐渐走下坡;改革之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理想,甚至是更高的理想、更深刻的宗教狂热,然后逐渐又走下坡,又再经历改革。中古的修道主义就在这样的循环中轮转,周而复始。

本笃与本笃派修会

提到中古修道主义的盛行,不得不介绍一位出色的领袖:本笃。他出于爱主的热忱,开始独自静修,从中得到一些美好的属灵经历,于是向其他人推广自己的静修方式,而且按照这个修道方式,成立了修道院。据说本笃一共成立了十二所修道院,每一所修道院的人数,只有十二名修士;透过一起生活、一起默想、一起敬拜的方式去实践修道的生活。后来他针对当日的修道院走下坡的现象,成立了名为“本笃派修会”的组织,进一步推广修道精神。本笃会就是这样成立的。本笃派的修士皆怀有非常崇高的理想,而且订立了一些严格的守则,以此作为加入修道院的要求以及修道生活的标准。

在本笃修道院的影响下,中古的修道院的规则大致如下:首先,所有想要加入修道院的人,开始时一律只能以一个试用、接受观察的身份加入。意思是说,开始的时候,所有修道士都不是正式的修道院成员,仅是被修院暂时录取的身份,为期一年。在这一年里面,其他资深的修道士将会观察、了解、认识这些暂时的修士。经过一年的考验,如果符合要求,获得通过的话,这些暂时被录取的修士,才可以正式加入修道院的程序。方式是这人必须公开立下修道的誓约,然后经过正式的入会礼仪,才能成为正式的修道士。

修道的誓约基本上包括三方面内容:贫穷、贞洁、服从。第一、修道士必须要立志过一个贫穷的生活,放弃世上任何物质的拥有,在彻底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成为一名修士。第二、他必须要立誓志做一个贞洁的人。贞洁在当时的理解,是远离任何情欲的事情,而具体的表现则是守独身。它真正的含义,其实不单只是守独身,而且要禁止任何的享受、任何被视为不圣洁的事物。第三,修士也要立誓过一个服从的生活。这种服从乃是绝对性的。意思是说不论修道院的院长有任何要求,属下的修士都要完全遵从,即使看来是不合理,违背个人意愿、喜好、甚至是违背常理的。作为一名修道士、作为修道院的成员之一,必须完全遵守领袖的指导。本笃派修道士在加入时,就要立下这三重的誓约:守贫穷、守贞洁、以及守服从。这些要求,在早期教会也曾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在修道生活中。要注意的是,本笃将这些作法,制度化成为一种守则,而且要求所有人都必须遵守。

正式的修道院生活,包括了两方面,都是当日修道院生活上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是静修,另一方面则是工作。读者不要误会,以为修道士在修道院一天到晚只是从事读经、祷告,默想等操练。在当时的处境下,修道院必须维持自供自足,才可能生存下去。所以修道士在修道院的生活,需要花相当多时间在日常事务与工作上。修道院的院长会按照需要,分配每位修道士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包括清洁,也包括耕种、纺织等等的体力劳动,目的是要使修道院在没有外来供应下,仍然能运作下去。不同时期的修道院,在具体的体力劳动方面,也有不同的要求,一些修道院甚至会要求修道士承担大量的体力劳动工作。在这些劳动之余,才安排时间让修道士静修。

除了体力劳动与静修之外,修道院的生活也非常强调祷告。本笃派修道院的典型祷告时间,规定所有人在凌晨两点、凌晨四点半、清晨的六点、早上九点、中午十二点、下午四点、及傍晚的六点,进行祷告,日日如是。从中可以看出,一般修道生活是非常严谨的。由于那个时代缺乏照明的设备,傍晚过后的修道院会非常黑暗,因此修士们都会养成早睡的习惯。即使如此,凌晨两点钟就开始第一段的敬拜祷告,仍然是一项颇为严格的要求。祷告敬拜,在一天进行多次,有效地提醒修道士,来到修道院之目的是什么。在这种严格的要求下,本笃派为中古时期的修道精神,奠定了高水准的要求,也透过下辖的修道院,建立了一个理想的模式。

这种修道模式在查理大帝的卡罗琳王朝时期,逐渐成为整个欧洲教会的标准。前面曾经提过,帝国分裂之后,欧洲再一次陷入混乱。但是因着本笃的这种理想与要求,本笃派修道院使欧洲不论在宗教、道德、文化、学术研究各方面,都得以维持下来。到了中古的后期,修道院甚至提供了一股相当重要的改革力量。在中古时期的教会,一再出现属灵生命倒退的情况;然而,当日最具理想、最有追求心志的信徒,都会聚集到修道院,为教会的改革提供动力。

后期发展

我们需要注意,经过卡罗琳王朝的时代,罗马教会经常被许多世俗事务所缠绕。繁琐的政治、财务、人事等等不得不处理的事情,往往占据了教宗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因此中古大公教会的真正信仰代表,往往并不是罗马的教宗。如果要找出一个典型的、对信仰热忱的榜样,从前大家会以罗马的教宗为依归;卡罗琳王朝之后,大家就转向了修道院。

这个时期的修道院,表现也颇为理想,甚至成为了对抗教会腐败的代表者。教会如果方向出现偏差,当日的修道院会带头反对。君王如果勾结教会领袖压榨百姓,修道院的领袖也会出面,指责这些王侯与教会。结果有些人就想方设法去讨好修道院。办法之一是透过利诱的方式,邀请修道院的领袖,出任某地区的主教或大主教的职位,希望借此换取修道院对政策的支持。此时期的修道院,在高涨的属灵气氛下,主持者往往都会拒绝接受这些教会体制中的高位。结果修道院有效地保持中立的态度,清醒地提出时代的问题,针对时代的需要做出反应。修道院的形象,在中古人民心中,一直保持崇高的地位,原因在此。修道风气的高涨,让修道院从第八世纪左右开始大量出现,到了十二世纪,单单其中一个修道派系,就拥有一千五百多家修道院遍布在整个欧洲。可以想象,连同其他的派系,在欧洲地区应该出现了几千所的修道院。

结语

今天回头看这段时期的历史,也有人会觉得修道院的作风太过极端。但是我们不妨检讨一下,今天教会的信仰生活,对比当日而言会不会太过放松?修道院的运作也许有些极端;如果今天要求信徒离开他的社区、家庭、职业,去到深山或旷野静修,的确会面对一些实际上的困难。只是将今天的信徒与当日的修士作个比较,在信仰的谨程度上,恐怕就显得非常世俗与颓废了。

中古之所以会出现好几千所修道院,一方面可以说是宗教狂热的结果,但事实上也呈现出一份对信仰的热忱。修道主义的行径也许并不很值得模仿,但修道的情怀与理想,却是相当难能可贵,值得我们效法。我们需要认真思想一下,怎样方能在今天的生活中,为上帝留出更多时间去默想、静修、读经、祷告。历史一再告诫我们,教会的兴旺,离不开深度的属灵操练。如果我们果真在凌晨两点或四点就起来敬拜祷告,这种生命力带来的影响会是多么巨大。修道精神在向现今的基督徒提问:我们真的是完全彻底委身给耶稣基督的一群人吗?若不是修道精神的力量,耶稣基督的教会可能早已消失于当日的动荡中了。盼望我们对修道主义,不是抱着消极的排拒态度,而是积极地思考,这些坚决跟随主的人给予我们什么功课。学习教会历史的原因,正是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