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基督:神人二性

经过上一章,了解早期教会如何经过尼西亚会议的争论,最终达致一致之后,让我们再次聚焦于早期教会的另外一场重要争论。尼西亚会议针对的,是耶稣基督的本质问题,就是圣父与圣子两者之间的神性,是否存在着任何差异的问题。这个问题对我们的信仰非常重要,在经历半个世纪的讨论后,最终回到圣经本来的教导,如圣经所记载,也是耶稣基督亲口所说的:“我与父原为一”的立场。教会从此一致认定:耶稣基督是完完全全的神。

然而几乎在同时期,很快又出现另外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就是关乎到耶稣基督的神性与人性的问题。历史进程让我们看到,在解决了“神论”的争议之后,早期教会马上来到“基督论”的课题上。为何需要面对基督论的课题呢?所谓基督论涉及的内容,乃是关乎对耶稣基督的认识到底如何。当中至为关键的,是耶稣基督既然是神,却又同时是人的这个难题。一般上信徒都会说:耶稣乃是上帝化身成为人,是生活在地上的神。也就是说,耶稣基督一方面是神,另一方面同时也是人。这个说法当然正确,也与圣经的记载相符。问题是:祂同时拥有的神性与人性,是如何集合在耶稣这个人物身上的?

大多数信徒的脑海中,都有一种不大准确的想法,就是把耶稣基督看成为半神半人的一个混合体。这想法之所以不准确,是因为这样的耶稣基督,仅是半人半神的怪物而已!尼西亚会议的讨论让我们看见,耶稣所拥有的神性,是完完全全、百分之一百的神性。意思是说:耶稣基督乃是百分百的神。同时圣经又让我们看到,耶稣基督作为一个人,也同时是百分之一百的人。也就是说,当耶稣肚子饿的时候,祂饥饿的感受与任何一个人肚子饿的感受完全一样的;同样地,当耶稣感觉到伤心难过时,祂的伤心难过也是一种真实的忧伤。那么,问题来了:完完全全、百分之一百的神,怎么可能又同时混合在百分之一百、完完全全的人性的里面呢?耶稣基督的神性与其人性,是如何共存在耶稣基督这个人身上的呢?

上帝之母的争议

此问题之所以爆发出来,有一个特殊背景。事情可以追溯到早期教会对于马利亚身份的认知上面。马利亚是耶稣肉身的母亲,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不得不承认,作为耶稣肉身的母亲,马利亚确实付上了很大的代价。以她还尚未结婚,就从圣灵怀孕这事来说,就毫不简单,因为在当时,对一个女子而言,未婚先孕是一件非常不名誉的事情。马利亚当时竟然说,愿意尊主为大,愿意以上帝的旨意作为她的喜乐,甘心接受上帝的这个史无前例的安排!之后耶稣出生,马利亚作为母亲,一直悉心照顾、抚养这位新生的婴儿。同时她心中也清楚地知道,这婴孩不是普通的婴孩,祂乃是上帝的化身,是全人类救恩的盼望所在。这对肉身生母的马利亚来说,是极其沉重的负担。

可以想象,作为母亲的马利亚,在抚养耶稣这事上,经年累月付上的心血是多么了不起。因此,在早期教会,许多信徒对马利亚非常尊敬。这份尊敬在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之后,慢慢演变成对马利亚的一种崇敬,甚至到一个地步,变成对马利亚的崇拜,或敬拜。之所以早期教会出现这种气氛,不难理解;另一方面也不难察觉,这显然是过分看重马利亚的身份,而且超出了事实的范围,因为马利亚只不过是一个人,与你我一样。只是当日这种风气,在大众化的宗教氛围中,在教会中日渐流行。

由于对马利亚身份与贡献的看重,导致早期教会一些信徒,开始使用一个特别的称号来称呼马利亚,称她为“上帝之母”。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称号。母亲的身份已经令人尊重,更何况是“上帝之母”。在当日尊敬马利亚的气氛中,“上帝之母”这个称号也就日渐普及。但是这个称号显然有问题,因为上帝本身是自有永有的,因此上帝自身并不需要一位母亲。马利亚作为母亲,她所怀养的是耶稣督,那是因为耶稣基督在人性方面,必须经过人性所必须经历的路程,需要母亲的抚养。因此在本质上来说,马利亚所抚养的其实仅是带着神性的一个人。称呼马利亚是上帝之母,显然有点言过其实。因此到了第五世纪,对应否称马利亚为“上帝之母”的问题,教会中出现了争议。

涅斯多留:二性分割

反对这称呼的人士中,包括了当日教会的一位领袖:涅斯多留。此人后来出任了君士坦丁堡的主教长(就是东方的希腊教会的最高领袖,其地位与西方的拉丁教会的教宗相仿)。涅斯多留本身是一个在思想上相当清晰,而且颇为精明的教会领袖。他出任君士坦丁堡的主教长之后,开始大肆抨击,指出称马利亚为“上帝之母”在观念上并不恰当。反对的理由之一,是他认为耶稣基督本身同时拥有神性和人性,而马利亚所怀养的,不过是人性上的耶稣。虽然耶稣基督同时也带有神性,可是其神性的一面,并不需要肉身的母亲,并不需要马利亚的抚养,因此不能说马利亚是上帝的母亲。

涅斯多留的观点,可说是相当准确的。不过“上帝之母”这个名称在早期教会,已经广为信徒接纳,一时间不易改过来,许多信徒甚至不愿意改变这称呼。赞成继续使用这称呼的一些领袖,乃趁机向涅斯多留发难,对其观点加以谴责。当时还有另一个因素,使到争议变得无法收拾。许多教会领袖都盼望能够出任君士坦丁堡的主教长,以贯彻自己对整个东方教会的领导。这些人往往想尽办法取代现任的主教长。当涅斯多留主张废除”上帝之母”的称号时,这些人马上利用这个机会,因为现任主教长的观点,与许多信徒根深蒂固的流行观点,恰恰相反。

提出禁止使用“上帝之母”称号的涅斯多留主教长,马上站在了与许多信徒对立的位置上。反对涅斯多留的人士,利用这个情势作为攻击他的藉口。这些人指出,涅斯多留的主张十分危险,因为他将耶稣基督身上的神性与人性,独立分隔看待,而这种观点将无可避免地引致耶稣基督的人格分裂。比方说,约翰福音第四章记载耶稣基督来到撒玛利亚,祂当时觉得疲倦,肚子也饿了,圣经说祂当时派门徒出去买食物。如果将耶稣基督的神人二性分开考虑的话,当耶稣吩咐门徒去买食物时,祂并不是真的需要门徒去购买食物,因为在祂的里面人性虽然需要食物,可是祂同时另外拥有一个独立的神性,而其神性显然会让并不真正感到需要食物充饥,这都是因为耶稣基督的神性与人性是分隔开来的。所以,一方面当耶稣在人性上需要吃东西时,祂的神性却使祂并不需要吃东西,而这就产生了人格上的矛盾,甚至是分裂。果真如此,就会带出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耶稣在祂一生的表现里面,岂不经常在人性和神性的矛盾里面挣扎!故此这些人认为,将耶稣基督的神性与人性分开来考虑,这观点是无法接受的。

就事论事,涅斯多留反对“上帝之母”的主张,也的确有这个意味,因为马利亚抚养的只是耶稣的人性,结果耶稣基督的人性与神性就无可避免地各自独立了。这也的确带出上述的危机:如果耶稣的人性与神性是各自独立的,就表示耶稣在地上的生活当中,其意志与行动将是矛盾甚至是分裂的。这显然与圣经所记载的那位耶稣基督,并不相符,其后果也可能很严重。比方说,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忍受的痛苦,信徒又该如何理解呢?在人性上,祂的确是痛苦的。若祂的人性与神性是独立分开的,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痛苦,会不会只是一种人性方面的伪装?因为耶稣基督可能并不痛苦,因为神性不会因被钉子钉在木头上而感到痛楚。若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痛苦只是一种伪装,或者说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受苦。那么,圣经说基督为我们受苦死在十字架上,岂不是变成一种空言、谎言!圣经所说的救恩,会否因此变成一件毫不真实的事情?

这个后果,让表面看来并不严重的“上帝之母”的争议,变得严峻起来,因为其结果确实相当的严重。为此,当时的教会召开了一个会议,讨论涅斯多留的观点。攻击涅斯多留的人,认为其主张使耶稣基督的人格分裂。会议指出这观点后果极其严重;加上当时许多信徒都接纳“上帝之母”这个称号,会议结果将涅斯多留的观点(即耶稣基督的人性与神性乃是分割开来的)定为异端,涅斯多留也因此被赶离了君士坦丁堡,改由反对他的人出任主教长的位置。

今天回头看,可以说涅斯多留是这场“上帝之母争议”的牺牲者。许多研究涅斯多留生平与思想的人都指出,涅斯多留所关注的只是一个并不妥当的称号,他本身并没有真正主张基督的神性与人性的分隔。当时如果将“上帝之母”改称为“基督之母”,大概就不会有接下来的严重冲突了。只不过当争议呈现白热化发展,事情变得有点不可收拾。涅斯多留的一些追随者的主张,也就是今天被称为涅斯多留主义的说法,也确实有这种神人二性分割的取向,恐怕这才是问题的在。涅斯多留离开君士坦丁堡之后,去到帝国的东边,就是当时被称为波斯的地方,重新建立教会。这个教会后来被称之为涅斯多留教会。据说此教会发展非常迅速,而且很有活力,也努力地差派宣教士,四处宣扬耶稣基督的救恩。中国最早接触福音的记载,有历史依据的,是在唐朝的唐太宗时期,到中国来传道的景教教士,而这些景教教士就是涅斯多留教会的宣教士,时为公元635年,可见这个教会一直持续发展。直到后来回教兴起之后,涅斯多留教会才慢慢地衰弱下去。

欧迪奇:二性结合

涅斯多留离去之后,君士坦丁堡的神学立场,从耶稣的神人二性分隔的异端立场,迅速朝相反的方向发展。既然基督的神性与人性并不是分割的,东方希腊教会乃冒出了另外一个主张,认为基督的神性和人性乃是结合的,混在一起的。抱持此观点的一位教会领袖,是名叫欧迪奇的人。他主张说,基督的神性与人性是完全的融合在一起的。

欧迪奇的这个说法很快又带来另一方面的难题。不妨想象一下,如果基督的神性与人性融合在一起,出来的结果,在神性与人性两方面,哪一个比重大一些?很明显祂的神性会大过祂的人性,基督的神性将会覆盖了其人性,因为大家很容易就想到耶稣基督是以神的身份成为人的。此情况就好像我们把糖混在水中,当糖完全溶合在水中时,得到的结果(就是糖水这东西)基本上是水(带糖味道的水),而不再是固态的糖。只因为糖水不过是带着甜味的一种水而已。所以当基督的人性与祂的神性完全结合、溶化在一起时,基督就变成了一个略带人的味道的神,再也不是一位真实的人了。

此说法很快又带来新的争议。按照这种主张(后人称为欧迪奇主义),那位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既然是神,意思岂不成了神死在了十字架上。问题是:神是不会死去的。如果按照欧迪奇的说法,耶稣基本上乃是神,那么我们又怎能说耶稣这位神死了呢?此外还有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救恩之所以是确实的,是因为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以无罪的人的身份担负了我们世人的罪,这才成就了永远的救赎。如今死在十字架上的如果是一位神,而神又是不会死的,那么到底我们这些罪人的罪,是不是真的被耶稣这位代替我们的完全人所承担呢?按照欧迪奇的观点,救恩还是确实的吗?

欧迪奇主义带来的这些困扰,恐怕比涅斯多留的主张更为严重。因为这个问题,教会在公元451年又再召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按照开会的地点,被称为迦克墩会议。这次会议,清楚地拒绝了欧迪奇的主张,将之定为异端。

基督一性说

迦克墩会议面对着一项重要的任务。会议一方面拒绝了基督神人二性分隔的主张(即涅斯多留主义),同时也拒绝了基督神人二性混合的主张(即欧迪奇主义),那么到底要如何描述基督的神人二性呢?迦克墩会议最后来到一个结论:耶稣基督是同时拥有神性与人性的,其神性与人性一方面并不各自独立,另一方面又没有混合在一起;这两者只是奇妙地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使这个人在神性与人性的运作下,拥有一个单一的、统一的性情。这就是后世称之为“基督一性说”的立场:耶稣基督具有独一的一个性情,这性情同时包括了神性与人性。

至于在这个单一的、统一的性情里面,耶稣基督的神性与祂的人性,到底怎样运作?是混合的?还是分开的?迦克墩会议发觉,不论是往哪一个方向发展下去,结果都无法符合圣经的记载,无法叫人满意。如果是朝着独立的、各自发挥作用,此方向会引到涅斯多留主义的主张中去。若是朝另外一个方向发展,就会出现如欧迪奇主义的混合说。迦克墩会议非常巧妙地宣称:基督拥有百分百的、完完全全的神性;而又拥有百分百的、完完全全的人性;这两种的特性,在既不混合,又不分割的情况下,同时出现在一个(耶稣基督的)性情里面。所谓一个“性情”,在神学上称之为一个“位格”。基督是神性与人性同时出现在一个单一的位格里面。这个结论是说:耶稣基督并没有人格分裂的倾向,祂的人性也并没有消失在祂的神性里面。

自迦克墩会议在第五世纪提出此主张之后,关于耶稣基督的神性与人性的讨论,仍延续了一段时间,最后一次的讨论出现在第八世纪。只是每一次的讨论,都无法找出更加叫人满意的方式,去解释基督的神性与人性,每一次的讨论都回归到迦克墩会议的结论上。因此迦克墩会议的立场在过去两千年中,一直成为教会的信仰标准。迦克墩会议因此也成为教会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

结语

从中我们看见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课。在关于信仰与教义的讨论中,大家必须采取全面性的观点,不能偏废某一面。只要稍微倾向某一方面,而不顾及全面性教导的话,都会造成一些极端,甚至是异端性的结果。教会历经考验,至终拒绝了任何片面的、偏向的发展,而持守所谓中庸的立场,综合与调和了圣经各方面的教导,达致了确定的立场。也许这样的立场,对一些人而言,未必是最满意的,但是在历经历史长河的考验下,这些往往是最妥当的立场。迦克墩会议就是很好的例子。早期教会就是在这样详尽而又彻底的讨论中,再次在信仰的问题上澄清了一些误会,为后世教会理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