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九章 政教之争:主教委任状

在中古社会生活中,关于教宗的权势,还有一个相当微妙的问题,值得注意。就是教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政教之间的纠纷,一直是教会历史中的重要课题,在中古时期尤其如是。一般上,中世纪在位的王侯对教宗都有一种敬畏之情。若再深思,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作为一国之君,手上握有军队,难道不可以用军事力量强迫教宗顺从自己吗?教宗只不过是教会的领袖,在军力上肯定无法与王侯相比。王侯们之所以不愿意以武力向教会施压,一方面担心公开得罪教宗,可能会影响自己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王侯也盼望能够从教宗那里得到某些好处或方便,例如获得教会的称许,使自己的统治更加稳固。

只是一旦王侯的统治稳固下来,获得百姓拥戴,这些统治者就未必愿意继续事事听命于教宗,处处顺从教宗的意愿。假如教宗的意愿与王侯的意愿,产生利益冲突,纠纷仍是难以避免的。王侯会想尽办法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而教廷也会运用这种方式去压制对方,以维护自身的权威。如果发生这样的冲突,究竟应该以王侯的意愿为依归,还是以教宗的意愿为主?当然社会民生中大多数的事情,教权与政权的范围还是颇为清晰的。只是某些涉及到利益冲突的事情,双方往往互不相让。地方上的主教委任权的问题就是其中颇为关键的难题之一。

双方立场

打个比方,如果一位王侯,在他治理下有某个地区的主教一心一意只向着罗马教宗,而其许多观点与地方王侯相左的话,那么在王侯征收地方税收,或是招募壮丁打仗,又或是修建道路等等的事情上,主教将会提出与王侯很不一样的意见。这对王侯执行统治显然很不方便。例如主教可能宣称政府的税率是不公义的,或是王侯发动的战事是错误的,信徒(就是这个地区的全体百姓),将会抗拒王侯的施政,王侯就很难推行这些政策。反过来说,主教若是与王侯具有同样的观点,事情就好办得多。

问题来了。如果某地区的主教去世,当地王侯当然希望能够选立一位合乎自己心意的人,来填补主教的位子。如果这个人选也是教会所器重的人,当然就不会出现纠纷。倘若王侯所属意的人不为罗马教廷接受,坚持由另一位王侯不愿意接纳的人出任,在这种情况下,委任权究竟在谁的手上?

照理,教会的职位应该是由教宗作主。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当时的通讯、交通并不发达。如果出缺的地区在欧洲的北部,又偏偏遇上秋冬的季节,两地相距遥远,往返将会十分费时,而地方上没有主教主持教会大局,民生将会十分混乱,婴孩出生可能在洗礼之前就已经天折,老人去世很久仍未能举行安息仪式,无法下葬等等。但是主教去世的消息,传到罗马固然需要不少的时间,再经教廷会商继任人选,而罗马所委任的继任人又不一定居住于罗马附近,继任的主教能够抵达出缺的地区,前后可能会花上半年,甚至是一年的时间。

这样的局面,对中世纪的生活而言,是无法接受的。地方上的主教一旦去世,教会必须尽快解决继任人选的问题。而地方上的王侯也不能眼看着统治下的地方出现混乱,因此往往会立刻委任某位神职人员出任主教,以解燃眉之急。王侯委任的人,当然是对政府施政上有利的人选。虽然这些被委任的人,有时只是临时性的执行主教职务,等待罗马的教廷的决定。但是罗马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这些地方上委任的人选,往往已经就任一段颇长的日子,不易另行更换,结果往往被迫认可王侯所委派的人选。但是罗马的教宗肯定对此非常不满。罗马所领导的,乃是跨越整个欧洲的国际性的教会。地方上的委任,久而久之,却可能会出现地区性的教会,与罗马教廷的基本理念,完全背道而驰。在某个程度上,从外地调来的主教,也可以促进不同地区的教会之间的往来与沟通。如果总是本地人出任该地区的主教,情况就不大理想。再加上临时被委任的主教,其质素罗马可能也不认同。因此教宗一直想尽办法,争取主教的委任权,抗衡王侯的委任。纠纷因此一再出现。

大部分王侯都希望能选立对自己效忠的主教,透过他们让国土上的教会团结;并且在一些课题上,忠于自己国家的利益。罗马教廷对王侯们的这种态度,不以为然。作为教会,教宗说到底仍是以信徒的需要为依归。也就是说被选立的主教能否有效地执行牧者的职责,才是教廷的优先考量,而不是以王侯们的期望作为第一优先的条件。况且,由王侯选立主教还会带来另一个弊病,就是有关职位的买卖。教会一直反对圣职买卖这件事。打个比方,如果某地区的主教去世,需要委任临时主教,而适合的人选超过一个人的话,这些候选人将会千方百计的讨好王侯,希望能够压倒其他对手。其中一个讨好的方式,就是争相送礼给王侯以及他身边出谋献策的大臣。结果谁送出去的钱最多,送的礼物最贵重,中选的机会就会越高。

这股风气流行起来之后,许多地区对圣职的买卖竟然成了公开的秘密,逐渐流行起来。这对教会来说,可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教会的事工乃是神圣的,也不能容许这些地上的、世俗的君王来干预。为此教会乃一再的严厉禁止王侯委任圣职人员,企图完全掌控主教的委任权。但是之前所提到的实际困难,却又不易化解。欧洲地区辽阔、消息传递缓慢、交通屡有阻碍等等因素,还是让这个问题无法妥善解决。因此,在中古盛期,政权与教权之间对于委任权的争议,接二连三的出现。严重的时候,甚至让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与罗马的教宗闹翻。

争端

较为著名的一次争端,发生在十一世纪的末年。一位德国王侯在将要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时,在委任主教上,与教宗起了争执。罗马的教宗看到这个情势,发觉若不予以惩罚,欧洲的王侯将会威胁到教会的权威,因而革除这位王侯的教籍,将他逐出教会;并且鼓动其身边的人背叛,借此惩罚这位政治领袖。这位王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竟然徒步走到意大利北部,在教宗当时居停的嘉诺撒城堡,于寒冷下雪的冬天,穿着单薄的衣服,三日三夜赤足在城堡门外,向教宗苦苦哀求,请求教宗饶恕。

这位王侯看准了教宗作为教会的元首,不得不接受一个信徒公开的悔改。教宗最后无法不宽恕他,接纳他重新回到教会来。虽然透过这出闹剧,教会似乎得胜了。但是这位王侯一旦摆平了叛乱,登上皇帝宝座,竟然挥兵进攻罗马,意图推翻这位教宗。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罗马城也被攻陷,教宗本人不得不逃亡他处避难,最后郁郁而终。这些争端与战事,背后为的正是争夺圣职人员的委任权。类似的争议使欧洲一再动荡不安。不难想象,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两位主教,一个是王侯委任的,另一个则是罗马教廷委派的。在混乱之中,信徒往往也无所适从。

委任权的争议背后,另外也牵涉到经济的因素。罗马教廷的支出日渐庞大,而经费乃是来自各地区教会送到罗马的款项。这些款项在性质上乃是信徒捐献给教会的年金,而且是定额缴付的,因此也可以说是教会征收的人头税。如果地方上的税收,完全在王侯的掌控之下,这些年金就会归到王侯的国库,罗马教会在经费上就会面对相当大的压力与困难。地方上的王侯当然也企图掌控这些经济的来源,以充实自身的力量。这个因素进一步使这个纠纷,一直没有圆满解决,甚至一再引致军事冲突,就如嘉诺撒城堡事件之后的发展那样。罗马教会当然也不甘示弱。虽然教会没有强大的武装,却可以号召其他王侯出兵保护罗马,情况因此就变得异常复杂,纠纷不断。

解决

单单因委任权的问题,欧洲竟然大动干戈,实在不是办法。后来,在罗马教会的坚持之下,各个国家开始对这问题认真寻求折衷的解决方案。到了大约中古盛期的结束阶段,总算有了一些各方能够认可的出路,而且各地区的解决方法,也并不一致。比方说在英国地区,英国的王侯容许教廷按着教会的需要提名主教人选。但是王侯们要求,经由教会提名的人选,在就任时必须向王侯宣誓效忠。也就是说,委任的人选由教会决定,但是受委的人选必须是一个对国家、对王侯效忠的主教,这样方能获得国家的认可与接纳。

法国地区也有类似的安排,细节上稍有不同。法国每一个教区的座堂,都拥有选举自己主教的权利;但是这些新任主教在就职时,需由法国国王授予他领导教会的权柄。这是颇为奇怪的妥协安排。一所座堂在其地区选立主教,执行主教职务的权柄,理应来自罗马教廷那边。法国主教却需要从国王那里,获得执行职权的权柄。也就是说,如果座堂选出来的人,国王拒绝给予这人认可,他就无法成为合法的主教。换言之,这些主教看来算是教会“委任”的,却同时又是君王“委派”的。

种种微妙的安排,无法说清楚主教的委任权,到底属于教宗还是属于王侯。可是在运作上,英国与法国地区,主教的委任因这些安排,还是为双方找到了一条出路,让大家都能够接受。既然有这样的主教委任条款,在英国与法国,教会在选举、提名主教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到当选的主教,最后能否获得国家方面的接纳。教会也因此倾向选任比较能够被王侯认同的人选,以免出现僵局。

另外比较困扰的,是在今天的德国地区,也就是在当日的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的教会,牵涉到帝国皇帝的权威;皇帝又一直认定自己才是欧洲最有权势的人。因此皇帝对教宗委任主教的权力这件事,一直提出公开的挑战。到了中古末期,事情才算有了解决的方案,仿效了英国与法国的作法。只不过皇帝对主教人选的干预,比英国与法国更为强烈与明显。双方的协议是:教廷在帝国里面可以自由选任主教,但是所有选任主教的场合,都必须有皇帝出席。也就是说,如果皇帝拒绝出席某一个选任主教的会议,选举就必须终止。结果皇帝可以运用这个条款,否决所有他不喜欢的候选人。当然到了最后,假若皇帝还是不合作,使选任的会议无法举行,教宗仍会搬出教会纪律来对付皇帝。因此到了后来,教廷还是成功的取得了委任主教的基本权利。到头来,国家的元首,连同帝国皇帝在内,都只能够以象征性的方式来左右选举。教会经历长时期的努力,总算在这问题上取得上风。

结语

这件事情一方面在中古后期造成混乱,同时也凸显了教权与政权的对立问题。这也同时是“地区性”势力与“国际性”势力的对抗。从中我们固然看到教宗的权势是何等的巨大,因为连皇帝都要跪地求饶;但是也同样看到在实质上,教会这种权势何等脆弱,在君王的威胁下,往往不得不让步。国家的政治势力与国际的教会势力,结果形成对立的态势,一直延伸到宗教改革时期。中古的教会生活就是在这样的特征下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