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八章 赎罪券的争论

自从1517年之后,路德的人生就与教会改革运动密不可分。这一场历史上称为宗教改革的事件在这年爆发,导火线是关于赎罪券的争论。

赎罪券的由来

简单地说,赎罪券本身并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赎罪券只是当时教会为方便信表达悔过的一种安排。中古时期的教会,流行“补罪”(或称为补赎)的风气。如果一个信徒做了某件错事后,知罪悔过,教会不想纵容这样的人仅用嘴唇表达悔意,以免造成一再犯错,一再认罪了事的因循情况。为此教会往往建议这样的信徒,以某种具体行动表达其悔意。假如认罪悔过的信徒确实按牧者的指示而行,就可以确定其后悔的心是真诚的。这就是补罪或补赎的来历。这个做法对知错的信徒也是一种警惕,以免越陷越深在某些恶行中,无法自拔。这个作风逐渐流行之后,教会针对不同形态的过错,逐步订立了一些相应的补罪行为。比方说,如果偷了隔壁人家的钱,应该全额赔偿所偷的款项;如果偷了别人的一头牛,就应该还给人家一头牛或两只羊之类的。

如果所犯的错直接得罪上帝,痛悔的信徒也同样需要做一些行动。只是许多时候,直接的受害人或许已经不在,或是不便以具体物件来偿还所亏欠的。比方说,一个人因着撒谎使别人蒙受损失,犯错者后来悔改了,但是当年的受害人已经去世,再也无法向他做出补偿。如果放任这类事情,也不是办法,因此就会要求犯错者将相若数额的钱,作为奉献送到教会来作为补罪的行动。风气发展下来,补罪的方式演变成以金钱奉献来表达悔意。这种奉献的性质,有点像“认罪而得上帝赦免”的“感恩奉献”。为方便运作起见,这个制度逐渐演变成针对不同的过错,订立不同数额的奉献。而所谓赎罪券,其实就是一张这样性质的奉献收据,以证明某人履行了补罪的要求。例如一个人撒谎使别人受到损失,就会向教会购买十块钱的赎罪券,作为奉献给教会之余,也表达自己对撒谎的悔改诚意。

到了中古末年,以金钱补偿一个人过错的观念与作风,相当流行。只不过这作风的流行并不是好事。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有些信徒误解:不论做错了什么事情,只要日后买赎罪券,就可以获得上帝的饶恕了。结果,对于一个人悔改心志的要求反而放松了,整个安排的焦点,不知不觉地放在买赎罪券的“好行为”上。购买赎罪券结果变成一种功德性的好行为。它起初作为补罪、悔改、赎罪的原意反而淡忘了。这是赎罪券的主要流弊。

另一个同样严重的流弊来自教会本身。赎罪券一旦成了流通的好行为,教会在经济出现严重不敷的时候,往往就会借主动推销赎罪券的方式筹款。没有人能够说自己完全没有任何过错。因此,只要提醒大众补赎的需要,鼓励大家购买赎罪券,教会就可以筹到大笔款项。如果在整个欧洲,发动大规模的赎罪券全面性推销活动,短期内就能够筹集到大笔现金。推销的人如果不理会悔罪的问题,而一味的提醒民众购买赎罪券,以补赎自己,甚至去世的亲人的罪过,效果就会更大。到了中世纪的后期,教会曾经好几次在经济不良、现金周转不足的压力下,采取过大规模推销赎罪券的方式,去筹募所需的经费。这些大规模的推销,方式是由教会印制赎罪券,上面附有教宗的签字,然后派遣专人到整个欧洲所有大城小镇去推销筹款。不少民众也热烈响应,因为大家都认为这是正确的好行为,又可以带来赎罪的功效。对去世的亲人,更可以帮助他们减免炼狱中的煎熬。这等大规模推销的行径,显然引来诸多流弊,让信仰生活走下坡,因此也经常招来非议,而教廷也不敢随便贸然进行。

争议的事发经过

就在1517年,当时的教廷为了重建宏伟的圣彼得大教堂,需要筹募一笔资金,故此发动了一场涵盖全欧洲的大规模推销赎罪券活动。“推销”这门技术,往往在乎推销的人所用的手法。如果推销的人,对于赎罪券的意义了解得清楚,也许问题并不大;可是许多负责推销赎罪券的人,为了要达到筹款的目标,往往会不择手段地大力推销,千方百计鼓动百姓购买,使整个销售行动极度商业化。当年来到马丁路德所在的威登堡城的推销员,更是当中的推销高手。此人不单鼓励百姓为自己购买赎罪券,甚至鼓励他们为已经死去的亲友购买,将赎罪券的功效夸大,以求提升销售的数额(当时推销人都是按销售数额分红的,所以都会非常卖力)。

起初,路德修士对这件事情虽然感到不满,但也无可奈何。毕竟推销赎罪券的人是经由教廷委派的,能够到威登堡来推销,也获得当地大主教的同意。马丁路德只不过是当地教会其中一所修道院的成员,对比之下相当低微,即使不满,也似乎无能为力。但是,路德还是对此提出抗议。据说,当时路德在路上碰到一位醉醺醺的信徒。酗酒在当时的欧洲社会,属于颇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经常醉酒的人也会引发诸般问题,如失业、殴斗、欠债、家庭不睦等。牧者都会想方设法帮助这些人。路德也一直帮助这信徒,而且略有成效。因此看到这光景,甚为不满。在劝诫这人时,对方却当场拿出一张赎罪券来,向路德申辩说,醉酒虽然不对,但是买了这张赎罪券,不就可以继续喝个够了吗!这事件对马丁路德的刺激非常大。路德终于对赎罪券忍无可忍,提出抗议。

《九十五条》

路德于是将赎罪券的不当写下来。这就是著名的《九十五条》,也从此触发了整个宗教改革运动。这份《九十五条》基本上是一篇关于赎罪券功效的讨论文章。文中列举了九十五个赎罪券不能带来赦罪的论点。路德指出人的罪不能因任何一个人的宣告或签名,就获得上帝的赦免,赦罪乃是上帝的权柄,赦罪必须从耶稣基督而来,前提则是信靠耶稣基督的代赎,而不是包括购买赎罪券在内的好行为。路德的言论指责夸大赎罪券的方式违背真理。《九十五条》也立时被各方的人士广泛传阅。欧洲各处立刻也出现很多的反响。有正面支持路德的,也有批评路德言论不符教会传统立场的。

支持路德的反应之所以强烈,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大家对教会的腐败行为,已经累积了许多不满。现在终于有人针对流弊提出反对,大家自然关注这件事,乐于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助长这事情迅速传播,是当时刚刚发明不久的活版印刷技术。在过去,印刷品的成本极其昂贵,也要耗费庞大的人力。新发明的活板印刷术,只需制作一个模板,就可以迅速大量印制同一份文件。技术发明之后,负责人一直想找一些大家看中的文件来印刷,以显示这种活版印刷技术的优越性能,同时也借此从中赚取收回研发的成本。负责印刷的人看准《九十五条》这文件对当日处境的意义,因而将这文件大量印制,迅速分送到欧洲各地去。

马丁路德反对赎罪券这件事情,可谓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欧洲。许多人支持路德的出发点,是看中其论点正确,认为教会亟需改革。另外一些人支持马丁路德,只因为不满意罗马教廷广泛推销赎罪券这个行动,因为它将许多地区、许多百姓仅有的经济能力榨取了去,原因却仅是为了建造堂皇华丽的教堂。德国人的反应尤其强烈,因为推销赎罪券的经济影响,造成大量现金从德国人的手中,转移到罗马的教廷去。欧洲各国百姓出钱,只为意大利教会装修之用,民间当然不满。因着以上种种原因,全欧洲的民众都很想了解,反对推销赎罪券的这名修士,到底发表过什么言论。大家也非常关心,事情接下来到底会如何发展。

当然,仍有相当多的人支持罗马教会的立场,对路德言论表示不满。一夜之间,对马丁路德这人,大家不是赞同就是反对。对于教宗是否有赦罪权柄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罗马教廷的反应,开始并不很强烈,因为类似的反对,过去也曾经一再出现。在教廷负责人的眼中,现在只不过是某个地区的一个修士,效法过去的人批评教廷而已。这些教廷的人认为,这件事很快就会平息下来,也就没有采取特别行动去针对路德,仅是指示所在地区的大主教,让他出面干预,设法平息这些争论。大主教也请路德以大局为重,不要制造让大家混乱的动荡局面。马丁路德是一名爱护教会的圣职人员,他反对的仅是赎罪券这事而已,当时不满的是赎罪券欺骗了信徒,让他们误会购买赎罪券可以带来罪得赦免;因此面对教廷的劝告,路德也就接受下来。他甚至写了一封措辞相当温和的信给教廷,表示无意将争议闹大。这一场1517年爆发的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到1518年左右基本上平静下来。

再起争端

路德答应保持冷静,不再进一步谈论赎罪券对错的问题,却附带了一个条件,就是反对他的人也同时保持沉默,不再挑起争议。意思是说大家都不再进一步讨论这个课题,既然看法不同,就各自持守自己的立场就好。负责劝告马丁路德的大主教也觉得这个条件合理,也就答应下来,劝谕路德的对手也保持缄默。

外表虽然平静下来,关于赎罪券所引发的基本问题,其实并没有解决。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文件里面,针对出售赎罪券的事情指出,真正的赦罪只能来自上帝自己;福音的真正意义,在于上帝透过祂的话语所做出的承诺,而不是任何人的承诺。如果这个观点成立,一个至为关键的问题就无从避免了。到底在属灵的事情上面(包括赦罪),罗马教宗的权柄到底有多大?赎罪券的争议点出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比罗马教宗权柄更加严重的,是另外一个相关的问题,在基督教信仰中,一个人得救与否、人与上帝之间是否和谐,是以什么来决定的?如果赞同罗马教宗的权柄,认为信仰生活的决定权在于教会本身,那么教宗告诉信徒的话语,就拥有圣经般的权威。人要如何才可以获得上帝的喜悦,只要照着教宗的吩咐去做就可以了。反过来说,如果马丁路德在《九五条》里面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也就是说赦罪的权柄只在乎上帝,而不在乎任何人,教宗的权柄就并不像大家所想象的那么权威性了。如果路德是对的,这位在地上代表耶稣基督的教宗,他的代表性又有多真实?

结语

从1517年十月底一直到1518年的阶段里面,双方讨论的焦点,并没有接触到这个基本问题。然而反对马丁路德的人,在这问题上并不想就此罢休。这些人认定:马丁路德既然提出这样的问题,这问题必须继续讨论下去,以澄清任何模糊混沌的立场。《九十五条》既然已经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就该好好的进一步讨论,好纠正《九十五条》所带来的错误思想。接下来,这场在表面上看似平静下来的争议,到了1519年又有了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