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英国的宗教改革

前文提及的宗教改革模式,不论是德国还是瑞士,在改革进程上,都是源自民间的改革诉求,由地方上教会的领袖(如马丁路德及慈运理等平民百姓)发动起来取得成功的。虽然统治者的信仰取向,对教会改革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但是至终都听从了这些教会领袖的立场,支持宗教改革运动。整个欧陆大致上都是这样,从下而上展开教会改革。然而,在欧陆之外,却有另一个刚好倒过来的改教模式,就是从统治者的意愿开始,向下层民众扩展,最终成为整个国家的改革运动。这种从上而下的宗教改革出现在英国。英国虽然是欧洲的一份子,却在许多方面,与欧洲大陆显著不同。有学者认为都是隔开大陆与英国本土的英伦海峡造成的。不论原因如何,许多在欧洲大陆上发生的事情,往往不会立刻影响英国,导致在许多课题上,英国与欧洲大陆上的国家,出现显著的差异。在宗教问题上的取向,也是这样。因此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也同样在较后期才出现。但是改教的诱因,却早于十五世纪末年萌芽。

亨利八世

在1485年,英国两个家族经过一轮争夺后,由都铎家族胜出,建立了都铎王朝。第一位登基的都铎家族成员是亨利七世。为了巩固都铎王朝的实力,亨利七世决定采取联姻的方式,由其长子迎娶西班牙的公主为妃,借此与欧洲第一号强国西班牙结盟。西班牙对这桩婚事也乐观其成,因为公主早晚会成为英国王后。但是亨利七世的长子婚礼后即去世,这位公主立时成了寡妇。西班牙国王当然甚为震怒。为了确保英国与西班牙结盟,亨利七世乃安排其次子亨利王子迎娶刚过门的嫂嫂为妻,以确保公主日后的王后地位。这在当时属于颇为碍眼的安排。故此亨利七世从教廷获得了教宗颁发的特许状,承认这段婚姻的合法性。亨利七世死后,亨利王子登基成了亨利八世,时为1509年,正值路德改教的前夕。

亨利八世颇有治国的头脑与魄力。他了解英国如果要强大,必须发展工商业;一方面让国家经济基础稳固,也可以在英国树立一个强大的中产阶级,再透过这个中产阶级施政,都铎王朝就可稳步成长,在强力的支持下延续下去。在其治理下,英国的国力也开始成长,也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中产阶级。在宗教方面,亨利统治下的英国,正是欧洲民众对教会的腐败,怨声载道的时代,英国百姓对罗马教廷也同样相当不满。加上英国本土曾经出现过诸如威克里夫的改教先锋。他们的影响也让这股不满,与日俱增。因此英国本土的宗教改革思想,在民间相当普遍。然而亨利八世真正关心的,是如何让英国强大起来,都铎家族如何可以千秋万代延续下去。亨利八世很快便察觉出这股改革的诉求。起初亨利对改革的诉求,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英国王室传统上仍是支持教廷的。从他自己迎娶嫂嫂,请求教廷颁发特许状,可见一斑。因此改革教会的诉求,在王室支持教廷的处境下,毫无进展。

客观环境让亨利八世不得不改变立场。事缘王后一直无法为国王诞下男婴。在当时来说,继承王位较为理想的是男性的子嗣。如果没有的话,女性当然也可以继承王位出任女王。但是女性的统治一般上较为不稳,因为女王如果与某位国王结婚,其婚姻常常影响本国在国际上的联盟关系。加上百姓心目中,仍然认为男性的统治权威,要比女性来得强烈,因此女王统治的地区,经常出现叛乱。亨利八世当然不希望都铎王朝毁在自己的继任人手上,因此强烈希望能够由王子继位。王后虽然为他诞下公主,却一直再没有生养。与此同时,亨利爱上了宫廷里面的另一位女士,因此开始思考废后另娶的可行性。

在中古时期,任何王朝的婚姻,不论是结合还是离异,都需要取得罗马教廷的同意与谅解。罗马教廷不一定会反对在位君王离婚,但亨利八世的情况比较特殊。小叔娶嫂嫂本来就不寻常,当亨利八世的婚姻面对质疑时,正是教宗的特许状使这段婚姻获得合法地位。除非现在教廷宣布之前的特许状无效,否则离婚将是教会无法接受的。但是教宗若推翻当年的特许状,固然是自打嘴巴,使教会的威信扫地,也同时表示亨利当年的婚姻是不获教会认可的。教宗当然不可以取消这份特许状。除非王后被发现通奸,否则教会不可能同意亨利八世离婚。偏偏这位王后非常洁身自爱,亨利完全没有任何把柄提出这样的指控。亨利结果落在两难的处境中,他不得不离婚,因为他爱上另一个人,而且极需从这人获得男嗣,以保王朝的稳固;但又不能离婚,因为教宗无论如何都不同意。

亨利八世行事风格虽然并不鲁莽,却对来自欧洲大陆上的牵制,不以为然。英国既然一向我行我素,这位看来无计可施的亨利,终于决定自行解决这个难题。他的离婚与再婚既然得不到罗马教廷的认可,只要斩断与罗马的联系,就可以有出路了。当他明白教宗不可能同意他离婚时,就召开了一次特别国会,通过了一项名为《最高治权法案》的法令,宣布英国的国王从此出任英国教会在地上的最高领袖。这意味着罗马教廷对于英国教会,从此丧失了所有管辖权。对于她的婚姻来说,意思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现在同意亨利八世离婚再娶,因此他的离婚与再婚都是合法的了。当然,在这次的个案中,教会领袖与亨利八世,刚好是同一个人!无论如何,亨利的离婚总算是在合法的基础上进行。法案通过后,亨利八世立刻将王后软禁起来,公然再婚另娶。

在通过《最高治权法案》之后,亨利进一步采取行动,解散了罗马天主教在英国的修道院,并将罗马教会在英国庞大的产业全部没收。他将这些产业的一部分,赐封给手下的大臣与贵族们,借此赢得了这些臣民的支持,同意英国教会与罗马的决裂。亨利并不是牧者,也不懂得如何处理教会内部事务。因此接下来,亨利不得不将教会事务的实权,委托给两位大主教,自己只享有法理上的最高领袖身份。教会领袖趁着机会,将宗教改革的作风,引进英国教会里面来。亨利八世也明白民间对教会的不满,因此也透过附和教会改革,来争取民间人士对王室的支持。英国教会开始改用英文圣经聚会,放弃罗马教会的教义,重新整顿教会生活等等。这一系列的行动在英国本土获得强大的支持;亨利八世也遂了心愿,与原来的王后离了婚。拜王室的婚姻困境,改教运动终于得以在英国开展。

亨利八世晚年终于如愿,获得了一位男嗣。他明白到反对改革的势力,仍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以反对改教为名,策动推翻都铎王朝。因此在去世之前,为这位仍是孩童的继位君主,选定了摄政大臣。继位的爱德华国王,登基时只有十岁。幸亏摄政大臣处理得当,都铎王朝得以延续。而且摄政大臣也支持宗教改革,英国的教会得以继续亨利八世时代的改教路线。为了进一步巩固改教的成果,英国国会在1534年的《最高治权法案》之外,于1549年通过了另一份《教会统一法案》,规定全国必须依照英国教会(即今天称为圣公会的教会)大主教制定的《公祷书》来运作,否则将被视为非法。教会也制定了信仰纲领,命令全国教会以之作为信仰标准。这一系列的发展,使英国在十六世纪中期左右,稳定地走在宗教改革的路上。

改教运动的短暂倒退

然而英国的改教并非一帆风顺呢。爱德华国王在位仅六年,便于1553年去世。亨利八世只有这个儿子,爱德华去世之后,英国只能在亨利的两位女儿当中,选立其中一位继承王位。按照法理,亨利的原配虽然被休,在爱德华没有後嗣的情况下,亨利原配的女儿仍然是继位的第一顺序。于是亨利八世的长女玛莉登上了女王的宝座。

英国的宗教改革进程,立刻遭遇非常严重与血腥的打击。这位玛莉女王,乃是亨利与原配西班牙公主所生,自小受母亲影响,倾向罗马教廷。而且生母的遭遇,也让这位女士耿耿于怀。玛莉女王认定,母亲之所以丧失王后的位份,皆因父亲亨利为了个人私利,借宗教改革之名,脱离罗马教廷而采取的措施所造成的。因此对父亲的种种作风非常反感,尤其是已经开展的英国改教运动。因此登基之后,立即大举逮捕改教领袖。首当其冲的是教会的大主教,他被女王逮捕,以叛国罪名被杀(因为反对君王的立场)。其余的改教措施皆被推翻,罗马教廷的主教再度主宰英国教会。所有支持改教人士,大遭迫害,被杀与下监的数以百计,一时间腥风血雨席卷英国。这位玛莉女王因而赢得“血腥玛莉”的称号。许多人不得不因信仰而逃亡到欧洲大陆去,成了当时欧陆的宗教难民。在玛莉女王的统治下,英国的改教运动大受打击。

然而,我们再一次看到上帝乃历史主宰的事实。按照这个发展,英国教会改革的前途,毫无出路。但是玛莉女王在位的时间也不长,前后不到六年,于1558年去世。她和弟弟爱德华一样,没有可以继位的子嗣。结果只能将王位传给亨利八世的另一位女儿伊莉莎白。英国的改教进程,又出现了转机。

重回改教的路

伊莉莎白是亨利当年休妻后再娶所生的女儿。她的思想与姐姐玛莉截然不同。伊莉莎白的母亲,正是因为国家推动改教,才有机会晋升成为王后的。因此在宗教问题取向上,与玛莉刚好相反。加上当时支持玛莉的人士,认为其母亲与亨利八世的婚姻是非法的(因为这些人拒绝接受改教的方针),并以此为根据,挑战伊莉莎白继承王位的合法性。故此伊莉莎白必须延续改教的合法性,才能确保自己登基的法理基础。所以在登基之后,推翻了姐姐玛莉的宗教政策,重新支持宗教改革,并且欢迎流亡在外的教会领袖,重回英国本土。英国的教会又再度斩断与罗马教廷的关系,重回改革的怀抱。整个过程可谓峰回路转。

伊莉莎白登基之后,定意拉拢教会,以免教会成为抗拒宫廷的势力,因此透过国会重新确认父王时代的《最高治权法案》,确保君主在教会的至高地位,也再度确立英国教会与罗马的决裂。这般举措惹起了西班牙国王的怒气,使他决定推翻伊莉莎白的统治。西班牙组建了历史上著名的无敌舰队,浩浩荡荡的进攻英国。但是这支舰队却在英伦海峡全军覆没。英国的改教运动就在伊莉莎白长期而又稳定的治理下,逐渐走上轨道。伊莉莎白去世之后,英国的改教运动更透过清教徒的移民,扩展到美洲大陆上。英国改教的进程,请参看图二十所列。

图二十

结语

英国教会在许多方面的发展,与欧洲大陆上的教会很不一样。从法理上说,英国教会是以君王作为最高领袖的。然而,改教运动在欧陆上,却是民间的信仰更新运动,统治者虽然支持,但不会参与在教会的运作中。英国接下来成了海上霸权,建构了庞大的大英帝国。透过这个帝国,基督新教的宣教士可以去到世界任何角落。结果福音得以广传到世界各地,而这恐怕是当年英国教会所始料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