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耶城被毁与制度的建立

教会在发展当中虽然面对一些相当严重的障碍,可是上帝的大能,加上信徒的勇敢,使到这些障碍逐渐消除。早期教会因而能够稳建地扎根,并从公元100年至150年左右,逐渐扩展开来。在这个扩展期间,还有另外两个重要的因素,对教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耶路撒冷被毁

第一个就是耶路撒冷城在主后70被罗马大军攻陷。犹太人一直以来都有建国的盼望,期盼能够建立一个独立的、不再是由外邦人统治的以色列国,让犹太人能够自由的,按着他们所喜欢的方式来生活。对犹太人来说,这种愿望,也有宗教上的因素,就是在独立建国之余,也能够在自己的国家按照他们祖宗的传统来敬拜上帝。犹太人的生活往往带着这种宗教性的想法,从事政治活动。盼望能够独立建国就是典型的例子。

当时犹太人活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罗马帝国凭着其武力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绝对不容许在其版图里,有任何地区以任何形式闹分裂。因此帝国政府不断用种种方式,来处理及镇压各种独立运动所带来的动乱。其中犹太人的独立运动一直以来是让政府颇为头痛的。当一般性的镇压行动没有明显果效的时候,罗马帝国往往会被逼派出大军镇压。由于犹太人的独立运动一波接一波地出现,中央政府一直想方设法要彻底解决此问题。

来到主后70年,为了有效镇压犹太人的叛乱,帝国方面派出了大军攻陷了造反的耶路撒冷城。这次镇压行动对教会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首先,犹太人在造反过程中,一直认为他们的神一定会帮助他们,因为他们的独立诉求,并不单单是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而且要在这国度中按着摩西的吩咐进行敬拜。这既然是上帝所喜悦的,犹太人就认定上帝一定会帮助他们。但是当犹太人(特别是犹太教份子)与基督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的时候,犹太基督徒与犹太教徒渐渐的疏远了,甚至一些信徒并不积极参与在革命行动中。当罗马大军取得胜利,攻陷了耶路撒冷城之后,犹太教徒乃认定是基督徒的不团结、不参与、不积极,使得独立建国的愿望失败。因此耶路撒冷城被毁,使到犹太教徒与基督徒之间的裂痕加深了。

另外一方面,当罗马人攻陷了耶路撒冷之后,决定要将犹太人分散到帝国其他地方去,试图瓦解犹太人的凝聚力,进而彻底解决犹太人动乱的问题。结果罗马军队大肆破坏耶路撒冷城。罗马人甚至下令,禁止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城里过夜。结果大批的犹太人只好被逼流落到耶路撤冷之外的地区去生活。

这件事对教会有什么影响呢?我们需要知道,起初教会的使徒都是犹太人。教会的工作往往也落在犹太信徒的身上,而这些犹太人又一向以耶路撒冷作为生活、行事、活动的中心据点。因着犹太人背叛,罗马人的镇压,结果耶路撒冷从此再也不能够成为犹太人的活动中心。事实上受影响的不单是基督徒,所有犹太人的活动,从那时起都无法再以耶路撒冷作为中心了。

耶路撒冷被毁这事件,进一步打击了基督教的处境,也使到这新兴信仰的犹太色彩更加淡化。在过去,教会的活动中心在耶路撒冷,大家谈论信仰的时候,就会想到耶路撒冷;信徒想到教会领袖的时候,就会想到在耶路撒冷的教会。可是如今这种联想,再也建立不来了!再加上外邦的信徒渐渐增加,“基督教是犹太人的信仰”的这个形象就更加淡薄;大众也就越来越能够认同,基督教乃是所有人的宗教信仰了。

耶路撒冷被毁的最后一个影响,就是耶路撒冷城里所有的人,无论是否信奉耶稣的,都发觉需要移民到别地方去。他们固然不便在饱受破坏的耶路撒冷城继续生活下去,同时也恐惧罗马人对耶路撒冷的控制与报复会越来越严厉。因此大量的犹太人开始主动地分散到其他城乡去,而其中也包括了为数相当多的信徒在内。

圣经记载在五旬节那一天,彼得讲道就有三千人受洗加入了教会。可见耶路撒冷城的基督徒的比例相当高,可是因着犹太人的分散,结果在罗马帝国其他地区信徒的比例,就相应地增加。有一些地区本来是没有教会的(虽然保罗的宣教工作进行的轰轰烈烈,可是仍有很多地区是福音没有传到的),却因着这些犹太人(包括信徒)的移居,也同时把福音带到这些地区去。结果耶路撒冷的被毁,就进一步促进了教会在外邦人当中的建立。

大约到了第二世纪中叶左右,教会逐渐在罗马帝国其他地区建立起来。教会的数目也不断的增加,福音影响到的地区也日渐增加。我们可以说,教会正逐渐地渗透到整个罗马帝国的各个角落。与此同时,这个逐渐稳定成长的教会,也逐步经历另一件事,就是早期教会组织形态的建立。

主教的出现

在教会刚刚开始的时候,组织并不一件很重要、很明显的事情,因为早期教会的运作,基本上是以耶路撒冷作为中心。遇有什么状况或难题,大家就请教耶路撒冷的使徒们。这些教会的领袖们总会为大家提供答案,就如前面我们提及过的耶路撒冷大会那样。然而现在耶路撒冷的领导层不复存在了,而且信徒又分散在帝国各个不同的地方,沟通甚为不便。因此必须采纳某种新的组织形式,以应对教会在发展上的需要。结果今天称之为“主教制度”的组织形态就出现了。

所谓“主教”这个字眼,或作“监督”,指的是一位教会的领导人。有人或许以特别身份来理解这个称呼,然而早期教会却不是以“身份”来理解这称呼,而是视之为一种“功能”,主教就是那位主持教会事务的人。

当时有两个重要因素,促成了主教制度的出现。第一个就是“地区性的效忠”的因素。举例而言,倘若某个教会有问题出现,这个教会往往会向邻近的教会请教该如何理那个问题,问题可能因而迎刃而解。假若邻近地区的其他教会,也发觉有类似的问题,之前那教会的解决方案往往就会被这些邻近地区的教会采纳。久而久之,在同一地区的教会,就会认为,某种观点或处事方式乃是该地区的标准做法。这就是地区性效忠的来历。日子久了,如果该地区有某位出色的领袖出现,而且成功地为该地区的做法辩护,众人就会越发尊敬这位领袖,顺从在他的领导之下。地区性的效忠结果就会引致主教制度的出现。

另外一个因素,造成主教制度出现的,是大城市的地位了。以当时的罗马帝国来说,大多数的地区都是一些小城镇。罗马人故意在不同的省份里,都会建立一些大城市,作为那地区或省份的经济、军事中心。这些城市在帝国里,逐渐在影响力上,发挥出一定程度的领导作用。邻近地区在地方事务上,也就逐渐以这些大城市马首是瞻。久而久之,就连教会事务也依循了这个发展。结果之前的地区性效忠现象就更为牢固,并进一步促成了主教的出现。

比方说,倘若某个乡村教会里出现某个问题,而邻近的教会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去解决问题。很自然的,小地方的教会领袖就会请教大城市里的教会领袖了。大城市教会人数较多,曾经面对的困难和经验也比较多,因此可以为这些难题给予一些实际的建议。经过一段日子之后,这种“请教”就逐渐的演变成为“请示”了。同时,大城市教会也逐渐乐于承担这样的责任。上帝既然把更多的人才与资源交给这些大城市教会,这些领袖就自觉有需要协助邻近的小教会了。主教制度也因而定型下来。

其实,在早期教会里,并没有明文规定一定要顺从大城市教会的领导。只不过日子久了,大家就自然的接受了大城市的领导,尤其是罗马这个地方的影响力。大城市既然对小地方起着领导作用,罗马更是整个帝国的首都,所以罗马就更顺理成章的在帝国里,起着领导所有教会的作用。结果小城市有问题,就去请示大城市;大城市出了问题,就会去请教罗马教会的意见。与此同时,罗马教会从一开始就相当坚定、非常爱主,在帮助信徒、见证福音上面都表现的相当杰出,也因此逐渐赢得了大家的敬佩与顺从。

在早期的教会里,主教制度就因而逐渐确立下来。开始的时候,彼此之间的往来,只是一种意见交流的性质,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一种上司与下属之间的关系。甚至后来一些小地方教会的传道人出缺的话,他们干脆就向大城市求教,由大城市委派某人来领导自己教会的工作。主教的出现乃逐渐演变成一种制度。在这制度下,小地方教会领导人(等同今天的牧者)就被称为“长老”;而城市里的教会负责人,就被称之为主教。后来在某些大城市,包括了罗马地区里的教会负责人,就被称之为大主教,或者是主教长。

结语

主教制度的出现,使得教会在发展过程中,在制度上稳定下来。而且主教制度也在后来教会面对的冲击中,发挥了正面的功用。一方面这制度维持了教会的凝聚力,也帮助教会抵挡了异端的攻击。结果耶路撒冷城虽然被毁,教会事工也因此而受到影响,但教会在制度上的建构,引致了主教制度的出现,结果早期教会仍得以在艰难岁月中,稳定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