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三章 卡罗琳王朝的兴衰
在分享过中古初期东西两边教会的情况后,我们的注意力再度集中在西方的拉丁教会(即罗马大公教会)。经过大贵格利的领导之后,中世纪时期的一些作风,逐渐在西方教会中定型。其中一件事,对认识中古教会颇为关键的,是教会与地方政治的瓜葛与纠缠。这件事深深影响着中古教会。到底一个基本上隶属信仰范畴的教会,是如何卷入中古政治中的?这方面发展的缘起,与一个称为卡罗琳王朝的兴衰有关。
培平王
卡罗琳王朝的家族来自今天法国中部地区一个小小的部落。在那个动乱时代,任何人只要有本事,能取得军队的支持,往往就能推翻原来的统治者,自立为王。在这个小小部落中,出现了一位勇猛之士,取得了这部落以及周边地区的统治权,成了地方上的国王。此人名培平,在军事以及谋略上,都相当出众。有了权力与财富之后,培平就想进一步在声望与荣誉上,也能够同样抬升,以突显自己的地位与声望,压倒周边其他称王的人。
此时,位于罗马城的教会刚好面对着一个危机:有另外一支外族人入侵了意大利,对罗马城带来军事上的威胁。这一支外族人显然想要攻进罗马城,要把罗马教会彻底铲除掉。面对这样的危机,罗马教会的教宗不得不想办法保护罗马,以免罗马城出现生灵涂炭的局面,也让教会的运作得以继续。类似的情形其实一再出现,教会盼望能够找到一个长久的解决方案。结果教宗与培平国王双方联系,讨论出一个互惠的安排:教宗请求培平出兵攻打这一支外族人,交换的条件是教宗公开承认培平的统治者的特殊身份,而承认的方式是为培平在一个公开的场合中,举行隆重的加冕仪式,将王冠戴在他的头顶上。教会方面,希望借此找到一个可靠的政治势力作为后盾。培平方面,则想要扩大自己的版图及影响力,而这些入侵的外族人正是他要征服的对象;为罗马而出兵,保护了大公教会的总部之余,也可以赢得欧洲百姓的赞赏与尊敬,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名声,又可以换取教宗的公开认可。这些因素让双方一谈即拢,订下了这个协议。
之后,培平果然出兵,将入侵意大利的伦巴族人赶走,并且将罗马教廷周边的一片土地,送了给教会管理;而教宗也依约在一个公开场合里,为培平正式加冕为王。由于教会在欧洲的影响力,这个为君王加冕的行动,带来了很特殊的效果。在培平获得教宗加冕之后,欧洲其他地区的君王逐渐有一个理解:不论自己的王位是怎样得来的,只要能够获得教宗的加冕,王位的合法性就可以确定下来。因此这些地方上的统治者意识到:不论统治权是如何取得的,只要获得教宗的认可,其国王身份就是合法的。要成为合法的君王,就需要得到教会认可的这种观念,从此出现在欧洲。
与此同时,欧洲在位的君王也意识到,统治者应该以教会保护者的身份出现,才能够取得民众的支持与爱戴。意思是说,作为统治者,王侯有责任维护教会的安全。任何时候教会受到威胁,王侯都有责任去保护。这样的责任不单只是道义上的,而且具有神圣意味在里面,因为能够当上王侯,都是出于上帝的安排与拣选,是上帝所容许、所认可的。于是欧洲政治上从此出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而且逐步根深蒂固起来。既然上帝授予王侯的位分,王侯就有神圣的责任去保护上帝的教会,像这里所提的外族人威胁教会的情形,就不再多见了。教会的安全在中古时期也因而获得了一定的保障。但是这同时也启动了教会与政治之间的纠缠关系。
另一方面,培平在打败了入侵的伦巴族人之后,将这些人原先所占据的部分地区,送给了教会。一方面是送给教会的一份礼物,另外一方面则是让罗马城能够拥有一个外围的缓冲,从而建立一个军事上的保护地带,以进一步保障罗马城的安全。如此,培平就不需要每年出兵去驱逐干扰教会的外族人,对培平来说也是较为理想的安排;对教会来说,则可增加教会的资源,在安全上也可以长治久安。这番好意却在不知不觉间,让罗马教会开始成为管治地方政务的一个单位,而不再是一个单纯属灵性质的单位。过去罗马教会只是在城里面运作的教会,如今却要负责罗马城外面一大片土地的行政、治安、日常的社区运作等等各方面。结果在实质上,罗马的教会领袖开始成为一个拥有领土的君王。
这个发展为教会日后的运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为教宗以及整个教廷逐渐取得一些地方行政的经验,也使教宗的形象,逐步从单纯教会领袖的身份,变成了政治领袖的一员。可以说卡罗琳王朝的创始人培平与教宗的协议,使中古的教会更加具有之前所提过的那些特征。教会成为一股政治力量,与当时的政治势力,共同管辖着整个欧洲。
查理大帝
培平过世后,在其后人中出现了另外一位军事天才:查理,后人称这位查理为查理曼。(查理曼是一个译音的称谓,意思是“伟大的查理”,因此后人也称他为查理大帝)。之所以称查理为“伟大的查理”,是因为查理继承了卡罗琳王朝的王位之后,成功地四处征伐欧洲不同地区的族与王侯。据说在十年之内,他曾经出征超过五十次,凭着他军事方面的才能,在欧洲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版图包括今天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东起部分原属拜占庭的北希腊地区,以及俄罗斯的一部分,西边达到了英国;南起意大利,一直往北延伸到波罗的海、今天丹麦的地区;版图之大,实属罕见。在信仰方面,查理曼也有特别贡献。由于他对宗教信仰非常有兴趣,因此相当支持教会的事工。不论他的军队到哪里,一旦征服了那个地区,都会强迫当地的人改信基督教。因此在卡罗琳帝国里面,查理曼到处建立教会,推动教会在各个地区的发展。
查理本身是一位军事家,统治帝国的方式也是凭着个人的意志,帝国中什么地方出现问题,查理曼会立刻带兵前往那个地方,按自己的判断来处理动乱;对于不服从的人,一概采取武力镇压的手段,平息那些反对的声音。查理在位时,颇为成功的维持了帝国的统一。欧洲社会在中古这个阶段中,出现了稳定的局面,教会也同时受益(注意当时所有人都是上教堂的)。过去百姓为食物而到处奔波,现安定下来了,教育发展起来了,文学、艺术等文化方面的活动也有所发展。其实欧洲在中古世纪时代,并不是一些人所想象的那么黑暗,事实上在文化和艺术方面,中古时期仍然有美好贡献的一面。卡罗琳王朝的兴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所谓的中古黑暗时期,只不过是在这整千年的时期中,持续了大约一百年的一个阶段。
出于对教会的支持,卡罗琳王朝也在欧洲衍生了另一个特有产物: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帝国长期影响欧洲的社会形态,直到1806年解散,前后达一千年之久。当时查理统治了整个欧洲,当教宗为他加冕时,将停用多年的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于公元800年加给了查理曼。查理曼也认定自己是上帝旨意所立的帝国皇帝,地位比其他国王更高,并且愿意尊奉“罗马”作为自己帝国的国号。从此欧洲便出现了这个“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体,也同时开启了教宗为“帝国皇帝加冕”的传统,使欧洲最高的政治荣誉,借由教宗的加冕,临到皇帝这人物身上。
其实这个神圣罗马帝国,只是一个纯粹地上的世俗帝国,之所以称为神圣,只因为罗马教宗的加冕。所以有学者指出,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其实是一头“怪物”。号称“神圣”,其实并不怎么神圣,与地上其他政治体没有分别;称之为“罗马”帝国,就更加可笑,因为其统治范围,并不包括罗马城在内;反过来说,罗马的教宗虽然统治着意大利一小片地区,实际上其政治影响力也并不涵盖这个“罗马帝国”。因此“神圣罗马帝国”,其实既不神圣,也与罗马无关。
衰亡
然而“神圣罗马帝国”却逐渐成为欧洲最高权力的象征。能够当上由教宗所加冕的“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的人,就是全欧洲最有名望、最为尊贵、最有地位的统治者。查理曼虽然在一统天下的情况下享有这份尊荣,可是在他去世之后,情况立刻出现变化。原因是查理曼的儿子并不是一个能干的统治者,而查理曼在位时又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行政制度,因此神圣罗马帝国慢慢出现了一些混乱。到查理曼孙子的时代,他的三位孙子均无法独自管理这么庞大的帝国。经过你争我夺之后,三人协议将帝国划分为三个区域,每人统治一个。
原先帝国划分为三份的分配,颇为有趣。版图大致上从东到西分成东部、中部与西部三个部分。在资源上来说,东边与西边的地区比较富裕,而中部地区,一方面在物资方面不算特别富饶,而且主要是平原,在军事上也比较吃亏。三兄弟达成一个协议:获得中间那部分地土统治权的人,可以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尊贵称号,以弥补物质上的损失。东、西两边的继承人则放弃争夺皇帝的称号与冠冕。这三兄弟就这样分裂了卡罗琳王朝的帝国。而且,东边与西边的统治者,在利益上纠缠不清,屡屡冲突。从欧洲的地理与历史来看,东边大致上就是今天的德国地区,西边则是今天的法国。后来德国与法国这两个地区的人民,一直处在彼此竞争,甚至武力对抗的气氛里,就是从这个背景演变而来的。
卡罗琳王朝除了对教会有一定的影响与贡献,使欧洲政治方面出现新的局面,也在文化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卡罗琳王朝时代,带来过一轮的文艺复兴。这个阶段的拉丁教会有着美好的发展,教会的运作稳定,在许多重要的信仰课题上,也取得一致,发展相当可观。查理强迫改信基督教的作法,在开始阶段难免有一些抗拒,然而在相对安定的社会里面,教会的事工也能够逐渐化解这些抗拒。教会进一步在欧洲大部分地区稳定生根成长,也为拉丁教会在欧洲社会的影响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只是帝国一分为三的局面,无可避免地使卡罗琳王朝日渐式微。失去了中央政府,原先的土地上,争执不断,冲突连年,造成进一步的分裂。中古时期因此经常出现战乱的场面。接下来的欧洲,再次陷入了混乱与战争中。谁有能力打倒敌对的竞争者,谁就可以统治一大片土地;一旦势力衰弱,其副手等人就会造反,进一步分裂原有的地土,也带来更多的战乱。同期间,有能力的统治者也会将掠夺而来的土地,分封给有功的助手来换取他们的效忠。分封制度(即所谓的封建制度)就是这样形成的。
结语
这样的欧洲在经历较为统一、较为安定的统一时期之后,再度陷入混乱的局面,也一再重复中古开始阶段的社会处境。这也应了一些人对历史发展的分析: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时期的欧洲就是如此,经过稳定之后,整个社会再度进入混乱状态。也因这种转变与混乱,教会所扮演的角色,一而再地变得非常突出与重要,导致在整个中古阶段中,教会所占据的地位与重要性,步步的提升起来,达致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