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七章 教宗权势的巅峰

本章将进一步探讨中古盛期教会内部的生活形态。在上一章提及东、西方教会决裂的情况下,西方地区从此再没有足以与罗马教会抗衡的势力了。然而,我们还是面对这样的问题:为何欧洲教会义无反顾地一致拥护罗马教宗的带领?

虽然罗马教会确实在许多方面,一直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只是这领导众教会的身份,却从未有过任何正式的明文规定。罗马城已经不再是帝国的首都,无法向周边地区施展首都的影响力。君士坦丁堡却是拜占庭的首都,城里的教会很自然地发挥出东方教会领袖的功能。在拉丁世界中,没有任何一个势力正式宣布说,罗马教宗现在是我们的领袖。罗马的权势只是一步步地抬头,至终演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除了传统的因素,另外还有几方面其他的原因,也同样使反对罗马地位的人,放弃对教宗的挑战,无可奈何的承认罗马教宗的崇高地位,结果让罗马的地位与影响达致巅峰。

君士坦丁的封赠

第一方面的原因来自称为《君士坦丁的封赠》这份文件。在罗马教会里,教廷拥有一份文件,据说此文件乃是从前罗马帝国时期,君士坦丁皇帝登位之后正式下达的一道谕令。这份谕令将一些特权,以及一些特别的优待与特权,封赐给当时的罗马教会。因此罗马教会一再以这份《君士坦丁的封赠》来维护她的地位与权柄。罗马教会以及教宗本人的地位因而逐渐提升。也就是说,因为来自君士坦丁皇帝的敕封,赠送给教会这样的特权,所以罗马教会与教宗合理而又合法地拥有至高无上的身份。

这份封赐的内容涵盖三方面。第一,君士坦丁皇帝在文件中正式承认罗马教会及罗马教宗的地位,凌驾所有其他地区的教会与其余的主教长。在介绍早期教会时,曾经解释过,当时按着各个地区的需要,小城镇一般都会服从大城市的领导;各地的长老都会听从主教的带领;结果,主教当中逐渐衍生出地区性的主教长。当时罗马帝国里面,出现了好几个教会中心,各有自己的主教长。罗马就以这份文件作依据,指出君士坦丁皇帝赋予了罗马主教长这种至高的领导地位,因此所有其他地区的主教长,都应当听从罗马教宗的指挥。

第二,这个封赠也明文规定将意大利罗马附近地区,赐封给罗马教会。意思是说即使罗马附近地区的管治,不是由教廷直接控制的,那些国王也要了解,他们现在所统治的地区在法理上仍然属于罗马、属于教会。因此在一些具体的安排与运作上,地方领袖应该尊重罗马教宗的决定,不能违背教宗的领导。罗马并没有要收回这些土地的意思,因为罗马毕竟不是拥有强大军队的政府。只不过各地的王侯,都应该尊重罗马的地位。

第三,封赠的内容也指出,君士坦丁皇帝正式准许罗马主教长拥有权柄,去管理整个教会,统管教会中所有的神职人员。意思是说,不论神职人员要在哪一个地区担任牧养的工作,这些人(包括主教及大主教在内),其神职的委任都需要获得罗马教会的认可。罗马的教宗也借此建立他的地位和影响力。在缺乏有力的反对之下,这份地位和影响力就逐渐获得所有人的认可。

因此对许多人来说,即使他们不喜欢罗马的带领,也不得不承认罗马具备这方面的法理上的地位,他们都顺理成章地接受教宗处理所有教会事务的权柄。只是这份《君士坦丁的封赠》却引爆了一桩教会丑闻。到了十五世纪文复兴时代,大家对研究古文献的兴趣非常浓厚。结果在一些仔细的研究底下,透过挖掘这文件的来历、用词、源流等等,最后竟然发觉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份文件只不过是在第八世纪左右伪造出来的。原来根本没有《君士坦丁封赠》这回事!可想而知,在中古后期,这个发现对当时教会的威望,带来何等严重的打击与损害。不过这份文件在第十世纪已经面世,到十五世纪才被发现是伪造的,之间已经是五百年之隔。即使到了中古盛期(十二、十三世纪之际),在罗马教会地位进一步提升时,这伪造的文件已经出现两百年之久,众人也早已接受它为事实。所以教宗至高无上的身份与地位,在中古盛期就这样稳固地建立起来了。

教皇的身份

第二方面使中古教会统一在罗马带领之下的原因,是神学观念上的因素。在早期教会时代,信徒对罗马教会的身份已经能够开始出现遵从的现象,原因是大家都认为:罗马教会的教宗,乃是使徒彼得的代表。加上传统认为罗马的教会是由彼得所建立的,而彼得又是十二门徒之首,是耶稣基督门徒中的最高领导人,因此罗马教会理应拥有领导众教会的身份。简言之,罗马教宗的身份之所以特别,皆因他是使徒彼得的代表。这个说法本身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力。

这个“彼得的代表”观念到了中古盛期逐步朝着对教宗有利的方向转变。到了一个地步,教宗的代表性不仅是“彼得的代表”,而且逐步演变为“基督的代表”。背后的神学考量与彼得在教会中的地位有关。彼得既然是十二门徒中为首的使徒,而十二使徒又是耶稣基督复活升天之后,继承耶稣基督建立教会使命的领袖们,因此彼得作为十二门徒之首就表示彼得也代表着基督;教宗既然是“彼得的代表”,就意味着教宗的职分,也是“基督的代表”了。教会要听从耶稣基督的吩咐,因此在地上的教会,也当听从罗马教宗的吩咐。从这个角度来看,代表彼得的教宗,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基督的代表。教宗的地位也顺理成章地成了至高无上的教会领导人。

当然,对大多数信徒来说,他们不一定能够深入分析这些神学理论是否合理,甚至也不会对这课题有太大兴趣。当其他教会领袖都说教宗就是基督的代表,一般信徒也就接受了。教宗的身份逐渐提高,在一些人的心目中甚至到了几乎就是基督本人的地步。教宗无论说什么,所有信徒(涵盖所有王侯及全体老百姓在内)都一定要听与尊重。这种对教宗代表性的理解,也进一步加强了罗马在欧洲各方面的影响力。

拉特兰会议

到中古盛期,罗马教会内部也进行了一连串的改革,使罗马的地位以及影响力进一步巩固起来。任何一个组织经过长期的发展后,都难免会有负面的情况出现。在中古时代,欧洲教会这个庞大的教会组织里面,也出现了一些行为不检点的事情。倘若任由这种情况继续,教会的威望与影响力就会走下坡。罗马教廷也察觉到这个危机,因此教会内部出现了改革的呼声。教宗也明白这些改革诉求的关键性,因此从十二世纪开始,教会召开了一连串的会议。开会的地点都在拉特兰,因此这一系列的会议被称为拉特兰会议。

拉特兰会议在改革的议题上,成就不算很大,但是在教会的运作方面,却成功地建立起一套规范,使罗马教廷的运作完善起来。各个层次的圣职人员的职权、产生方式等等一旦规范好,教会在制度上摆脱了许多的混乱。比如会议制定了地区主教的委任手续,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争端。拉特兰会议也试图改革一些腐败风气。例如会议明文规定不得公开买卖教会的职位。从中我们可以察觉到,一些地区肯定出现了买卖教会圣职的现象,而且恐怕不是孤立事件。圣职买卖是引致后来宗教改革的其中一个原因,以后会进一步交待。拉特兰会议明显针对这个情况做出决议,显示出当时教会有决心,要铲除一些不当的歪风,只是果效却不是很理想。圣职买卖的风气始终屡禁不止。

另外一项重要决定,涉及新教宗产生的方式,这是导致中古早期不稳定的其中一个原因。拉特兰会议也明文规定:从今以后,教宗的产生需要在位的红衣主教团三分之二的票数通过才能生效。红衣主教是当时罗马教廷中的高级圣职人员,他们的角色大致上如同国家的国务院,或者是总理的内阁成员,是教宗的左右手。如今规定一旦教宗去世,任何想要取得教宗职位的人,都必须获得红衣主教当中三分之二的支持,方能成事。经此方式产生出来的教宗,肯定获得大多数红衣主教的认可,在处理教会事务上就比较稳定,整个教会也就能够朝着某个方向大步迈进。这一系列的会议,成功地使罗马教会在行政运作上不至于出现太大的波动。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古时代曾出现过很混乱的局面。从表面上看,在这种混乱局面中,教会应该早已不复存在。可是这一系列的拉特兰会议,使中古教会逃过了混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宗的地位也日发巩固。

最后,使教宗的权势能稳固发展的,是教会对当时政治的影响力。在中古早期的西方,曾经出现过卡罗琳王朝,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其统治的合法性,都是透过教宗的认可而来的。从那时代开始,欧洲的众王侯就开始遵循这个规则。任何人想要继任某处的王位,必须获得罗马教宗的同意,否则就被认为是僭越,失去合法性。这个规矩在运作上极其微妙,因为统治者如果缺乏合法的地位,他手下的大臣、将军们就会伺机谋反,理由是在位者不合法。只要取得了教宗认可,这个合法地位就会让造反的风险降低。故此所有统治者都会想尽办法讨好教宗,以免影响自己的合法身份。有些时候,教廷甚至利用这种情况,暗地里左右一些王侯的继任人选。若继任者经过教宗安排,他们对教廷的支持就会加强。因此在政治影响力的层面,教宗的威望也越来越大。

将上述的因素累加在一起,不难看出教宗在中古时期,能够成为独当一面、权倾天下的原因。在教会生活层面,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值得注意。罗马的体系是当时欧洲唯一的教会。任何人如果公开违抗罗马教会的话,教会可以运用教会的纪律行动(如驱逐出教会等),迫使这些人屈服。当时的人都是教会的成员,基督教信仰生活早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故此一旦被教会革退,可谓是相当严厉的惩罚。罗马教宗甚至可以颁发禁止来往令,不单将反对者驱逐出教会,甚至禁止所有其他人与这人进行任何形式的往来和接触。被罚的人如果是普通百姓,问题还不算很严重。如果被禁止往来的是一位王侯,他身边的大臣要如何向王侯交待国事呢?出路恐怕就只有推翻这样的统治者了。因此当时的王侯都非常忌惮教宗,生怕这些纪律处分会临到自己身上。结果欧洲的所有人,上起君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听命于罗马教宗的带领。教宗的权势到达高峰的时候,其威望比当日君王,可谓过之而无不及。

结语

从中我们看到,教会在中古时期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势力,深入当时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影响着每一个百姓的生活,并且没有第二股势力能与之抗衡。虽然这并不是绝对性的,但大体上一般王侯,都对罗马教宗心存敬畏。教会就这样发挥她的影响,使中古来到盛期时,建立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当日社会的其他情形,将在下一章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