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东西罗马
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除了颁布米兰谕令这一谕旨,使基督教的地位突然之间改变外,也做了另外一件对教会影响重大的事情,就是在罗马城以外,建立一个新的城堡,这个新建的都会,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就是有名的君士坦丁堡(即今日的伊斯坦堡)。虽然他这样做并不是为教会本身,而是为着自己、为着帝国的需要。但是这个动作却对教会的发展带来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君士坦丁堡建在罗马帝国的东部地区,就是今天土耳其与欧洲接壤的地方。君士坦丁皇帝不单建立此城堡,并且把整个帝国的行政中心,从罗马城移到君士坦丁堡,以这个新城市作为罗马帝国的首都,使之凛然成了帝国在东方的罗马。
此举动基本上是出于政治,甚至是军事上的考虑,却为何会对教会产生影响呢?原因是整个罗马帝国,一向是以罗马城这“旧首都”作为中心,久而久之,连宗教方面,教会的领导核心也逐渐落在罗马城的教会身上。君士坦丁堡建立起来之后,罗马帝国的文化、经济方面等等的领导,逐渐转移到君士坦丁堡这“新首都”去。从此,君士坦丁堡教会在当日的领导地位,也日渐明显起来。比方说,皇帝要到教会聚会,从前会在罗马聚会,如今却到君士坦丁堡聚会;在宗教事务方面,直接影响皇帝的教会领袖,从前是罗马的主教长,如今却是君士坦丁堡的主教长。主教长是众主教所认可的领袖,是总主教的身份。身处君士坦丁堡的主教长,显然有最多机会影响皇帝的宗教政策,也因此很容易透过皇帝,在整个帝国中推行某些宗教政策。
故此,君士坦丁堡的教会在帝国的影响力也越来越高。只是罗马城仍然维持着昔日的光辉与影响力。结果在罗马帝国里面冒出了东、西两个教会领导中心。在帝国西方(大约从意大利开始的西部地区),仍然以罗马教会作为中心,而帝国东部(大约从希腊开始的东部地区)则以君士坦丁堡教会马首是瞻。此局面的出现,逐渐造成了教会领导核心的分裂,因为一些教会继续依从罗马的意见,另外一些教会则依从君士坦丁堡的意见,因此在君士坦丁皇帝之后,教会开始出现了所谓的“西方教会”(或称拉丁教会),以及“东方教会”(又称希腊教会)。
西方教会标榜自己乃是原先开始的唯一教会中心,因此为自己取名为“大公教会”;影响希腊一带的东方教会,则标榜自己乃是继承正统的教会(因为教会的发源在东方,初代使徒们的活动也主要在东方),故称自己为“正统教会”(由于影响范围在东方地区,后来简称为“东正教”)。当这两个教会的领袖意见一致时,问题并不大;当两位领袖意见有分歧,甚至出现纠纷或争论时,教会往往因此出现混乱,甚至是分裂的局面。这个情况以后会进一步交待。这种局面的出现,就是因为君士坦丁在帝国东边建立了另一个首都而带来的。
与此同时,教会踏入国教时代后,在发展上也出现了新的局面。从前教会的发展,与罗马帝国的政治发展,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当然,有新皇帝登位,多多少少还是对教会有些影响,例如对教会的逼迫,就是某些皇帝带来的。但是基本上,政治的发展对教会内部生命的影响并不大。一旦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所有人的信仰,包括了皇室贵族等人,教会的发展就开始与政治有了紧密的关系,而政治处境往往直接影响到教会的形态与生命。
帝国的分治与分割
罗马帝国在君士坦丁之后,出现了一些过去没有的局面,罗马帝国的势力开始走下坡。正如上面所说,当君士坦丁堡建好之后,帝国的政治中心从罗马转移到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对于帝国西边一些省份的统治,也开始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这个时候,罗马帝国边疆以外的部落民族,因粮食短缺的缘故,也开始骚扰罗马帝国的边境。为此,罗马帝国要花费相当大的努力,才可以有效对抗入侵的民族。罗马帝国势力高涨时,问题不算太严重。只是当罗马帝国的国力开始衰弱时,边境上的防御就显得软弱无力,无法抵挡这些民族的入侵。种种的情势使罗马帝国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挽救帝国。
过去,由于帝国庞大,不易管理,因此从公元286年开始,就有皇帝开始将帝国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采取所谓“分治”的原则来治理。开始时甚至出现过四位皇帝分治的局面,后来改成两位皇帝。办法是由皇帝委派一名亲信,委予副皇帝的职位,让这位副手分担部分治理帝国的责任,情况有点类似今天一些国家的总统与副总统的安排。帝国逐渐分成东西两边,皇帝本人负责带领整个帝国,但实际上只是治理着帝国的一半地方,另一半则由受委的副皇帝负责。这个安排断断续续实行下来,却也有助于提升管治上的效率,确实为整个帝国的稳定带来了一定的贡献。
为了帝国管治上的需要,君士坦丁皇帝在位时,将这个“分治”的制度固定下来。他所建的新首都既然在东方,就亲自出任东罗马帝国的元首,将西方的治理委与副手。开始时,帝国仍然强盛,这个制度还算是满意。只是接下来,西罗马帝国的国力一直下滑。来到第五世纪末期,原先的西罗马帝国持续被边疆上的外族入侵,兵荒马乱,最后难逃覆亡的结局。
这种东西分治的情况,逐渐在帝国的治理上,带来一个负面的影响,就是在帝国的运作上,形成了“东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两个独立的行政实体。而且帝国的疆土如此辽阔,东西两边难免越走越远,至终出现好些差异。比方说帝国里面所使用的语言,就是一个显著而又不易处理的难题。当君士坦丁堡成为罗马帝国的首都之后,君士坦丁堡的行政,自然逐渐使用希腊文作为官方语言,况且希腊语本来就是罗马帝国一贯使用的通用语言。但是在西罗马帝国,罗马城长期以来,一直是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而罗马地方的语言并不是希腊语而是拉丁语。因此当东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渐行渐远,帝国西边的行政慢慢独立之后,所使用的语言就逐步掺进了拉丁语。拉丁语既然是地方上的语言,其使用及影响也就越来越大。演变到后来,拉丁语成了西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连各地政府的公告等等,也都以拉丁文发布。当日的罗马公民除非同时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否则显然无法同时适应东西有别的帝国管治。东西两边的沟通与运作,从此变得越来越独立,各自发展。罗马帝国这种分治,(甚至是分割的局面),也影响了教会的发展。
教会东西有别
正如政治上有东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之分,教会也逐渐分成东方教会与西方教会(即上文所说的东方的正统教会与西方的大公教会)。所谓的东方教会,是指在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作为中心的教会。西方教会是指在帝国的西边,以罗马为中心的教会。虽然这两个各据一方的教会,各自活动于帝国分治的情况下,但是帝国本身只要维持着稳定的中央政府,统治上能够延伸影响至整个罗马帝国的版图,东方与西方的教会大致上维持相当程度的一致性。这正是君士坦丁皇帝时代的情形。然而当西罗马帝国的统治逐渐走下坡,东、西两边教会的差异,就越发明显,甚至难以弥合。到西罗马帝国覆亡,西部的统治者与东罗马帝国乃越走越远,不再听命于君士坦丁堡的政府了。这种分裂的局面,也延伸到教会的层面。第五世纪之后,东方教会与西方教会逐渐分庭抗礼,走向了对立的方向。
这种对立的局面,起初也不是故意的,仅是当时的社会与政治局面造成的。例如以罗马为首的西方教会,如果对某事件采取某个立场,西方教会就不会进一步征询东方教会的意见,因为大家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的人(连语言都不相同)。同样地,东方教会也会如此,不再进一步询问罗马方面的处理方式。结果东、西方的教会就逐渐独立起来。即使是在所谓的国教时期(君士坦丁及其后的几位皇帝统治下),当时的教会,表面上虽维持合一的样貌,但事实上却已经逐渐朝着两个独立的教会方向发展了。
这种教会分治的情况,到第五世纪时,更加明显。公元480年,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任皇帝下台,西罗马帝国正式覆亡。此后的东罗马帝国,也就不再以“罗马”自称,改称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是君士坦丁堡原先的地域名称)。其实在这之前,君士坦丁堡的皇帝已经无法有效地管治西罗马帝国,西方的帝国将领们,也只能在小地区范围内,继续顽抗,直到消失。外族人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入侵到西罗马帝国,甚至连罗马城本身也在410年时,面对外族人的掠夺。这些情况,对东边的帝国来说完全是无能为力的。
总括而言,到第五世纪,东、西罗马帝国出现了很不一样的局面。东罗马帝国在中央政府的统治下,相对安定,边界也相当完整。帝国内的政治、社会运作仍然统一,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拜占庭帝国(即原先的东罗马帝国)一直维持其统治,直到十五世纪才完全灭亡。然而西罗马帝国,却从四世纪末,就开始了一个为期相当长的政治混乱局面。在政治混乱的同时,原先西罗马帝国地区的经济情况,也逐渐走向下坡,人民的生活也相对比较艰苦、比较困难。有的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名义上一直宣称拥有整个罗马帝国,却只能在表面上,象征性地代表西罗马帝国。到五世纪末期,君士坦丁堡甚至无法在西方地区继续维持一个象征性的代表。可以想象,第五世纪的西罗马帝国,其混乱有多么严重。
东方教会
这局面给教会的生活形态,又带来了怎祥的影响呢?大致上,君士坦丁堡的教会领导着整个拜占庭帝国里面的正统教会。由于政府有效地维持整个帝国的管治,因此皇帝对教会的影响力相当大,以致教会在决策上,不得不顾虑到政府的意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摩擦。甚至在一些涉及帝国社会、生活、而又影响广泛的事务上,东方教会甚至无法避免政府的干预。其实东方教会也不一定事事听命于政府,只是在一个高效而又集权的政府之下,很多时候不得不尽量配合。果使到政府常常凌驾在教会之上,皇帝对教会的运作与决策,往往有一定的影响力。一些皇帝甚至会采取高压手段,将不愿配合的教会领袖逮捕或放逐,强行迫使教会另选领袖带领。这样的情形在东罗马帝国一再出现。这也造成教会领袖必须与政府合作顺畅,才能够有效地带领整个帝国里的教会。在东罗马帝国,因社会的稳定,加上政府的支持,所以君士坦丁堡的教会领袖(主教长)位置,往往成为众人羡慕甚至是竞争的目标。事实上君士坦丁堡主教长的位置,也确实能够发挥大范围的深远影响。
西方教会
在西方的大公教会,对比起来,情形就很不一样。西罗马帝国在进入第五世纪时,缺乏一个有效的中央政府,因此西方教会的领袖,有相当的自主性来决定教会的方向、立场等等,无需担心受到官方的干扰。政府与教会之间即使意见不合,教会只要得到西罗马帝国其他地区教会的支持,就可以付诸实行。在西方的处境中,各地政府仅是较小范围里的地方政府(连罗马城的情形都是这样),无法有效地左右教会的方针。因此西方的大公教会往往拥有充分的资源,足以与地方政府抗衡。此外,罗马的教会也具备君士坦丁堡教会所没有的优势。在西罗马帝国,除了罗马城以外,没有其他大城市能与这座旧首都抗衡。虽然在意大利还有北边的米兰,在非洲北岸也有迦太基城,但是这些城市都无法与罗马相提并论,因为其威望仅属地区性的;而罗马的地位却是全国性的,其他城市的教会,仍然会听命于罗马的指挥。因此罗马教会想要推行什么事,都可以在西罗马帝国内通行无阻。
相比之下,在东罗马帝国,除了君士坦丁堡这个新首都以外,尚有几个重要的大城市,如亚历山大、安提阿、以弗所。这些城市在君士坦丁堡建成之前,已经是相当有影响力的都会,这些城市中的教会也一直是领导教会的先锋,例如安提阿教会,就一直是保罗宣教事工的基地。这些城市对于君士坦丁堡的指挥,往往具有一定的制衡与保留。君士坦丁堡的主教长,也就不得不借助政府的力量来贯彻其领导。这也间接提升政府在教会事务上的发言权。其情况与西方很不一样。
结语:东西两边的教会渐行渐远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之前提及的语言问题。东罗马帝国以希腊语作为官方语言,教会也因此以希腊文作为主要使用的文字。西罗马地区以拉丁文为主,因此拉丁文成了西罗马地区教会的主要语言。东西两边的帝国渐行渐远之后,教会领袖中,同时精辟地掌握这两种语言的,就越来越少。久而久之,东西两方的教会、领袖、信徒,彼此之间的隔膜也越来越深。到第五、六世纪时,一些东方的教会领袖(通称为教父的人),对拉丁文并不很熟悉。同样地,西方拉丁教会的教父,也对希腊文开始生疏。双方在沟通上自然出现困难甚至误会。结果东、西方教会对立的情况,因此更为加剧。
此情况在一些教义的争议上,尤为明显。再加上东方教会,在维持正统信仰的前提下,对一些神学问题特别关注。当时逼迫早已过去,教会在长期的安定中,对教义的讨论也较为深入。讨论的结果带来很多不同的意见与迥异的立场。结果在神学问题方面,东方教会往往容易出现混乱;但是西方的拉丁教会,却始终支持罗马教会的立场,因此神学课题的立场比较一致。发展下来到了中古时期,东西两边的教会,终于爆发了完全决裂的局面。
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篇幅中,介绍当日教会如何在各项重要的教义上,透过讨论甚至是争议,逐步为基督教确立正统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