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基督是神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讨,在教会分成东方(希腊教会)与西方(拉丁教会)之情况下,基督教信仰的一些关键性教义,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这些重要的信仰内容在东西两边教会的差异下,至终克服各种分歧,达致共识,以致让圣经的教导变得越来越清晰,为日后教会奠定重要的信仰根基。

在教会前面的两个世纪当中,由于圣经的正典尚未建构完成,加上异端教派屡屡出现,各地教会在教义上已经出现种种分歧,甚至各持己见。虽然也有许多教父为着正确信仰的需要,挺身而出,表达过许多宝贵而又正确的意见与观点,但是在大范围的逼迫底下,教会领袖们根本没有办法坐下来,仔细地去思考这些课题。正因如此,教会才几乎在大逼迫的里面,被异端信仰湮灭。教会在大逼迫的里面,实在没有机会去探讨这些课题。

当教会面对的逼迫,突然之间终止下来,教会就有时间,也有需要去思考信仰中一些重要的教义。在信仰范畴里面,也许信徒至为关心的一个基本信仰,是“我们所信的上帝,是怎样的一位神?”这问题,也就是所谓神观的课题。表面看来,神是怎样的神,并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信徒都知道,我们所相信的上帝,是天地独一的真神,除祂以外再没有别的神。尽管如此,在基督教的信仰里面,一个比较困扰的问题马上出现:耶稣基督,这位道成肉身的耶稣,其身份又是怎样的?一方面耶稣基督是神,可这位神又明明是生长在当日巴勒斯坦地的一位犹太人。从表面来看,这位拿撒勒人耶稣,的确拥有所有一般人所共有的特性。因此当我们说耶稣是神的时候,这位在地上的神,与那位在天上的神又是怎样的关系?我们所信的,不是独一真神吗?为何看来似乎有一位是在天上的神,另一位是在地上的神?难道是两位神吗?

这类的问题,在大逼迫的年代不是没有人思考。只是在面对逼迫、混乱,朝不保夕的情况下,教会没有太多机会好好思想。当教会成为罗马帝国官方所认可的信仰时,这个问题马上再次突显出来。而导致教会认真思想它的直接原因,是此时教会里面冒出了一位名为亚流的领袖;他对这问题的观点逐渐流行,广被接纳,但又同时惹来困扰与争议。亚流所主张的观点,在许多人(包括信徒与非信徒)的脑海中,恐怕都不难认同,但是当亚流的言论所传达的涵意,清清楚楚地暴露出来时,一些教会领袖立刻察觉到当中的危机与错谬。

亚流主义与尼西亚会议

亚流的观点认为,我们所看见的、在地上生活过的耶稣基督,祂本身是神,但是基督作为神,却与在天上的那位神有一点点的不同。意思是说,基督表现出来的神性,与天上的那位神,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比方说,我们所相信的这位宇宙主宰、天上的神,祂是无所不知、无处不在的上帝。耶稣也有无所不知的一面,耶稣基督与撒玛利亚妇人谈话时,能指出她一些具体的情况,这都是神特有的本性。然而在地上的耶稣基督,却肯定不是无处不在的。显然地,基督若在一个地方出现,就必然不能同时在另一个地方出现。这例子说明耶稣基督与天上的神,在神性方面是有所分别的。

在指出基督的神性与天上的神不一样时,亚流进一步说:天上的那位父上帝、是自有永有的;圣子耶稣基督与父神既然不完全一样,基督就是在父神存在之后的某个时间点才开始存在的。基督出现的这个时间点,仍然是在其他一切事物受造之前,因此这位圣子耶稣基督,作为一位神,祂的地位仍然比受造的人及其他受造物来的高。只不过基督作为神而言,其神的身份却不能与父神相提并论,两者并不是完完全全一样的。

亚流的这个说法,信徒在开始时,并不觉得有什么大问题,但是时间久一点之后,却带来一个困扰或难题。当基督徒说地上的耶稣基督也是神,那么祂作为神,其神性(即基督作为神的本质)与天上的那位父神的神性,在本质上岂不是有差异!按照亚流的讲法,圣子耶稣基督的神性与天上的圣天父的神性并不完全一样。也就是说,耶稣基督虽然是神,但是其神的地位,乃是比父神的地位“低一等”的,基督只不过是一位“次等的神”!这种论调,今天称之为亚流主义。

所谓亚流主义的主张,认为天地之间只有一位至高的神,就是在天上的那位神,而圣子耶稣基督乃是在这位至高主宰的神之下的一位次等的神。虽然亚流本人并没有使用“次等的神”的字眼去描述耶稣基督,但是他的言论,却非常清楚地指向这个结论。有人甚至认为,亚流主义的主张只不过把耶稣基督的神性,在义上称之为神而已,因为按照这个说法,耶稣基督并不拥有天父神性的所有特质。其实这个说法对一般信徒而言,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亚流主义的主张,比较容易让人明白以上所提的这个难题:为何天上有一位神,同时地上又有另一位神。正因如此,亚流主义在当时教会中相当广泛的流传,接受的人很多。

只是亚流的主张,无可避免地带来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基督教救恩之所以确实,是因为有一位神,以祂的神性,祂的永恒性、超越性,站在人的地位上来成就救赎,为所有信徒带来了彻底的、永远的救恩。基督徒今天所接受的救赎恩典,是透过一位彻底的、完全的神所成就的救恩,因此是肯定的、是完全的救赎。如果耶稣基督的身份只是一位次等的神,基督的神性并不完全的话,岂不是说我们所接受的救恩,只是一种次等的救恩,而并不是一种完全的救恩!

早期教会的一些教父和教会领袖,很快察觉出亚流主义的不当。这种说法看似合理,在许多信徒的心目中也已经被接受,可是它的结论却相当可怕。结果在当日的情况中,教会里面出现了意见上的分歧。有人赞成亚流的观点,有人反对,各持己见。当时君士坦丁即位没多久,而作为帝国的君王,而且是一位尊重基督教信仰的君王,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去弥补这纠纷,修补大家之间的裂痕,免致帝国因此而分裂。因此,他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召开了一次全国的教会代表会议,邀请大家一同到君士坦丁堡附近的地方开会。这地方名叫尼西亚,因此历史上称这次会议为尼西亚会议,时为公元325年。这乃是教会中第一次的全教会代表会议。这种涉及全教会的会议,历史上称为大公会议。有趣的是,召开会议的君士坦丁,只不过是一位政府的领袖,并不是教会领袖,也不是什么神学家;因此,皇帝召开的会议,其实是由一些教父所主持的。可以从中看出,在当日的帝国里,政府在教会的运作中扮演的角色是多么重要,尤其在希腊东方教会当中。

第一阶段:教会取得一致

会议的结果如何?只要对圣经真理稍微了解,都不难看出:亚流主义所主张的,与圣经所教导的,两者之间的那道鸿沟,是无法弥补的。更何况参加会议的,都是当日教会在信仰上的有识之士。经过一番讨论之后,会议的焦点落在了关键的要害上:地上的耶稣基督,祂所拥有的神性,与在天上的父上帝所拥有的神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亚流派的人士认为,圣父与圣子的神性,在本质上仅是相似的,两者虽然非常接近,却不是完全一样的。另外的人则指出:圣父与圣子之间的本质,不可以说成是相似的,因为如果仅是相似,就意味着两者之间有所不同。后者因此坚持,圣父与圣子在本质上(就是在神性上)必须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圣父与圣子是本质相同的。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尼西亚会议结果以压倒性的多数达成结论,并以信经的方式公布了著名的“尼西亚信经”。这份信仰宣告,清楚地指出,圣父与圣子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并无分别。

会议之所以达成这个结论,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有一些人士指出,如果父与子是完全一样的,可能引致一个结果,即在地上的耶稣基督可能被认为是不真实的。耶稣所拥有的神性,如果与天上的父神的神性完全一样,就可能让人误会在地上的耶稣基督,仅是一个幻影,仅是天上神的化身,而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人物。亚流派的人因此认为:既然基督是一个真实人物,基督与父神两者的神性,就必须有所不同,故而建议采取“本质相似”的说法。但是在详细讨论之后,众人察觉到:如果父神与耶稣基督的本质只不过是相似,就一定会引致之前所提出来的难题,就是耶稣基督并不是完完全全的神,祂只不过是一位“次等的神”。若是这样,耶稣的救恩岂不也变为一个次等的、并不完全的救恩。

参与会议的领袖进一步讨论,发觉耶稣基督可以一方面拥有与父神相同的神性,另一方面也能够以独特的人物方式出现在地上。在表现上,这个在地上人物的神性的某一方面,仅是暂时受到了肉身的限制。基督的某些神性虽然受到约束,却并不表示祂所拥有的神性就是次等的。比方说,在地上的耶稣的确不是无处不在的,而祂表现不出无处不在,并不表示祂所拥有的神性就是次等的。祂无处不在的本性,仍然与天上父神的无处不在是完全一致的,只因着祂要取得人的样式住在地上,因此祂的无处不在的本性,就暂时隐藏起来而已。基督将其本性的某方面隐藏起来,并不表示祂不拥有那方面的神性。经过这些讨论之后,尼西亚会议一致地拒绝了亚流的主张,把亚流主义定为异端,并且公布尼西亚信经作为众教会遵守的信仰标准。

第二阶段:东方亚流、西方尼西亚

经过尼西亚会议之后,政府在东方希腊教会中的影响力,又再一次呈现出来。亚流的主张被定为异端,亚流派(就是强硬持守亚流观点的教会领袖)就不能继续在教会担任带领的工作。但是当时亚流主义已经在很多信徒当中流行,这些信徒在思想上、观念上皆是同情亚流派的。因此亚流派的主张仍然在东方教会当中被大众接受下来。官方仅是对一些领袖采取了一些禁制行动,亚流主义的主张却仍然保留在许多教会、地区里面。因此,在东方希腊教会,虽然经过了尼西亚会议,可是亚流派的影响力仍然存在。而且,亚流派人士有组织、有计划地去左右一些有影响力、有权势的人士,使这些人士在观点上逐渐倾向亚流的主张。结果,一方面亚流主义被正式定为异端,但亚流派的影响力却继续发展,至终引致教会逐步出现了分裂的情况,在圣子耶稣基督与父神之间,两者的神性本质是否一样的立场上,各持己见。这种情况,在东方教会甚为明显。然而,西方教会(就是以罗马为首的教会)却一直支持尼西亚会议的结论,持守基督与父神本质一样的立场,坚决反对亚流主义。东、西方教会在取向上的分别,在这个问题上非常明显。

第三阶段:亚流派得势

当东方教会的亚流派逐渐站稳后,东方希腊教会倾向亚流派主张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情况发展到一个地步,亚流派在东方教会的影响,甚至左右了在位的帝国君王。出于同情亚流派的处境与主张,帝国的君王甚至下命令,将帝国中支持尼西亚会议的教会领袖驱逐出教会,换上另外一批支持亚流主张的人士,去带领东方的希腊教会。西方拉丁教会仍然谨守尼西亚的立场。这情况使东、西的对立无可避免地进一步尖锐起来。

事情的转机是如何出现的呢?事缘亚流派内部本身,对于父、子的本质相似的问题,又展开了进一步的辩论:到底圣父与圣子本质的相似程度如何?

有人主张说祂们的相似是一种非常接近的相似。但是采取“非常接近的相似”这观点,被认为是尼西亚会议的翻版。因此,反对尼西亚的人开始采取另一种说法:认为圣父与圣子的本质只是“相类似”而已。有些人甚至说,父的神性与子的神性是同类别但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圣父与圣子的本质,是有分别的。这样的说法,其实反映了尼西亚会议的结论(圣父与圣子在本质上相同的)是多么的重要,因为一旦父与子之间的本质有分别,恐怕子的神性就再也不是真正的神性了。因此,这些进一步的讨论,反而使越来越多的人在理解上,倾向了尼西亚会议原有的结论。

第四阶段:尼西亚派得胜

这番讨论(或说争论)发展到后来,东罗马帝国的教会,逐渐回归到尼西亚会议所主张的立场,即“父与子在本质上完全相同”的结论。整个事件的讨论前后历时超过半个世纪。到了公元381年,全体的教会终于在另一次的大公会议,君士坦丁堡会议上,一致重申尼西亚会议的立场,再一次坚决表明圣父与圣子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三位一体的教义的来历。

结语

这一桩事件进一步指出,在一些重要的神学问题上,东、西方教会的分歧是多么严重。事件也让我们看到政治对教会的干预,在东方教会是何其严重。犹幸上帝才是历史的主。在上帝的保守下,教会在这个如此重要的课题上,至终还是可以回到圣经的立场。如果耶稣基督带来的救恩,不是一份彻底完全的救恩,恐怕我们今天的信仰只不过是空虚、徒然的想象而已。教会经过了前后大约半个世纪的争论之后,终于重新接纳尼西亚的立场。这场纠纷也成了早期教会的典型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