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九章 从莱比锡到沃木斯

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发展到1519年时,来到了另一个高潮。在1519年之前,在颇长的一段时间里,马丁路德本人并没有再参与相关的讨论中。但是,反对路德观点的人,却继续紧抓这个问题不放。由于路德遵守诺言不再谈论,对手乃转而与路德的一位同工继续辩论,指出路德本人观点的不当之处,让这位同工几乎没法招架对方的立论。马丁路德对此颇为生气,认为对方没有遵守当日的协议。于是重新加入这场辩论。对方看到有机可乘,向马丁路德发出挑战,要求为这课题举行公开的辩论会,以彻底厘清双方的立场,以正视听。路德与同工们商讨之后,决定接受这个挑战。双方决定在当时非常出名的莱比锡大学,针对赎罪券与相关课题,举行一场公开辩论会。这就是在1519年发生的,关键而又著名的莱比锡辩论会。

莱比锡辩论会

莱比锡是当德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中心,聚集着相当多的精英知识分子。如今参与辩论的双方,皆是代表性的主要人物,因此众人就更加关注辩论的具体内容。这场辩论会采取公开进行的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出席聆听。结果所有关注事态发展的人,都蜂拥到辩论会场。这场辩论的结果,也因而对宗教改革带来相当巨大的影响。

除了以上所陈述的处境,莱比锡辩论会之所以重要,是马丁路德经过这次辩论,进一步了解到问题的焦点到底是什么。透过赎罪券的功效问题,路德明白真正的问题,其实是教宗的权柄到底有多大。进一步而言,是教宗的权柄与圣经的权柄,到底哪个更为重要的问题。这不是说,作为教会最高的负责人,教宗没有任何权柄,而是当教宗的观点与圣经的教导出现矛盾的时候,教会到底要采纳哪一方的立场。看重教会传统的人,当然认为教会应该听从教宗的。马丁路德却清楚明白,在信仰的课题上,真正的权柄不在于任何人,只在于圣经!因为每个人都会有错,连教会所召开的全体会议(即大公会议),如果偏离圣经也一样有可能出错。唯一不会错的,只有上帝所启示的圣经。只是当日教廷的领导层,却仍旧抱持传统的观点,无法容纳路德这种革新思维的立场。

当路德表达出以上立场时,他的对手非常高兴,因为终于找到马丁路德背叛教会的证据,可以按路德这个观点控诉他为异端了。辩论会之后,对手果然以此作为理由,向罗马教廷申诉,指斥路德为异端分子。同一时间,路德在莱比锡一役之后,也明白自己与罗马教廷之间的争论,真正的焦点原来是信仰的权威在哪里。教廷在收到对路德的投诉后,也不得不采取较为严厉的处置方式,于是在1520年,向马丁路德修士发出一道由教宗所签发的谕令,命令路德在限期内撤回其异端言论,否则将被驱逐出教会(即所谓的停止圣餐)。这惩罚在当时来说是相当严厉的。

然而马丁路德经过辩论之后,清楚知道自己并没有错。作为一名忠于圣经的神学教授,路德只是表达出圣经乃是上帝的话语、是信仰的至高权威;任何矛盾的观点出现时,教会都该回到圣经教导,以圣经的话语作为唯一衡量对错的标准。即使教宗发出这道如此严厉的谕令,路德认为自己无需为这番言论悔改。结果路德继续宣扬其观点与主张,而这位修士的观点,也迅速的扩散开来,并且获得周边地区从农民到王侯的支持。一般的德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都大力支持马丁路德,认为需要改变的不是路德,而是教廷本身。加上路德对抗罗马教廷的动作,让大家都认定他是德国人的英雄。王侯们在明白与支持路德的立场之余,更认定路德乃是自己封地上难得一见的英雄人物。虽然支持马丁路德的人,动机并不完全一致,却是相当广泛与坚定。路德因而能够在1520年的阶段里面,继续自由地宣扬其主张。

来到了教廷要求悔改的限期时(1520年十二月),马丁路德做了一件公开与罗马教廷决裂的行动。他约了一些支持者,来到威登堡的护城河边,点燃了一堆柴火,当着众人面前将教宗发给他的谕令烧毁。他的这个行动表示,无论面对来自教廷的何种压力,他都不会作出让步。路德与教廷终于决裂了。

三大改教文件

在学者、百姓、王侯的支持下,马丁路德在1520年期间,发表了三份重要的文件。这三份文件被后人称为宗教改革的三大改教文件。第一篇名为《致德国基督徒贵族书》,是一封写给德国王侯的长信,指出他们有责任在自己统治的地区推行宗教改革,在信仰立场上回归圣经。当日欧洲的王侯都认为一个统治者有责任为百姓带来各方面的幸福,包括信仰生活在内。路德因而向他们指出罗马教会的错误,呼吁他们应当履行王侯的责任,为百姓能够拥有正确信仰着想,积极支持改教运动。

针对罗马教会的错误,马丁路德写了第二篇文章,名为《教会被掳巴比伦》。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因着他们的错缪而背逆了上帝,以致遭遇被掳巴比伦的审判。马丁路德以此为比喻,指出当时教会就如同昔日的以色列那样,因着错谬而违背了上帝的心意,必须进行改革。路德在这份文件中指出,当日罗马教会在教义上的错误,特别阐明因信称义的道理;并且指出每一位信徒都拥有祭司的身份,教廷没有权力垄断在教会的服事。人要得上帝的喜悦,必须首先得到上帝的赦免,因为好行为不是换取赦罪的条件。路德借此让众人看到罗马教会在信仰方面的偏差,鼓励大家坚决走改革教会的路线。

另外一篇重要文件,就是《论基督徒的自由》。路德在里面指出因信称义的人,在具体生活上该有的表现。路德提醒信徒,如今在耶稣基督里所享受的自由,包括在事奉生活上的自由。现在信徒既然因信称义,就成了自由的人,能够服事上帝,能够爱邻舍。这三份文件为宗教改革提供了一个扎实的基础与清晰的方向。同时间,教廷的驱逐令,由于得不到当地王侯的支持,无法达致原先预期的效果。宗教改革从此在德国蔓延。

沃木斯会议

按当日的标准而言,路德乃是异端分子,而异端必须妥善处置。路德既然与教廷公开决裂,而驱逐谕令又显然无法奏效,事情只好从教会转到政府那边去处理。德国的王侯都隶属神圣罗马帝国的范围,那时刚好有一位新皇帝登位,年号为查理五世,是位胸怀大志的年轻人。这位皇帝决意铲除帝国里面的异端,因此趁登基之势,从家乡西班牙去到德国,召开了一次帝国的国务会议,在讨论其他国事之余,也讨论路德的异端纠纷。为了公平起见,这次会议也邀请马丁路德出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沃木斯会议。

由于担心路德不肯赴会,皇帝向路德颁发了“人身安全令”,答应不会伤害路德。路德也想趁这机会为自己的立场作出解释与辩护,希望能够说服大家,一同推动教会的改革。因此路德不顾身边人的反对,冒着危险参加了沃木斯会议。只是会议并没有容许马丁路德为自己的立场辩护,而仅是要求路德撤回这些异端性言论,否则将落实其异端的指控,而结局很可能就是被当场处死。路德当然很失望,并在巨大压力下,要求皇帝准许回去好好思想,隔天才答复。皇帝批准了这个请求,路德于是回到客栈,挣扎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路德再次回到会议,皇帝也再次直接询问这位修士,是否要收回自己的言论。路德知道再没有辩解的机会,乃非常勇敢地宣告说:除非能够证明所发表过的言论,与圣经真理有违背的地方,否则不能,也不会收回所讲过的言论与立场。

路德的答复,大出这位年轻的查理五世皇帝意料之外!查理原以为在皇帝的权势下,一个小小修会的修士,是不可能与自己对抗的。因此皇帝一时之间,也不知所措,只好吩咐路德先离开会场,让自己思考一个晚上,再行定夺。路德回到客栈,想到既然没有机会为自己辩护,继续留在沃木斯也没有意义;随行的人也劝他立刻逃走,以免招致杀身之祸。于是路德马上收拾行李,离开了沃木斯。

由于皇帝给予了路德人身安全的承诺,因此犹豫是否要将他杀害。反对路德的人则指出,既然路德丧失了法律保护,人身安全令对路德而言也就失去效用,因此应该予以逮捕,执行异端分子应有的死刑处分。皇帝结果采纳了这项建议,决定制裁马丁路德宣布路德从此不再受到法律保护。这个宣判类似今天的丧失公民权的情形,任何人皆可随意对待路德,将他杀死而不必承担杀人的罪名。只是奉命捉拿路德的人,发觉路德已经失去了踪影。

马丁路德离开沃木斯之后,试图回到威登堡去。但是在路上,被一群蒙面武士掳走。起初路德以为是皇帝方面派来的人逮捕他,却发觉这些人仅是将自己藏到一个城堡中。原来劫持他的并不是敌人,而是威登堡地区王侯所派来的人。这位王侯决定尽最大的努力,务求保住马丁路德的性命。这位王侯创办了威登堡大学,目的就是要向其他人显示其统治地区的了不起之处。现在自己地区上出了这样的一位英雄修士,就不愿眼看这位出色的人物送命,因此吩咐手下,将马丁路德藏到一个安全地方,等风潮过去之后再让他回来威登堡。马丁路德就这样被带到一处名为瓦特堡的地方,改名换姓,在那里待了一年的时间。

经过了一段省察与深思之后,路德在瓦特堡继续专心研究圣经,并且将新约圣经翻译成非常优美的德文,供信徒大众阅读。马丁路德翻译的这本德文圣经(旧约部分是在离开瓦特堡后翻译的),一直流传至今,影响巨大。因为所有识字的德国人,现在都可以亲自阅读上帝的话语,无需依赖教士就可以明白上帝的救恩。翻译圣经,推广大众直接阅读圣经,也成了改教运动的主要诉求之一。路德在瓦特堡期间,威登堡教会却因为群龙无首,出现了混乱与不安的局面。路德听到这个消息,毅然换回修士的装束,离开了他藏匿的城堡,再次公开出现在威登堡的教会,重新领导整个教会改革的运动。

结语

教廷的谕令与沃木斯会议的决议,虽然夺走了路德在教会以及在帝国中的身份,却依然无法让这名真理的战士停下脚步。宗教改革还是继续往前走。德国的改教运动固然持续发展,整个教会的改革风潮,也进一步的蔓延到其他国家与地区。上帝终于找到了合他使用的器皿,让教会回归到真理的基础上。有人形容路德,说这位改教家是将地狱摇晃了好几下的人。此言确实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