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获释以后

出监刚刚两三天,派出所就打电话来,说公安局的人叫王先生夫妇去屯绢胡同谈话。此后他们差不多每两个礼拜就要去一次。每次去,政府干部都是十分热情地招待他们,让他们坐在沙发上,给他们预备热茶,摆上瓜子、花生和糖果等等。两位干部一边一个陪着他们,其中一位是专门负责跟他们谈话的,每次他都在。如果当时不在,一个电话过去,他马上就到。他一趟又一趟地跟他们谈,说话相当和气,态度也十分温柔,而且从各方面替他们着想,对他们的照顾真可谓无微不至。所盼望的无非是他们赶快出来,参加三自会,可是事实上这件事他们办不到。他们在监里的时候,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但出监以后,看见许多信徒仍是那样单纯,那样爱主,持守当日所传给他们的真理之道,并且盼望王先生没有变,仍旧走主的道路,这个“三自”他们如何参加得了?但又不敢说出口,苦就苦在这里。

一些已经参加“三自”的人,看见王先生出来了,迫不及待地找机会立功,讨政府的欢喜:

贝小姐九月三十日下午作了一番规劝回到香山之后,又从香山写信给王先生,由她和刘苏琴小姐联合署名,对他在青年会所作的假检讨倍加赞扬:“你念的检讨为神人所共悦。”王先生看了以后怒不可遏,立刻把它摔在地上了。

过了几天,基督徒会堂的两位信徒去看王先生,一位是生懿新小姐,一位是柳晓津弟兄。他们对王先生说:“吴耀宗是虔诚的基督徒,热心事奉主,你不应该反对他。”王先生听了,简直都要气疯了。吴耀宗先生明明是假先知,他们却夸奖他是虔诚的基督徒,热心事奉主,王先生怎么受得了?但那时他不敢说一句批评吴耀宗的话,因为一批评,马上又得进监。所以他就趴下来,跪在他们面前求他们说:“我的贤侄、贤侄女,你们饶了我吧!别再往下说了,我给你们磕头了。”他就跪在楼上那个水泥地板上给他们磕了三个头。两个人自觉无趣,也只好住口了。

又过了些日子,上海一位佟弟兄到北京去看王先生。此人原是王明道的狂热拥护者,在上海愚园路有个聚会的地方,他们那个教会什么都向北京基督徒会堂看齐:诗本用基督徒会堂的赞美诗,名字也叫基督徒会堂,与王先生的关系非常好。后来他参加了‘三自’,并且当了吴耀宗先生的助手,帮他作些抄抄写写的工作。这次他来看王先生时说,“吴耀宗是很谦和的。”王先生一听马上火起来了,从那以后佟弟兄再也不去了。

另外一方面,基督徒会堂也有一些神的余民,坚决拒绝与三自会发生任何关系:

王先生进监以后,基督徒会堂参加了‘三自’。王晓彤姊妹写信去声明退出该教会,从此再也没进那个教会的大门。王先生夫妇获释时,她已经搬了家。当时她正在病中,听说他们住在会堂,就托知心朋友朱姊妹去探望,说王晓彤愿意见见他们。当然他们也很愿意见见她,因为那时他们的确很迷惘。王先生已经答应政府参加‘三自’,但这条路怎么走法?实在不好走,所以他们就去了。走到南小街,见一个人站在那里,是熟人,但又不太熟,看样子像是监视他们的。他们到了王晓彤姊妹家,她就对他们说:“教会参加‘三自’,就是淫妇。”同时还把她写给基督徒会堂、声明退出该教会的信读给他门听。这时他们才看出,无论如何不能参加三自会,在这件事上再也不能往前迈一步了。

王笃恩弟兄是一个敬爱王先生的人,他没有进监。当他听到王先生获释的消息时,马上打电话去。王太太接的电话,证实这件事,他就去了。王先生把他带到楼上,跟他谈话,一边说,一边哭。他坐在那里听,心里难过极了。可不知怎么的,他一滴眼泪也掉不出来,只听王先生一直说自己太失败了,悔恨自己。

尤一波弟兄出监比王先生晚一个多月。他出监后的第一个礼拜天,他的妻子对他说:“叔叔出来了,咱们去看看他。”他们看见王先生好像顶懊悔的样子,不肯说话。因为他老是坐着,腿都肿了,没有下楼去参加聚会。作完礼拜后,他们再上楼去看他,他只说了一句话:“我真对不起你们!”王先生知道,这些年轻人都是因为他的缘故被捕的,他觉得很对不起他们。

王先生获释后不久,在长春被捕的孙振陆弟兄也出来了。他回到北京,从火车站打电话到会堂,得知王先生确是已经出来了,就雇了一辆三轮车,直接到会堂去见王先生。谈了一些时候,再带着行李乘原车回山老胡同家里去。

李再生先生听说王先生夫妇出来了,住在会堂里,就又去给他们做饭。人家都害怕,他什么也不怕。有一天徐弘道先生来了,到会堂楼上去看王先生,李先生也跟着上去了,他当着徐先生的面说:“我真感谢主,他们俩进去了,我也跟着进去了。我回来了,他们也回来了。要不是这样的话,我就没有资格在这里给他们做饭。我是他们的一个安慰。”

天津的甄品道先生夫妇听到王先生获释的消息后,十月初赶到北京去看他们。他的太太先去,看过以后当天就回去了。他是第二天去的,住在前门外一个同乡的家里,然后去会堂看王先生。但见王先生十分难过,半天不肯说一句话。此后有一天他再去看他时,陈荷生先生夫妇也在场,王先生就对他们说:“唉,我们都是一台戏啊!给世人和天使观看。我们这不是正演着了吗?”这么一说,话就谈不到正文上去了。对于参加不参加‘三自’的问题,他始终避讳去谈。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六日,王先生出狱才半个月,李再生和甄品道邀他去陶然亭公园游园。王太太因为还信得过他们,就答应了。这时翁立升也在场,想与之同去,他们又不好拒绝,所以就大家一起去了。朋友们原是想跟王先生单独出去谈谈,翁这么一来,就不好谈了。翁立升这个人大家都觉得不太可靠,他从前作过张学良将军的机要秘书,王先生被捕前他就常去会堂,现在王先生获释回来,他又来了。奇怪的是,当别人都不敢接近王先生时,翁立升却敢于和他过往如此之密,而且一直没出过问题,也没听说他受到政府的注意,看来他是有任务的。

在陶然亭,他们都劝说王先生登台讲道,可是王先生不能这样作,但又不能明说,他的心情是极其矛盾和痛苦的。李再生觉得王先生对他不像从前那么坦诚,就问道:

“明道哥,你对我好像有点怀疑吧?”

王先生伸开右手,然后以手抚胸说:“我是满腹狐疑。”

坐在旁边的翁立升哈哈大笑起来:“世界上少有这样的人:人家怀疑你,你还就问;他怀疑你,他还就说出来。”

午饭时间,他们把带来的面包、酱肉和水果放在桌上,也把纸包着的一斤块糖摊开,放在桌上。四人边吃边谈,谈到陶然亭,又谈到陶然亭的香冢。王先生突然想到含冤就缢的香妃,就把块糖向四外推了推,在那张一尺见方的黄色包糖纸中间露出一块空白,他拿起钢笔,在那块空白处默书了“香冢”的碑文(注),然后又通读一遍:

“浩浩愁,莽莽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孤城,中有碧血。

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烟魂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王先生此时是藉诗文抒发内心的惆怅,言己之不敢言。但这首词很可能被汇报政府,成了定他“释放后喊冤叫屈”罪名的根据。

寻找各种机会去看王先生的人相当多。当然大家都害怕与王先生过从甚密会被逮捕,特别是那些刚刚释放的人,更是不敢多接近他。然而这些人彼此之间还是有来往的,逮捕并没有割断肢体间生命的联系,大家的心仍是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王先生出监以后,心里一直怕得要命,就像上刀山一样。可是王太太一点也不怕,总是很乐观。有一天王先生问王太太说:

“我怎么办呢?我不能演戏传道啊!”

“是啊!”王太太鼓励他,“你不应当害怕。”

他们每隔两个礼拜就要去屯绢胡同谈一次话,这件事对他们是个很大的负担和压力。政府干部每次都要问他们:“你们搞通了没有?”他们每次总是回答说:“还是没搞通,参加不了。”但为什么搞不通呢?总得说出个理由来啊!那时三自会常常开会,每次开会都通知他们去参加,并且把开会的程序单寄给他们,内中包括某月某日要开会、下个礼拜天讲道该讲什么题目、念什么圣经和为什么事情祷告等等。王太太就根据这个程序单对他们说:

“像这样的程序,我们怎么能参加?他们是不信神的,他们用人的办法把下个礼拜该讲什么、祷告什么都安排好了。当然我们不敢说我们所讲的都是出于神,但至少有一个心愿,愿意听主的话,主叫讲什么就讲什么。他们都是这样事先安排好了,我们怎么作得来?譬如说他们祷告,我们闭眼不闭眼?没法闭眼呀!我们参加不了的。”

他们就是这样一步步地往后退。同时因为他们两位都生病,所以一直没去参加。

王太太出监以前本来就有病,大约是在五月份的时候,有一天上午放风回来觉得很热,喝了杯凉开水,下午就发高烧起不来了,而且咳嗽得很利害,夜里咳个不停,甚至门外守卫的都常常叫她小声点儿。出监以后,她一直病着,不能参加任何会议,这实在是神特别的保守。她对王先生看得很紧,他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就是怕他自杀。有一次在屯绢胡同,政府工作人员要带王先生一个人出去走走,王太太说:

“我现在身体不好,我不放心。”

“不要紧的,带他到公园走走,散散心,再给你送回来,还不行?”

“不行,”王太太顶和善地回答,“我实在不放心。”

他们一再说要带他去,她总是说:“我不放心,我怕他要自杀,因为他父亲是自杀死的,我怕他有这个根。说不定他一个想不开,就会自杀,所以我不敢撒手。”她还对他们说:“如果他自杀了,那会给政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结果政府干部想带他出去走走的事始终没有去成。若是真的去了的话,他们一吓唬他,那就完了。所以王太太的病,也实在是主的恩典,神用这个病保守了这件事。

王先生这时的心情特别不好。最令他痛苦的,就是他心里的话不能跟人讲。王先生获释后,信徒都很高兴。他们想王先生出来了,那可好了,可以上台讲道了。但是怎么一直不上台讲道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们不明白,王先生又不能跟他们说政府希望他参加“三自”,他却参加不了。他有好些话甚至都不能跟王太太说,王太太自己知道的事也不能跟别人讲,全都窝在心里,难过极了。所以他一想起来,就一阵阵地像发神经病似的:

有一天早晨起床之后,他把炉子上的一盆热水端起来,晃荡晃荡地就要往头上倒,虽然没倒成,但那个样子就像是要倒的样子。

那时甘雨胡同家里修房子,院子里有泡的石灰。他把石灰拿回来,就要放到嘴里尝尝。有一次都已经放到嘴里了,幸亏给李再生先生看见,从他嘴里抢出来。就这样,他的嘴还烧了好几天,里边的皮都烧破了。

在许多事上他都显得不正常。有时他爬到楼下去,跪在小客厅的门口,“嗷,嗷,嗷”地直喊。王太太在楼上病着,下不去,就听见他那样直喊,不说话,因为他心里实在憋得受不了。

到屯绢胡同去过几次之后,王先生也病了,而且病得很厉害。他得的是荨麻疹,俗语称风疹块,因为他在街上吃了一些爆肚之类荤腥的东西。长期吃素的肚子,乍一吃荤受不了,加上心里的

烦躁和懊恼,荨麻疹就发了。请了一位中医来看,说他是因心里郁闷,吃东西不合适引起的。平常的风疹块都是一块一块的,他却是全身一片一片大面积的,脸和耳朵都肿得很大,腿肿得很粗,甚至连肠胃和食道里都有,三天之久滴水不进,嘴里的气味大极了。一个多月不能下地,就坐在床上粘邮票解闷。他常常坐在那里,两、三个小时动也不动,也不说话。

那时“三自”还是常来通知他们去开会。他腿肿得都不能下地,当然就不能去,这也是天父的大恩典。原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赵紫宸先生去看过他,见他确是病了,就安慰他一番,劝他好好休养。屯绢胡同曾多次打电话叫他们去,他们实在去不了,也就算了。后来屯绢胡同还打电话来,问王先生好。

王太太的母亲刘老太太在上海,听说女儿、女婿出监了,希望早些见到他们。当然他们也很想看看她老人家,所以屡次写信去,请她给他们在上海找房子,可是他们却不知道政府不许可他们离开北京。老太太找好了房子等他们去,却不见他们到来,就叫王先生的儿子天铎到北京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可能这里边也有政府的意图,政府是希望他们好好地走上那条‘三自’的路,所以百般地忍耐,可以说用尽了苦心,但他们就是走不上去,政府也不明白到底为了什么。所以天铎的北京之行,依王太太看来,可能具有双重的使命。

天铎到了北京,王先生就跟他谈谈,但他心里的痛苦还是不能跟他说。有一天,王先生坐在沙发椅子上,心里痛苦得无法忍受,就用两只手拼命地打自己嘴巴。天铎连忙过去,骑在爸爸腿上,握住他的双手说:

“爸爸,您有什么痛苦,跟我说说。”

“我没法跟你说,”王先生痛苦地说,“带到坟墓里去吧!”他知道天铎是个好孩子,但很单纯。他若跟天铎说了,天铎就得去汇报,说“我爸爸说他冤枉”。这样他就得再进监,因此他什么话都不敢跟儿子说。王先生非常喜欢这个儿子,并且称赞他真好,但他始终没有一次对儿子讲过他在监里的事,他把所有的委屈都藏在心里。

因为心里很烦,有一天晚上王先生跟天铎说,“我们去看戏!”那时崇文门大街真光电影院正在演《杨乃武与小白菜》。他们看到一半,天铎到厕所去,这时王先生偷偷地哭了。他看到杨乃武有个姐姐,在北京王府里作事情,她去探望杨乃武时,得知弟弟的实情,就替他辩护,结果把案子给翻过来了。王先生就想:“杨乃武有个姐姐去看他,我姐姐死了,有谁来看我呀?”想到自己身世的凄凉,触景伤情,就哭起来了。

天铎本来是利用春节三天的假期,又请了几天假来看父母的。看见妈妈病得那样重,爸爸又这样痛苦,实在不忍心走,就连续请了好几次假,住了二十多天才回去。到上海之后写信给妈妈,说请爸爸写几个字给他寄去,王先生连一个字也没有写。那些日子他痛苦极了,天天想着自杀,一来觉得自己撒了那么多谎,没脸活着;二来又怕再次进监,倒不如干脆死了的好。

天铎回去以后,上海政府告诉刘老太太说,王明道和刘景文不能离开北京,于是她就自己到北京去了。

王先生出监时,基督徒会堂已经有了新的执事会。被捕释放的严金光、柳晓津和王恩庆都已经当上了执事。住在甘雨胡同廿九号院内的田稼丰也当了执事。王先生一回一回地跟他们商量,请求辞职,他们哪敢答应啊?所以事情就一直这样拖下来。到了一九五七年三月,王先生看实在辞不掉,就到宗教事务局去见李局长。王太太对局长说:

“他(指王先生)已经没有资格传道了。自己对神都靠不着了,还怎么能讲道?”

“那不要紧。你们教会只剩下一个人,政府不会怪你们;你们教会有二千个人聚会,政府也不会去过问。你们就去办那个教会好了。”局长的言下之意就是,只要你们参加‘三自’就好了,教会办得怎么样,没有什么要紧。王太太认为,政府对王先生可能还另有使命,因为会堂的信徒刘太太有一次去看王先生时,曾安慰他说:“快快起来,将来有盼望,咱们好出国。”刘太太是老早就站到‘三自’那个立场上去的人。这句话的意思很可能是希望王先生病好起来,政府有国外的任务派他去作。

王太太最后对李局长说:

“实在不行,一定要退下来。”

“我警告你们:”局长说,“不要走下坡路啊!走下坡路是危险的,将来有什么事,只能由你们自己负责任。”

“这个没有办法。”王太太说,“主要是他现在已经不能作传道人,再上台讲道了。”

这样就算辞退了。回来以后就收拾东西,准备搬到甘雨胡同去。四月七日在他们搬离会堂的前一天,贝小姐又到会堂去看王先生。她说:

“明道哥,明道哥,现在北京各教会都争着请我去讲道,我简直忙得不得了。”王先生明白她的意思是说:你若是参加了三自会,请你的人一定更多,你就成了顶红的人了。王先生心里说:“你以为他们是尊重你吗?他们是利用你来鼓励我到各教会去讲道。”王先生睬也没睬她,第二天就从会堂搬出去了。从那天起,王先生再没有进过基督徒会堂的门。

帮他们搬家的是大秦哥。他不知道会堂里的煤有一部分是迟太太的,以为各处堆的煤全是王先生的,所以就刮得光光的都搬走了。王太太觉得应当补还给迟太太,就叫了几百斤煤球给她送去。她一看见这煤球就说:“我可不能接受你的东西!”意思就是跟王太太划清界线。从那时起,彼此几十年的同工,就再没有见过面。

注: “香冢”就是香妃的坟墓。香妃相传为回部某酋长妻,生而体有异香,号曰香妃。清高宗乾隆帝定回疆,生得香妃,纳为妃,宠冠后宫。妃复仇之念终不释。太后伺高宗出,召妃入慈宁宫,问曰汝终当何为?对曰死耳。既不得遂复仇之志,毋宁死。太后乃令引入他室,缢杀之。高宗回救不及,乃葬之于陶然亭,并立“香冢”碑。王先生所书即“香冢”之碑文。此碑在陶然亭约有二百年之久,一九五二年公园扩建,乃将“香冢”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