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有多少种方式使用“藉着他”;在何种意义上“与他一起”更适合。解释子如何领受诫命,又是如何被差
所以,当使徒说“
靠着耶稣基督……感谢上帝
”【1】,又说我们“藉着他受了恩惠并使徒的职分,在万国之中叫人……信服真道
”【2】,或者“藉着他……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
”【3】时,他提出恩典乃是通过子赐予我们的,有时候使恩典里的美好恩赐从父送到我们手上,有时候通过他本人将我们带到父那里。因为他说我们“藉着他受了恩惠并使徒的职分
”【4】,就是宣称好礼物来自于源泉的供给;又说我们“藉着他……进入
”【5】,就是指出我们借着基督蒙悦纳,得以成为“上帝家里的人
”【6】。那么我们承认由他为我们成就的恩典是否就降低了他的荣耀呢?我们岂不更应当说记念他的恩益正是荣耀他的最好证据?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不曾看到圣经向我们描述主时只用一个名称,甚至不局限于只表示他的神性和大能的术语。有时候它使用描述他的本性的术语,因为它知道“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就是子的名字,说的是真正的神子,【7】上帝独生的子,【8】上帝的能力【9】、智慧【10】和道【11】。同样,由于恩典赐给我们有种种方式【12】——这是由于他有丰富的恩慈【13】,照着他百般的智慧【14】,他将恩典赐给需要的人所以圣经用其他数不胜数的头衔来描述他,称他为牧羊人【15】、君王【16】、医生【17】、新郎【18】、道路【19】、门【20】、泉水【21】、粮【22】、斧子【23】、磐石【24】。这些头衔都不是描述他的本性,而是如我所说的,是指他的各种功效,他出于对自己造物的怜悯,根据各个造物的独特需要,赐给它们各自所需之物。那些逃到他那里避难,寻求他的支配力保护,并通过耐心忍受改正了固执任性的行为方式的人,他就称为“羊
”,向聆听他的声音并拒不接受外来教导的人自称为“牧羊人
”。他说,因为“我的羊认得我的声音
”。而当他们已经达到较高的阶段,需要公义的王权的时候,他就是他们的王。因为他通过他的诫命这条直路,引导人行善,又因为他把所有凭着在他里面的信而致力于寻求更高智慧的恩福的人安全关在里面,所以他是门。
因此他说:“
凡从我进来的……出入都得草吃。
”【25】另外,对信徒来说,他是坚固不可动摇的保障,比任何壁垒都更难攻破,他是磐石。在这些头衔中,正是当他被称为门或道路时,“藉着他
”这个词显得非常恰当而清晰。然而,作为上帝和子,他与父一同得荣耀,因为“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于父神
”【26】。于是,我们两个词都使用,用一个表示他自己独特的尊贵,另一个表示他赐给我们的恩典。每一种援助都“
藉着他
”进入我们的灵魂,而且每一个头衔都是根据某种特定的眷顾所设计的。所以当他将这没有玷污、皱纹【27】,清洁无污的灵魂献给自己时就像纯洁的少女的,他就被称为新郎;但是每当他接纳一个因魔鬼的邪恶击打而身陷痛苦情状的身体,治好它的罪恶的重疾病患时,他就被称为医生。难道他对我们的这种保护降低了我们对他的思念吗?还是相反,它使我们更加惊异于救主的大能和他向人所施的慈爱?【28】因为他既与我们一同忍受我们的疾病,【29】又能俯就我们的软弱。无论是天、地、大海,是生活在水里和旱地上的造物,是植物,是星辰,是空气,是时节,还是宇宙秩序中的各种事物,没有一个如此杰出地显示他作为上帝的奇妙大能,虽然不可领会,不受感动,却能借着肉身,进入与死亡的直接冲突,目的就是通过他自己的受难,使我们得恩惠,从痛苦中得释放。【30】没错,使徒说:“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
”【31】但是在这样的短语中,完全没有低级、从属的执事的暗示,【32】而毋宁说是表示“依赖他的大能大力
”【33】所获得的救助。因为他自己已经捆住那壮士,抢夺了他的家财,【34】也就是我们人,我们的仇敌以一切邪恶活动所伤害的人,使我们这些预备行各样善事的人成为“器皿……合乎主用
”【35】,因为我们里面受我们自己支配的部分已经做好预备。【36】因此我们借着他已经有了走向父的路,得以“脱离黑暗的权势
”,“叫我们能与众圣徒在光明中同得基业
”【37】。然而,我们绝不可以为借着子的经世是出于位卑奴仆的被迫、从属性的服侍,而毋宁说是出于对他自己造物的慈悲和怜悯,照着父神的旨意而自愿成就的对人的关爱。如果在以前的和现在的一切他所成全的事上,我们既见证他能力的完全,又绝不将它与父的旨意分离,那么我们就与真教义相一致。比如,每当称主为道路时,我们就被带到更高的含义,而不是源于这个词的普通含义。我们把道路理解为向完全的前进,【38】它是由一级级台阶按规定顺序铺成,通过公义的作为和“知识的光照”
【39】而成就的;始终追求面前的,去得着还没有得着的事,【40】直到抵达有福的终点,就是上帝的知识,主借着自身将这知识给予已经信他的人。因为我们的主是一条本质上美好的路,那里没有歧途,不会迷路,直接通向那本质上是善的事物,通向父。他说:“若不藉着[钦定本为‘依靠’]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41】这就是我们“藉着子
”到上帝那里去的道路。由此,接下来我们应当指出父“
藉着他
”赐给我们的恩福的特性。整个被造世界,包括这个可见的世界和心灵构想的整个世界,若没有上帝的眷顾和安排,就不可能统一起来,这位造物主道,独生的神,按每个个体的需要分配救助,由于接受者的种类和特性多种多样,他的慈爱也多种多样,适合于每个个体的需要。那些沦陷于无知的黑暗的,他照亮他们,因此他就是真光。【42】在根据行为的功过分配回报时,他做出审判,因此他是公义审判的主。【43】因为“父不审判什么人,乃将审判的事全交给子
”【44】。那些偏离崇高生活滑入罪中的人,他抬起他们不让他们坠落,因此他是复活。【45】他的能力一触摸,就卓有成效,他的善意一发出,就成就一切。他看护,他教导,他喂养,他医治,他引导,他使人复活,他使原本虚无的事物成为存在,他使已经创造的事物保持存在。因此美好的东西“藉着子
”从上帝降临到我们身上,子在任何时候都以无法描述的速度做工。没有哪道闪电,没有哪种在空气中穿过的光,能如此迅速;就是眼睛的急速转动,就是我们念头的变化,也没有这般迅速。事实上,上帝的活动远比所有这些都要快,犹如飞鸟、风或天体的旋转比最慢的生命物的活动都要快,或者不提这些事物,犹如我们的思想本身与最慢的生命活动相比。因为他“用他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
”【46】,不是靠身体的动作,不需要双手帮助他创造万物,一切被造的事物都顺服地听从他,自愿答应他,那他还需要什么时间?就如犹滴所说:“你已经想好了,你决定的事情早已预备妥当了。
”【47】另一方面,为防止我们过分沉迷于主所成就之工的伟大,以为主没有开端【48】,那自有者是怎么说的?“我因[钦定本:靠]父活着
”【49】,是上帝的能力;“子凭着自己不能做什么。
”【50】自我完全的智慧是怎么说的?“父已经给我命令,叫我说什么,讲什么。
”【51】通过所有这些话他指示我们走向父的知识,将我们对一切被造之物的惊奇归于他,目的在于使我们“藉着他
”认识父。因为我们不认为父展现的是与子分离的、独有的活动,是与子的活动不同的;事实上,不论子看见父做什么事,“子也照样做
”【52】。但父欣赏我们对出于独生子之荣耀的一切生成之物的惊叹,既欣喜于成就一切事迹的他的子,也对伟大的事迹本身感到欢喜,受到所有认他为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是“那为万物所属,为万物所本的
”【53】)之父的人的赞颂。因而,主说:“凡是我的都是你的
”【54】,似乎是说对受造物的主权授予了他,而“你的也是我的
”,似乎是说创造的原因从父进入了他里面。我们不可以为他在行动中利用了协助,也不可以为他的每项工作都分别得到委任和吩咐,这显然是仆役做工的情形,与上帝的尊严是完全不相吻合的。事实上,道充满他父的卓越之处;他从父发射出来,按照生他的父的样式做一切事。因为既然他的本质没有丝毫改变,那么权能也不会有任何改变。【55】就那些权能同等者来说,各方面活动也是同等。基督是上帝的能力,上帝的智慧【56】,所以“万物是藉着他造的
”【57】,“万有都是……藉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
”【58】,不是在履行奴仆的义务,而是作为造物主成全父的旨意。他说:“
我没有凭着自己讲
”【59】,又说:“我所讲的话正是照着父对我所说的
”【60】,“你们所听见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来之父的道
”【61】,在另一处还说:“父怎样吩咐我,我就怎样行
”【62】,他这样说不是因为他缺乏深思熟虑的目标,或者发动的能力,也不是因为他必须等候预先商定的基调,才使用这样的语言。他的目的是清楚地指出,他自己的旨意与父紧密相联,不可分离。因此我们不可因为所谓的“吩咐
”一词,就以为是通过说话器官发出的专横命令,是对子下令,告诉他该做什么,就如吩咐仆人那样。相反,我们要在与神性相适合的意义上认识到,旨意的这种传送,就像镜子成像,瞬间就从父传到子。因为“父爱子,将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指给他看
”,因此“凡是父所有的
”,也是子所有的,不是一点点逐渐地加给他,而是所有一切都同时与他同在。在人类,工匠若是已经完全学会了本行技艺,又经过长期操练,有了可靠确定的经验,那他就能够根据他所积累的科学方法独立做工。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设想,上帝的智慧,万有的创造者,永恒的完全者,无师自通者,或者说 上帝的能力,“所积蓄的一切智慧知识,都在他里面藏着
”【63】的,倒需要一条一条地指示告诉他运作的方式和标准吗?我想,你出于虚妄的考虑,打算开一所学校;你要让一者(父)坐在教师的位置上,另一者(子)作为无知的学生站立一旁,通过一点点传授给他的课程,慢慢学习智慧,渐渐走向完全。因此,如果你有意遵守逻辑推论,那么你就会发现子永远处在学习之中,但始终不能到达完全的目标,因为父的智慧是无限的,而无限的终点是不可思议的。这样说来,无论是谁,只要拒不承认子从起初就拥有一切,就绝不可能承认他会获得完全。但是我对讨论过程中降低到这样有失尊严的观点感到羞耻。因此,还是让我们回到更高尚的论题中来吧。“
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
”【64】,人看见的不是像,也不是样式,因为神性不允许有复合;事实上,在父里所看到的意愿的善——它与本质是一致的——与在子里看到的是相似而同等,或者毋宁说是一样的。【65】那么“
存心顺服
”【66】是什么意思?“为我们众人舍了
”【67】是什么意思?这是说,子是作为父的子而为人类做仁慈之工的。但是你必然也听过这样的话:“基督……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
”【68】,“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
”【69】。也要细细品味主的话,要注意无论他何时向我们教导他的父,他都习惯性地使用个人权威的术语,说:“
我肯,你洁净了吧
”【70】、“住了吧!静了吧
”、【71】“只是我告诉你们
”【72】、“你这聋哑的鬼,我吩咐你……
”【73】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表述。这样,借助这些话我们可以认识我们的主和造物主,通过这种认识可以知道我们主和造物主的父。由此也就全面地证明了真教义,即父借着子创造的事实既不造成父的创造不完全,也不表明子的活动能力虚弱,而是表明了旨意的合一性;由此“藉着他”这个表述包含对先前的因(antecedent cause)的认可,但不能用来排斥动力因。
- 《罗马书》1:8。
- 《罗马书》1:5。
- 《罗马书》5:2。
- 《罗马书》1:5。
- 《罗马书》5:2。
- 参见《以弗所书》2:19。
- 参见《马太福音》14:33及27:54。
- 《约翰福音》1:18。
- 《哥林多前书》1:24,可能还有《罗马书》1:16。
- 《哥林多前书》1:24。
- 例如《约翰福音》1:1。参见《诗篇》107:20;《所罗门智训》9章1节,18章15节;《传道书》43:20。
- 参见《希伯来书》1:1。
- 参见《罗马书》2:4。
- 《以弗所书》3:10。
- 例如《约翰福音》10:12。
- 例如《马太福音》21:5。
- 例如《马太福音》9:12。
- 例如《马太福音》9:15。
- 例如《约翰福音》14:6。
- 例如《约翰福音》10:9。
- 参见《启示录》21:6。
- 例如《约翰福音》6:21。(应为6:35。——中译者注)
- 参见《马太福音》3:10。
- 例如《哥林多前书》10:4。
- 《约翰福音》10:9。
- 《腓立比书》2:10、11,
- 《以弗所书》5:29。(应为5:27。——中译者注)
- Φιλαναθρωπία 在新约里出现两次(《使徒行传》28:2和《提多书》3:4),在前一处钦定本译为“情分”,后一处译为“向人所施的慈爱”。
- 或同情我们的弱点。
- 在《诗篇一百一十五篇布道书》的第五节中,圣巴西尔描述了上帝作为道的能力,最明显地表现在道成肉身的经世以及对卑微而软弱的人的俯就中。参见阿塔那修《论道成肉身》54节:“他成了人,以便叫我们成为上帝;他藉一个身体来显明自己,以便我们得以认识不可见的父;他忍受人的侮辱,好叫我们承继不朽。他自己原本是绝不可能受伤害,因他是不能受苦,不能朽坏的,是道,是上帝,但是为了受苦的人的缘故,他忍受了这一切,并在他自己的不能受苦中扶持并保守受苦的人。”
- 《罗马书》8:37。
- 《使徒行传》26:16救主对圣保罗说:“要派你作执事”;《哥林多前书》4:1“人应当以我们为基督的执事。”
- 《以弗所书》6:10。
- 参见《马太福音》12:29。
- 《提摩太后书》2:21。
- 这段话有多种读法,每种读法都含义模糊,故极难翻译。我通过“我们的自由意志(受我们自己支配)”力图呈现希腊原文的力量。参见列举的“受我们自己支配”的事物:“受我们自己支配的事物是冲动、欲望、意向。”论到《以赛亚书》6:8的“我在这里,请差遭我”,圣巴西尔写道:“他没有加上‘我肯去’,因为接受信息是我们可支配的事,而有能力去则是赐给恩典、赋予能力的上帝的事。”
- 《歌罗西书》1:12、13。
- 参见《路加福音》2:52,论到我们的主“一直前进”(和合本“一齐增长”)。
- 《哥林多前书》4:6,修订本旁注。
- 这里虽然不是引文,却似乎是对《腓立比书》3:13的回忆。
- 《约翰福音》14:6。
- 《约翰福音》1:9。
- 《提摩太后书》4:8。
- 《约翰福音》5:22。
- 《约翰福音》11:25。
- 《希伯来书》1:3。
- 《犹滴传》9章5、6节。(中译者按英文直译。——中译者注)
- ἄναρχος ,教父们在两个意义上使用这个词。(1)指永恒的,用于a 在统一性中的三一体;b 子。(2)指无原因的,仅用于父,不适用于子。所以纳西盎的格列高利在《神学讲演录》29.490中说:“如果你把父理解为原因,那么子并非没有开端。”“因为父作为原因就是子的开端。”子在这个意义上虽然不是开端,但被认为是受生的。参见亚历山大的亚历山大致君士坦丁堡的亚历山大的书信。参见Hookcr, Ecc. Pol. 5.54:“凭藉永恒生育的恩赐,基督获得与父同一的本体,这本体是父自有的,不是从别的源头获得的。每一个‘开端’都是所源出之物的‘父’,每个‘产物’都是所孕育者的‘子’。因此,唯有父是那原初的上帝,而基督不是(因为基督是靠上帝的存有而是上帝,靠从光发射出来而是光),由此可见,不论基督与他天上的父有什么共同之处,都必然是给予他的,当然是按本性永恒地给予。”
- 《约翰福音》6:57。
- 《约翰福音》5:19。
- 《约翰福音》12:49。
- 《约翰福音》5:19。
- 《希伯来书》2:10。参见《罗马书》11:36,两种抄本的译法显然使引文更与这一节接近。大多数解经者认为《希伯来书》2:10是指父,但狄奥多勒认为它是指子,从圣巴西尔的论点看,他必然采用同样的用法。
- 《约翰福音》17:10。
- 参见《雅各书》1:17。
- 《哥林多前书》1:24。
- 《约翰福音》1:3。
- 《歌罗西书》1:16。
- 《约翰福音》12:49。
- 《约翰福音》12:50。
- 《约翰福音》14:24。
- 《约翰福音》14:31。
- 《歌罗西书》2:3,钦定本。
- 《约翰福音》14:9。
- 这里的观点似乎不是说,基督不是父的“像”或印记,如《希伯来书》1:3里对他描述的,或者不是如《腓立比书》2:6里所说的形象,而是说,对《约翰福音》14:9里我们主所说的话,不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看见父”。“χαρακτήρ”和“μορφὴ”等同于“ῆ θεία φύσις”,而圣巴西尔对“μορφὴ”的使用与圣保罗相同——如果不是跟从,就是符合古代希腊哲学的用法——都意指圣道成肉身之前的本质属性。
神性不允许有“复合”,是说神性不“混合”(参见狄奥多勒在驳斥混淆基督里的神性与人性的对话里的论述)我们主里面的人性,仍然保持不可见性。- 《腓立比书》2:8。
- 《罗马书》8:32。
- 《加拉太书》3:13,
- 《罗马书》5:8。
- 《马太福音》8:3。
- 《马可福音》4:39。
- 《马太福音》5:22,等。
- 《马可福音》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