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with”这个词的起源,它有什么力量。也论教会的非成文法。
我们的对手问,如果“in”这个词“完全适用于圣灵,只要用这个词就足以表述关于他的各种思想”。那么为何我们要引入这个新的短语,说“
与圣灵同在
”(with),而不是说“在圣灵里面
”(in),为何要使用一个完全没有必要、教会传统也不认同的短语呢?请注意,在本文的前一部分我们已经指出,“in”这个词并非专门指定给圣灵,也用于圣父和圣子。在我看来,我们也已经充分地表明,它绝不会减损圣灵的尊贵,而是引导众人——除了那些思想完全错误的人之外——到达至高之处。我尚需做的就是追寻“with”这个词的起源,解释它有什么样的力量,表明它与圣灵的一致性。【1】关于教会保存下来的那些信念和习俗,不论是普遍接受的,还是公开宣告的,【2】有些我们是从成文教导中获得的,有些是通过使徒传统“以奥秘的形式”【3】传给我们的。这两者在真教义中具有同等的力量,谁也不会否认它们无论怎样,即使是对教会习俗不太熟悉的人也不会否认。假如我们试图拒斥非成文的习俗,认为它们无足轻重,那么我们就在不知不觉中损害了福音的最重要部分;或者毋宁说,使我们的公众解说成为空洞的词句,没有任何意义。【4】比如,就拿最初也是最普遍的例子来说,有谁用书写的文字教导我们,要在那些信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名的人身上刻十字的记号?有什么文字作品告诉我们祷告时要面朝东方?哪位圣徒给我们留下作品,记载着出示圣餐的饼和祝福的杯时要说什么求告的话?众所周知,我们不满足于使徒(保罗)或福音书所记载的,在开始时和结尾时都要加上另外的话,认为这对此项圣礼的有效性意义重大,而这些话我们是从不成文的教导中得来的。此外,我们祝福洗礼的水和油膏仪式的油,也祝福受了洗的新信徒。我们这样做根据的是什么成文权威?我们的权威岂不就是沉默不语的、充满奥秘的传统?不仅如此,油膏【5】本身是哪里记载的话语教导的?浸洗三次的习俗又源自何处?我们从哪卷圣经得知其他的洗礼习俗,比如弃绝撒旦和他的天使?这一切难道不是源于那些未颁布的、隐秘的教导?我们的祖先默默地守卫它们,使它们远离好奇的干预和盘根究底的考察。他们有过很好的教导,知道沉默是对可畏而高贵的奥秘的最好守护。未入会者甚至不允许看一眼的事物,怎么可能公开地写在文献里向众人展示。伟大的摩西为何没有让帐幕的每一部分都向众人敞开?他把俗人安排在圣所之外,把第一院子分派给得了洁净的人;他判定唯有利未人配做上帝的仆人;各种祭祀、燔祭以及其他的祭司工作他分派给祭司;从祭司中挑选一位允许进入至圣所,就是这一位也不是时时能进去,一年中也只有一天能进入;就是这一天,也只有规定的一个时间能进入。这样,当他凝视至圣所时,就震惊于所看到的奇异而新颖的景象。摩西非常聪明,知道陈腐、明显的东西往往被人轻看,而非同寻常的、陌生的东西则自然地引发热切的兴趣。同样,起初为教会制定律法的使徒和教父也这样秘密地、默默地保守奥秘的至高尊严,因为在民众中随便散播的东西根本就不是奥秘。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保守着未成文的律令和惯例传统,免得我们的教义知识因众人习以为常而受忽视和轻看。“Dogma”和“Kerugma”是两件不同的事;前者是默默谨守的,后者却向全世界宣告。这种沉默的一种形式就是圣经里使用的隐晦语言,这使得“信条”的含义很难解释为对读者有益的。比如,我们都朝向东方祷告,但几乎没有人知道我们这是在寻找我们自己的古老家乡,【6】就是上帝在东方的伊甸所立的乐园。【7】我们周日站立祷告,【8】但我们都不知道原因。在复活(或者“重新站立”,希腊词ἀνάστασις)的日子我们站立祷告,以此提醒自己记念赐给我们的恩典,不只是因为我们与基督一同复活,必定“
求在上面的事
”【9】,而且因为这日子在我们看来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我们所盼望的世代的一个象征。因此它虽然是日子的开端,摩西却不是称它为“第一天
”,而是称为“一日
”。他说,“有晚上,有早晨,这是一日
”【10】,似乎这一日要常常重现。我们知道,“一
”和“第八
”是指同一天,一在自身中清楚地指明它既是“一
”又是“第八
”,《诗篇》作者也在诗篇的某些标题中提到这样的用法,这日子预示现世之后的状态,这日子不知道月亏或日暮,没有后继者,是一个没有终结、也不会变老的世代。因此,教会必须教导她自己养育的孩子要在那天站立祷告,目的在于,通过不断提醒,使我们记住永生,免得因忽视而没有为自己移居到那里的旅程做好预备。此外,整个圣灵降临节就是一种提醒,叫我们记念指望在将来世代可得的复活。因为从那头一日算起,加上七七四十九天,就是七周的圣灵降临节;圣灵降临节从这第一天开始,经过五十个日子的循环,结束于同一天。因此这就是永恒的一个象征,开始和结束都在同一个点上,就如绕了一个圆圈。教会教规教导我们,这一日要站立祷告,可以说,通过这样的清晰提醒,我们的心灵不再专注于现在,而是指望将来。而且,每次我们都要跪下,再起立,通过这样的行为表明,我们因自己的罪而屈膝跪在地上,又因我们造物主的仁慈被召回到天上。如果我试图一一列出教会里未成文的奥秘,那时间就不够了。所以其余的我就不说了,只谈一点,我们认信父、子和圣灵的做法有什么文字依据呢?如果承认我们受洗就归与父、子和圣灵,那么也必须相信,我们以受洗时的术语所承认的信仰是与我们的洗礼传统,与真教义原则相一致的,所以我们的对手也必须承认我们有权利用我们认信时的术语来荣耀上帝。如果他们借口我们的三一颂缺乏文字权威而轻视它,那请他们对我们的认信和其他我们所列举的事都拿出书面证据。既然未成文的传统如此之多,它们对“
敬虔的奥秘
”【11】如此重要,他们怎能拒不同意我们使用祖先流传下来的一个词?我们发现这个词源于淳朴的习俗,保存在正统教会里;这个词论证充分有力,而它对成全奥秘的威力功不可没。关于两种表达法的力量我已经做了解释。接下来我要再次说明它们在什么地方一致,什么地方有分别——所谓分别不是说它们彼此截然对立,而是说它们对真教义各有不同的贡献。介词“in”陈述与我们自己相关的真理,而“with”显示圣灵与上帝的关系。我们使用这两个语词时,用一个来表达圣灵的尊贵,用另一个来宣告赐与我们的恩典。因此我们既在圣灵里,又与圣灵一起归荣耀与上帝。这里,我们不是使用自己杜撰的词,而是尽我们所能遵循主的教导,视之为恒定的规范,并将他的话语转用到密切相关的、奥秘里的联结所必不可少的事物上。他在洗礼中与他们同列,所以我们认为在我们的认信中也必须将他与他们联合,我们将这种认信看做三一颂的起源和母体。那现在我们的对手该怎么办呢?他们必须指示我们,或者不可像我们所接受的那样受洗,或者不可像我们受洗的那样相信,或者不可像我们所相信的那样荣耀。无论是谁,只要他能够,就请他证明这些行为的顺序不是必然的,不是连续的;或者如果能够,任何人都可以否认这里的创新意味着全盘毁灭。然而他们在我们耳边喋喋不休,说把荣耀一同归于圣灵没有根据,没有圣经权威,如此等等。我们已经说过,就语词本身的含义而言,说“
荣耀归于父、子和圣灵
”与说“荣耀归于父、子连同圣灵
”是相同的。任何人也不可能拒斥或者取消“和
”这个词,因为它出于我们主亲口说的话语,也没有任何理由拒不接受与它同等的词语。至于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分别和相似,我们已经做了说明。事实上,使徒不加分别地使用这两个词,这就是对我们论点的确证。使徒有时说“奉主耶稣的名,并(and)藉着我们上帝的灵
”【12】,有时又说“就是你们聚会的时候,我的心也同在……并用(with)我们主耶稣的权能
”【13】,无论他用连词(and)还是介词(with),他都不认为会对名字之间的联系产生什么影响。
- 本文这后面部分的真实性受到伊拉斯谟的质疑,他认为这里的风格与巴西尔严肃作品的风格不太相像。杰瑞米·泰勒(JcremyTaylor)主教采纳伊拉斯谟的观点(Vol.6.ed.1852,p.427)。卡索邦(Casaubon)回顾了圣约翰·大马士革从Thirty Chapters to Amphilochius摘录的引文,为这种观点做了辩护。约翰斯顿先生评注道:“后来发现整卷书中有古代叙利亚释义,这一发现将这种观点推回到距巴西尔的写作大约一百年的时候。圣巴西尔对本文的这一部分内容特别关注,对它是否安全到达安菲洛奇乌的手上特别关心,而且两人的朋友都非常重视它,从所有这些来看,说本书的这一半是伪造的,说它取代了这一部分的原文,几乎是难以置信的。”第66节被引用为关于正确使用传统的权威论述,传统“是正确理解圣经的向导,是正确主持圣餐仪式,保存神圣权利和仪式的原初的纯粹形式的向导。”见Philaret:Longer Catechism of the Easten Church。
不过,圣巴西尔强调圣经的至高无上性,如主教哈罗德·布朗在On the xxxir Articles里所引用的:“相信经上记载的那些事;不寻求没有记载的事。”(Hom.29.Adv.Calum.S.Trin.)“无论是拒斥记载的事,还是引人没有记载的事,都是对信仰的明显背叛,是专横自大的证明。”(De Fide.1.)参见Letters CV. and CLIX。关于正确使用传统,参见Hooker,Ecc.Pol.65.2,“因此,为了防止传统这个词冒犯什么人,防止有人把它看做多遥远的东西,也防止滥用,我们规定传统就是指基督宗教鼎盛时期所定的规范,是靠基督留给他的教会在一般事务上的权威确立的,因此必须遵守,直到同样的权威出于公正而合理的原因改变它们。所以教会传统不能因为其创立者是人而被粗暴无礼地一举推翻。”- 除了给出以上这样的意译外,几乎不可能译出原文的字面含义。在圣经里,“δόγμα,dogma”出现了五次(《路加福音》2:1;《使徒行传》16:4;17:7;《以弗所书》2;15以及《歌罗西书》2:14),有其专门的含义,就是规条或教令。参见莱特福特主教论《歌罗西书》2:14,他认为,希腊教父普遍追错估了《歌罗西书》和《以弗所书》中“δόγματα”的力量,把它理解为福音的教义和训令。“κήρυγμα”出现了八次(《马太福音》12:41;《路加福音》11:32;《罗马书》16:25;《哥林多前书》1:21;2:4;15:14;《提摩太后书》4:17以及《提多书》1:3),都是意指传讲或宣告。
“后来的基督教把δόγμα理解为‘教义’,这源于它次要的经典用法,这一用法适用于哲学家权威的、绝对的‘命令’,参见Just.Mart.,Apol.1.7。一般而言,希腊人中的所有派别虽然教义各异,却通过哲学的共同名称为人所知。”在Ignat. Mag. 13里有一种用法接近教会使用的含义……Bp. Lightfoot in Col.2.14。异端的“教义”也称为δόγματα,如巴西尔Ep. CCLXI和Socr.,E.H.3.10。参见Bp.Bull,inSerm.2,“The dogmata or tenets of the Sadducees.”奥利金《驳克尔苏斯》(c.Cels.)3.p.135,Ed.Spencer,1658,“δόγμα”用来表示我们主的福音或教训。
圣巴西尔使用δόγματα的特殊之处在于,他非公开地、按惯例地将这个词用于教会认可的教义和习俗上(就像ἀπόρρντα用于毕达哥拉斯主义的深奥理论,柏拉图《斐德罗篇》62B),同时他保留κήρυγμα专指现在常常用δόγματα表示的意思,比如“legitima synodo decreta.”参见Ep.LII.,其中他谈到尼西亚教父伟大的κήρυγμα。在这一点上他得到亚历山大宗主教欧洛吉奥(Eulogius,579—607)的支持,论到这位宗主教,福提乌(Photius,Cod.230.Migne Pat.Gr.103.p.1027)写道:“他在这篇作品(即Or. II)中说,教会里通过执事流传下来的教义(διδαγμάτων,didagmaton)中有些是δόγματα,有些是κήρυγματα。两者的区别在于,δόγματα是通过隐秘、审慎的方式宣告的,并且常常涵盖着晦涩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神圣之事暴露在世俗人面前,避免珍珠扔在猪面前;而κήρυγματα是没有任何隐藏、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的。”……约翰斯顿注释说:“因此,圣巴西尔把ὁμοούσιον,homoousion称为κήρυγμα,而不是δόγμα,尽管今天许多人称之为尼西亚δόγμα,因为它是在尼西亚公会议上提出来的。但按巴西尔的理解,它是那次会议的κήρυγμα(解说),因为它始终是教会的δόγμα。”
在其他的神学哲学中,一种信条总是意指一种明确表达的观点,不论是否正式颁布。所以,Shaftesbury,Misc.Ref.2.2“有人确定或者自认为确定地说他知道,就此而言,不论他说的是对是错,他就是个dogmatist。”法语里有类似的用法。在神学中,现代天主教把教条局限于颁布的教义,比如修道院院长伯杰尔(Dict. deTheol. Ed. 1844)关于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of the Blessed Virgin所说的话。“Or,nous convenons quecen’est pas undogme de foi”,因为虽然是天主教徒(Romanists)共同的看法,但它并不是特兰托(Trent)公会议上所论断的。自1854年庇护的第九号法令(Pius IX’s Edict)颁布以来,对教宗至上论者来说,它已经成为“信仰的教条”。- 《哥林多前书》2:7。不论这里是否有意识地参考圣保罗的话,看起来在正文里和所引用的段落里都使用了μυστήριον,mysterion这个词的专门含义,即向初信者显明的奥秘。
- 也就是说,如果除了记载的事,别的一切都无足轻重,那就不需要任何权威的认可,不需要对圣经里记载的δόγμα做出κήρυγμα。
- 关于初信者的涂油礼,参见Ap.Const.7.22,关于受洗者的涂油礼,参见德尔图良De Bapt.7.,关于施坚信礼时的油膏,参见同上,8.;关于病人的涂油礼,参见Plumptreon St.James 5.14,in Cambridge Bible for Schools。参见Letter clxxxvii。
- 《希伯来书》11:14,修订版。
- 《创世记》2:8,
- 最早的祷告姿势是站立,双手张开,伸向天空,脸转向东方。参见早期艺术,尤其是“祈祷”(oranti)的画像。他们身上穿的华服,反映的与其说是此生真实的状态,不如说是将来乐园的福祉。参见Dict. Christ. Ant.2.1684。
- 《歌罗西书》3:1。
- 《创世记》1:5。(和合本为“头一日”。——中译者注)
- 《提摩太前书》3:16。
- 《哥林多前书》6:11。
- 《哥林多前书》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