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讲道的讲员
一八七六年八月廿七日,一个十二岁大的男孩在敎室里对一羣人作他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证道。几乎就在六十七年后的同一天,也即是一九四三年的八月廿九日,这同一个人在伦敦西敏寺大敎堂(Westminster Chapel)作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证道;这座敎堂因他的事工而著名。在这两次的证道中间,乔治·坎伯·摩根 (George Campbell Morgan)已成为一位「解经之王」,而且可说是当时英语世界中最伟大的圣经敎师。
他旣未曾上过大学,也未进过神学院。他曾向循理会申请担任宣敎的工作,但为该会拒绝。理由是说他不能讲道!一八八八年五月二日,是一个令他深感沮丧的日子,他发了一封电报给他父亲(也是一位传道人),电文是:「被拒绝了。」
他父亲回他一封电报,上面写着:「地上拒绝,天上接受。」 诚然,天上的神已大大地祝福摩根的生活和服事;同时,今日的我们也因他而蒙受更大的祝福。
他于一八六三年十二月九日出生在英格兰西南部格洛斯特夏的 铁特百里(Tetbury ,Gloucestershire)所属的一个小村中。他的父母亲都是老淸敎徒中的敬虔传道人。后来,他父亲因为对圣经另有自己的看法与信念,就辞去了浸信会的牧职。他的领受是神要他在铁特百里鎭上一处租来的屋子中传扬眞理,于是就照着进行。他在传道生涯过程中将这份属良知的勇气传给了他的儿子。基于这一勇气与精神,摩根有很多次都反对为了满足敎友而牺牲眞理,因而常被地上拒绝,但却为天上所接受。
年轻的摩根最后终为公理会、(Congregationalists)所接纳,并于一八九〇年九月廿二日按立为牧师。在一八八九年至一八九三年期间,他分别在史东与鲁奇来(Stone and Rugeley)等小村中牧养一些小敎会;后来则到英格兰中部大城伯明翰做较大的事奉。 慕廸很快发现他在圣经敎导上有很大的恩赐,于是他在一八九六年请摩根去诺斯菲尔德(Northfield)传扬眞理。在一八九七年至一九〇一年期间,他曾在新考尔特敎会牧会(New Court Church),位于北伦敦的林顿公园。他在那一段期间,曾两度赴美加作宣敎的旅行。在其一生中,为了传道的缘故,竟横越大西洋逹五十四次之多。
慕廸邀请摩拫主持北春田圣经灵修会的扩大布道;所以在一九 〇一年六月十二日,摩根一家搭轮赴美。抵美后,他的日程与生活十分紧凑忙碌,在其抵逹美国前六个月,慕廸已荣归天家;但是他的儿子韦尔·慕廸(Will Moody)接替他父亲在北春田遗留下的工作,并坚持摩根应来美国。而伦敦城市敎堂(City Temple)的帕克(Joseph Parker) 在听到摩根要离开英国的消息时,将之称为「绑架」。此后在英国,摩根似乎已无施行圣经敎导计划的场所,然而那些听过摩根无数次证道的人,迄今依然渴慕着眞理。
「发掘」摩根的人是慕廸,但鼓励他、支持他发展服事工作的却是美国的基督敎会与敎友。値得我们注意的是,慕廸却是英国人 「发掘的」;在他回到美国,展开一列成功的布道奋兴大会后,美国人才发现他是一位大有恩赐的传道人。
不过,摩根并未长期留在美国。伦敦白金汉宫西敏寺敎会的同工请求他担任他们的牧师。经过数月的等待及祷吿后,敎会于一九〇四年六月十九日得到消息——摩拫已接受他们的邀请。由于他在这个脆弱的敎会中应用美国式的敎会管理方式,并传讲神的话语, 使得这个敎会很快就成长茁壮,成为一个传扬神眞理的有力场所。 庞大的人羣拥塞在这个敎会中静听他传讲基督的眞理,因而归主信靠基督的人与日倶增。摩根在一周内进行各种事工与查经活动,很明显的,这些活动鼓励了无数的人研读圣经。
摩根并非强壮之辈,在他任职十周年之后就病倒了,且一病就是三个月。他的喉部经常疼痛,并有严重的头痛。有一次,他尝试辞去敎会的牧职,但是未被接受。最后,在一九一七年的一月,他离开敎会,远渡重洋,花了大部份时间在美国服事,前后共计十六年之久。在这段期间内,他经常返回英国探望故旧,并在西敏寺中证道,但是他的家却在美国。
他也在乔治亚州的雅典市(Athens)住过一段时间;后来又移居俄荄俄州、印第安纳州、加州及宾州等地。他的一位友人就戏称他为流浪者;也许这一说法还眞名副其实。不过,不论他在何处传道,都有一大羣人聚集在一起聆听他的证道;散会离去时毎个人都重新涌出对圣经的热爱及研读的渴慕。
一九三三年,他已是七十高龄,然而西敏寺敎会仍请他回去担任他们的牧长,最后他也接受了此份邀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就牧养过这个敎会,而现在他又要带领其度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九三八年敎会邀请钟马田博士(Dr.D. Martyn Lloyd Jones,后来成为英国近代最著名的讲道家之一〉担任他的助理牧师;一九四三年的六月摩拫辞去了他的牧职,并把传道的棒子交给钟马田博士。他于一九四五年五月十六日终于蒙主恩召,在基督怀里息了地上劳苦。
我反复读过摩根的生活传记多次,也在他的证道与解经中得到 饱足;毎读一次,我就会感到又获得一些新的、有意义的东西。他出版了十一卷证道集。一卷是「西敏寺讲坛」(The Westminster Pulpit)及十卷「解经」。此外,他又出版了卅九卷有关解经与研究圣经的著作。除了前述著作外,他还出版了七十一本刊物,甚至在某一个阶段中,一年内就出版逹三本之多。
摩根的服事工作有何奥秘?当然,最重要的乃因他是属神的人,而且也靠主供应他的信息;但是很多神所重用的人并没有在他们被召的地方获得像摩根那样的成就。在研究摩根的生活与事工之后,我想我已找到一些有助各位了解摩根能荣耀神的因素。
首先,他是一位非常努力用功的人物。他每天很早就起床研读圣经,中途不允许有任何打扰,直到午夜时分才停止读经。他训练自己要从神那里获得第一手的圣经知识,而非从他人得着第二手的资料。即使当他在大会证道中第二次或第三次传讲一篇信息时,他也会另外花很多时间反复重温那篇信息,务求旧的信息能产生新的灵意,使他自己及会众的灵命得到饱足。
第二,摩根的服事工作完全以圣经为中心。他这样记着:「我们必须经常且虔诚地研读圣经,以便发现圣经中所启示的原则。当这种做法成为生活上的习惯时, 一个人的思想作为就会受到那些原则的影响,所获得的结论也会符合基督的旨意。」他在一九三八年写道:「没有任何事会超过我对圣经的渴慕,并一心一意要引导我的敎友对圣经的了解及应用。」他并不是传讲有关圣经的事,而是在传讲圣经。
第三个因素乃是他对基要眞理非常的重视。他在一九二三年写 道:「我心里非常担忧目前一些苦毒的神学争论,而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是他们的灵命低落……我的工作完全是建设性的,而且我相信这是此刻唯一具有价値的。」极端基要派的人士(Ultrafundamentalists)严厉地对他加以批评和攻击,说他从未抨击那些叛敎者, 但是他不予理会,依然积极地推动事工。他不是没有坚定的信仰,而是在努力地传讲他的信念,避免作人身攻击及专门捕捉异端。他说:「魔鬼最重要的一击就是要分化我们团结的力量。」
另一个要素是他有宽阔的心胸与异象。在这方面,他受慕廸的影响很大。他说:「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恩赐与责任,可是我的却是普世的,远超过宗派的。」他坚称他所传讲的是「积极的新约眞理……我们信仰中最重要的眞理。」他在一九一三年时写道: 「当年岁渐长,我的同情心也随着岁月日渐扩大;我感谢神助我在许多地方发现了基督的眞精神,那是我在过去时日中未曾发现的。」由于他在证道中不断阐述基督敎信仰与生活的意义,因此而吸引了无数由各地敎会前来的人。他传道的宗旨就是「传讲眞理」,而非传播人为的敎义或计划。
最后一个因素是,摩根「有一颗布道的心」。很多人忘记摩根的服事工作是由旅行布道工作开始的,而且神也特别在这方面用他来拯救失丧的人。有一次,由于过度热衷拯救罪人,他曾考虑是否要加入救世军的工作。甚至在他获得圣经敎师与传道人的尊荣后,他仍然持守这份拯救失丧者的负担;虽他厌恶那些只关心统计数字的事情,但从不敢疏于传扬基督的福音与福音的基督。
诚然,我们不能不承认神以其主权赐给他恩赐。即使我们不能变成另一个摩根,但依然能从他学习,以使我们的恩赐使用得更好。他非常忠心地运用他的恩赐,所以神也祝福他。如果一个人是忠心的,那么即使只有一种才能的人也将得到具备五种才能者所得到的同样赏赐。
我想,从以下慕廸所说的话来看,这点已阐释得十分明白:
数年前,在英格兰的衡斯理宗的兄弟就没有任用他,因为他们觉得他不会讲道。然而,我对那件事所能说的就是’,摩根先生显然巳打动了我的心,同时,我也相信他必为圣灵所完全充满。
吉尔·摩根(Jill Morgan)所撰写的「传神话语的人」(A Man of the Word)乃是摩拫先生的正式传记、为书店所发行),也是我毎年都要阅读一次的好书。「这就是他的信仰」(This Was His Faith) 是他的媳妇吉尔·摩根所撰,该书乃是摩根书信的摘要汇编,专门解说各种主题。描写摩根的「这个人及其服事」(The Man and His Ministry)一书为约翰·哈里斯(John Harris)所撰,并为弗来明·里维尔(Fleming H. Revell)公司所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