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预测的宣教士
容我先说明一下她所作的事情,然后再请你们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她是来自你们敎会的宣敎士,你们会支持她——贾艾梅 (Amy Carmichael)吗?」
她几乎花了六十年的时间在工厂上传道,却从来没有回过家向她的差会,或向支持她的人报吿她的传道经过。
当她接受一个差会的指派出外传道时,她所做的大半是自己的事奉,最后却开始一个她自己的组织。
她在工厂上推动一种事工,但在几年内却又发展成一种完全不 同的事工,并且往往会使她惹上法律上的麻烦。有一次,她几乎被判七年徒刑,因为她有协助「绑架一个孩子」的嫌疑。
她也常发出一些报告,但是看过那些报告的人都不相信其中所 说的事情。
「这些事情都是不可能的!」他们争议着;但是事实就是那样 ——她也证明那是事实。
她并没有请求给予金钱上的支持,然而她看到全部的需要都及 时获得解决。当人们要支持她的某些事工时,她却建议他们最好去支持别的宣敎工作。
在她最后廿年的工作中,她实际上已是一个病人,只能在她的病房中发号施令,指挥事工的进行。
我猜想没有一个敎会愿意支持这样的宣敎士,她所作所为实在 太难预测了,也太独立了。也许一般的差会会在她第一次受派期间后 便将她除名。我们都喜欢以可预测的方式推展宣敎事工,也就是说,宣敎士在新的地方传扬福音时,不应有使人感到惊奇、多变,及出乎意料的决定。否则他们会使支持他们,为他们奉献人感到心烦不安。
不过,贾艾梅的「组成」并不是那样的,她是个不适宜用「现代式多功能组合法」来使用的器皿,因为她是一个独特、自成一格 、不可分割的人物。她知道神要她做什么,就按照神的旨意去做。 她不是一个叛徒;差会与同工们都是她宣敎过程中的好伙泮。她是神重用的特殊仆人之一 ,因为她在神的重用下,于印度南部成就了神跡一般的事工。
一八六七年十二月十六日贾艾梅出生在北爱尔兰的唐思郡 (County Down)。她父亲与叔叔共同拥有并经营了好几家面粉厂 ,故家境舒适富有;他的家族来自「立约者」的传统背景,所以对主的事物亦很认眞。在这种环境中,贾艾梅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当她在一八八三年进入一所循理会学校就读时,便信靠了基督。
由于她家经营的面粉厂发生了变故,全家不得不迁居贝尔法斯 特(Belfast)。她父亲紧接着于一八八五年去世,以致整个家境的经济与前途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幸好她的母亲是一位有坚定信仰的女性;而她所拥有的「使徒精神」都传给了她的女儿。由以下这桩意外事件就可以说明这一事实。
在一个主日的早晨,贾夫人带着孩子离开敎会,在回家的途中,碰到一位「贫穷、可怜的老妇人」背着一捆重物。贾艾梅和她两个兄弟立刻趋前替她解下身上的重担,并牵着她的手协助其前进。开始时,那些「高尙的长老会敎友」冰冷的眼光使她们感到尴尬不安,但是由于主进入她们的心,整个情景就有了极大的改变。
贾艾梅脑海中掠过的是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三章十二至十三节中所说的:「金、银、宝石、草木、禾楷……这火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在后来几年中,贾艾梅这样写道:「我们继续下去,我没有吿诉任何人在我脑海中所闪现的话,但我知道有些改变我人生价値观的事迹发生了。我不再在乎任何事情,除了那属于永恒的事。」
在一八八六年的九月,有朋友邀请贾艾海去苏格兰的最大港都 格拉斯哥,以便参加由开西大会(Keswick Convention)延伸出来的 聚会。数月来她内心一直为一个问题挣扎:如何才能过圣洁的生活; 她在格拉斯哥聚会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她找到的答案并不是来自两位讲员的信息,而是来自大会主席所作的闭会祈祷。他引用犹大书一章廿四节的意思祈祷说:「主啊,我们知道,祢能保守我们不致失脚!」那些话一扫贾艾梅心中的疑云,使她走近信仰与得胜的生活。
对她而言,圣洁的生活并不是一件奢侈品;它意味着牺牲与事 奉。她没有时间去作那种专门参加各种聚会,只吸收圣经眞理,却从不把基督吿诉别人的基督徒。贾艾梅对那些工厂的女作业员有极大的负担;她已在本地一所敎会中为那些女孩开展了事工。这一事工发展快速,但与敎会的事工多少产生了冲突(贾艾梅常是一个引起争端的人)。 ’
她相信神如果要她去开拓一种特殊事工,就必定会提供经费和 同工;所以她开始祷告。当时她并不明白这次建造接待厅(Welcome Hall)而获得的经验预备了她,使她在日后能单靠信心推展她的事工。神为她预备了经费,使她能建造一所接待厅,作为向那些工厂女孩宣敎的场所。由于她的事工所产生的影响,使很多女孩认识了基督,并有很多女孩因此脱离了罪恶的生活。这就是贾艾梅在她有生之年所强调的事工目标,也就是说,她要寻找那些沮丧、 忧伤和被拒绝的人,然后去爱他们,帮助他们悔改信主,并建立他们去帮助别人。
在后来的几年中,贾艾梅回亿说,她早年的生活中出现过三次转机:即她的悔改信主,进入信心的生活,以及蒙召作宣敎士。第三次转机是发生在一八九二年一月十三日,当她在主前默默地等待时,一点都不带戏剧性的转机出现了。神使她明白要奉献这一生, 去作一位宣敎士 ;并绝对顺服神,接受祂的指引。
她也碰到一些阻拦,其中一个就是她答应要照顾年老的威尔森 (Robert Wilson);他是她家的老朋友,也是英国开西运动的主席。她将这担忧告诉她母亲与威尔森先生,主耶稣也逐渐地为她开路。一八九三年三月三日,她乘船远航日本;她是开西大会所派出的一位宣敎士。
她在日本的事工中,证道与谈道都需要透过翻译,但这使她获得了宝贵的经验,然而日本非她永久的工作场所。有一次,因严重的疾病而迫使她去中国休息了一段时日。病愈后,她便前往锡兰(即今日的斯里兰卡)。你能想象一个敎会的国外差传委员会居然会讨论她的情况,考虑她是否可以信任吗?到一八九四年年底,她回到英国;但一年后,也即一八九五年十一月九日她又出国往印度工作,直到她在一九五一年一月十八日逝世。
贾艾梅是受英国斯那那差会(Zenana Missionary Society)差派,所以她以很大的热诚推展她的事工。不过,她不仅注意到很多宣敎士的报吿中都没有提到有人悔改,事实上,他们并不期待人们悔改归主;同时也注意到宣敎团体在各方面都与他们想传福音的对象保持距离。
贾艾梅在日本宣敎时,穿着日本和服(就像戴德生在中国传道 时,穿上中国服装一样)并努力认同本地人。不过,她并不是到印度来制造问题的;所以她继续工作,并在每次的决定中寻求神的旨意。
终于有一件事发生了,并戏剧性地改变了贾艾梅的一生及其事 工。一九〇一年三月六日有一个七岁大的女孩叫普琳雅,从一所寺院逃到她的工作场所请求她保护。因这件事使贾艾梅揭发了「印度女神」身上隐藏最丑陋痛处之一,就是在寺院中的女孩(雏妓)有秘密交易的行为。她从这个小女孩身上得知,有些父母基于自私的理由将女儿卖给各种神,使善良的女孩变成庙里的妓女。
撒但在这些善良女孩身上的恶行激怒了贾艾梅;因此,她宣战 了。她不知道跪下来打了多少艰苦的仗,为那些可怜无知的女孩之身体灵魂与神角力!也与同工为了从魔鬼的口中抢救这些凌受侮辱残害的女孩,不知冒了多少次的生命危险及可能被捕入狱的危机, 其他的女孩也一个又一个地逃向「阿妈」(Amma;在坦来尔语 Tamil word 中意指「母亲」),而贾艾梅也勇敢地保护着她们。 到一九〇四年时,巳有十七个女孩受到她的保护,主耶稣也为她们开路,接纳并养育这些孩子。一九一八年,她们又开始了拯救男孩的事工,因为一些贪财、专拜偶像的父母将他们的男孩卖给寺院中的神,就像出卖他们的女儿一样。
如果你们想进入这种先锋性事工的兴奋事迹中,最好去阅读贾 艾梅所写的「金线」(Gold Cord);这是一个有关「杜那弗团契」 (Dohnavur Fellowship)的故事。胡顿(Frank Houghton)所写的最佳传记「杜那弗的贾艾梅」(Amy Carmichael of Dohnavur),其中就有许多令人兴奋的故事是在描述拯救寺院孩童的新事工。这两本书都是由基督敎文字十字军(Christian Literature Crusade)发行,而大部份贾艾梅的作品也都是经由该公司出版的。
阿妈非常敬佩中国内地会的事工,而且她在很多方面都效法戴 德生的工作方法。她没有募集经费,当人们要求出资赞助一个女孩 时,她会加以拒绝,而差会账户中所有经费的支出都要按照神的引 导。神带来许多工人给她,他们都是不领薪水的,她的机构从来没有贷过款,也没有负过债。她并不喜欢批评另有其他政策的宣敎事工,可是她自己却宁愿遵照神的旨意与带领来推动事工。
她在选择工作人员时非常审愼,那是无薪水政策的原因之一。 当时,很多印度人为了谋生,都乐意接受洗礼,并为差会工作; 「看好你的大门」是她喜欢的警语之一,所以她自己也对这件事情特别小心。当她的一些朋友和支持者看到她常拒绝他们以为适合事工的申请人时,他们都会惊讶不已,但是后来,事实证明她的决定是正确的。她请求神差遣男女同工加入她的工作;她相信主会为她预备工人、供应工人,及保护工人。
神的保守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因为印度的恶劣气候与不卫生的 环境,而且也因为印度到处流行拜偶象与鬼怪论。撒但及他的手下攻击度那度(Dohnavur)的信徒与事工,这些经历读起来就像曾在使徒行传中发生的事件一样。贾艾梅有得胜的奥秘吗?有的,她赖以战胜撒但的法宝就是神的话与祷告!
她与她的同工都实践约翰福音十五章七节的敎训,并相信神会 用祂的话语引导她们,及每日供应她们的需要。我想今日的人应该认识贾艾梅的祈祷原则:
―、我们不必向天父解释祂已知的事!
二、我们不需要催促天父!如果我们催促祂,就好像是在向一位 不乐意助人的神祷告。
三、我们不必建议天父该如何做,因祂知道该怎样做。
如果我们能在心里记住前面的祈祷原则,在很多祷吿会里一些 宗敎上的废话就会止息了。
贾艾梅常提醒她的助手,要在他们的生活中「留有余地」。她的话使我们想起「要小心忙碌生活带来的贫穷枯竭」这句话。当我读到她的论著时,我非常惊讶她的学识是如此的渊博,因为她的作品反映出她不仅读过各种圣经译本,而且还读过各种神秘主义者、 敎父,甚至希腊哲学家的作品。对她而言,阅读是一种充实的经验 ,也是一种放松心情与重新得力的方法,而绝不是一种逃避。
一九三一年十月廿日贾艾梅不愼摔了一跤,情况极为严重,更不幸的是引起了一些并发症。因此,她必须结束活跃的事工,只能在房里作有限的活动,顶多到走廊略微散步,但是这并没有限制住她的服事。在其后的廿年之内,她写了十三本书及无数信函,并且透过她的得力干部指挥差会的工作。
一九四八年,她不幸又摔了一跤;自那时候起直到她回国,都只能躺在床上。但是她永远沐浴在神的恩典宝座上,她的祷吿也获得神的回应;神如今仍在回答那些祷吿,因为杜拉弗团契在印度南部的事工非常兴旺。
贾艾梅一共写了卅五本各类的书,计有杜拉弗团契的故事、诗 集、她所救出儿童的故事、灵修及给苦难者的信息,她的作品中大部份已为基督敎文字十字军再版发行,各地基督敎书店或文字中心应有出售。并非每个人都喜欢阅读她的作品;事实上,我必须承认,经过好几年后,我才开始欣赏她的写作风格及传讲的信息(我是一个必须成长的人)。
「祂的思想说……祂的父说」这本书有时常能激发读者的沈思。「祢赏赐……他们收取」一书则是利用她病后作品中的资料所编辑的一本最佳灵修读物。她有两本可以鼓舞苦难者的书是「黑暗中的烛光」(Candles in the Dark)及「荆棘中的玫瑰」(Rose from Brier)。当「神的宣敎士」(God’s Missionary)一书首次发行时,它使很多人都感到不快,因为它强调个人的灵修与纪律, 这本书直到今日依然使很多读者感到不悦——也许这正是他们的需要。她所描述印度妇女如何受杜拉弗团契影响的也有很多本。如「含羞草」(Mimosa)、「潘那玛」(Ponnammal)、「库依拉」(Kohila,及「征服敌人」(Ploughed Under)。「神道路的边缘」 (Edges of His Ways)是一本毎日灵修的书,它不仅能在心智上激发信徒,并能使其灵命增长。
「我们不必期望每个人都能了解我们的献身」,这是她解释其事工的方式,也是有些敬虔福音派的人与她保持距离的原因。「我们的事奉深度决不会比我们自己的经历更深」此则是她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工作人员不愿留下来,或不愿意来的原因。她从来没有想去讨好每个人,也不想请求任何人的支持。事工是神的工作,所以只要神喜悦,就能使事工兴旺。因此,她不需要有高级的权力机关 ,也不需要麦迪逊大道式的广吿宣传,也从不需要与其他敎会机构暗中较力争取经费或人员。
贾艾梅毎时每刻都依靠神的指引。神利用圣经以及书页有很多 折角的灵修读物「毎日亮光」(Daily Light),经由她内心的冲动——有时甚至是借着她的梦境——跟她说话。或许那些写过解经注释的神学院敎授们会说,她是以迷信的方法引用圣经章节或其部份内容;但是他们都得承认,她确是一位神所带领及祝福的女性。 她对神的信心很单纯,这信心又因全心全意去爱神而滋长;因此,神知悉她的心灵,一直护佑着她和她的事工。
她为了鼓励一些印度的女孩共同事奉基督,因而写了下面的一 段「爱的吿白」,也许这段吿白可以使我们了解她所相信的基督徒的生命与事奉。
我的誓言:不论祢对我说什么,我都会倚靠祢的恩典去执行祢给我的命令。
我的约束:祢的爱,哦!基督,我的主。
我的信条:祢能保守我所交托祢的。
我的喜悦:哦!神啊,就是去遵行祢的旨意。
我的纪律:我遵行的不是我所选择的,而是袮爱的规定。
我的祷告:我的意志跟随祢的旨意走。
我的箴言:热爱生活——生活是为了爱。
我的产业:主就是我继承的产业。
就凭前述贾女士之敬虔与奉献精神,是否还会有任何人奇怪于 这人为何会为信徒所误解,为非信徒所逼迫,为撒但所攻击,并为主耶稣所祝福呢?
不可预测的?是的——但并非是不受神祝福的!我们应该在今日的基督敎工作中重用一些像她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