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方的独眼传道人

约哈娜·伊凡斯(Johanna Evans)于一七六六年十二日廿五日生下一子,因此和她的夫婿撒母耳给这个孩子起名叫「克里斯马斯」(Christmas)。他们居住在韦尔斯卡地根的南迪苏尔 (Llandyssul , Cardiganshire, Wales);这是一个风景幽美及适于激昂传道的地方。他的父母并不知道,这孩子长大、成人后,会成为韦尔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传道人之一。

当克里斯还是幼儿时,他的父亲撒母耳就去世了 ,所以母亲把 他寄养在他舅舅路易斯的农场里,克里斯在那里过了六个悲惨的年 头。路易斯是一个残暴的人,而且还是一个酒鬼,克里斯没有接受过任何敎育——到十七岁时他依然不会阅读,也不会写字——更没有接受过道德或宗敎训练。他经常跟别人打架;唯有神的保护才使他未被杀死。有一次,他被别人刺伤;还有一次,他几乎淹死;又有一次跟别人打架时,他的右眼被打瞎了 ;致使他在往后的岁月中,必须经常在眼窝中擦抹鸦片酊,以减轻他的痛苦。

十七岁时,他离开了他舅舅的农场,去为一位长老敎会的牧师工作。在一次敎会的奋兴大会中,他深受感动而完全悔改归主。他只花了很短的时间就学会了阅读书写;甚至已开始作一些小的事奉。在那些时日里,敎会常为贫穷的敎友举行茅屋聚会,所以克里斯有时也被派往主持聚会祈祷。后来,他承认那时他都先在一些有关书籍中寻找所需之证道内容与祷吿词,然后再勤读、默记在心。

当他研读圣经时,他的信仰就有了改变;一七八六年他加入了浸信会。由于他勤奋传道,敎会在一七九〇年按立他为牧师,并派遣他去开拓某些地区的工作。他带着他的新婚妻子到来宁(Lleyn)做开拓的工作。他们信靠上帝,在那儿蒙受神极大的祝福。

韦尔斯的证道传统是非常强的。在那些时日里,毎到传道节期,都会有无数的人参加聚会,倾听传道人讲神的眞理。这种每年一次的传道节期所吸引的人数竟然多逹两万五千人,他们同时涌入天然的圆形广场听道。韦尔斯人的血液中都流有诗文、歌唱,及讲道的细胞。一个传道人的证道越富戏剧性与想象力,就越发受到听众的喜爱与欢迎。

克里斯在浸信会宣敎节期中初度展露他的证道恩赐。当人羣正 等待他们所仰慕的两位传道人的来临时,有人建议此时最好先做些 「热身」的活动使羣众产生听道的心与情绪,于是有一位牧师建议 :「为什么我们不先请那位来自北方、独眼的孩子上场,我听过他的证道,他非常有这方面的恩赐。」克里斯立刻接受他们的建议,并以歌罗西书一章廿一节作为他的经题。

韦尔斯的证道传统之一就是「捕风」(Catching the hwyl)。 有一次,我曾与已故的钟玛田博士讨论这个主题,因为他不仅是韦尔斯人,而且还是韦尔斯最有恩赐的传道人之一。钟马田博士解释一词在韦尔斯语中是指「船的风帆」(the canvas of a ship),该词用在讲道学中转意为「捕捉圣灵的风」,因而带出有极大的属灵能力。传道人常以他髙昂激动的假声感动他的羣众——也即所谓的「被火燃着的讲道」——当他已充分感染到圣灵的能力与恩膏时。

克里斯那天在讲坛上非常「捕风」。台下的人羣开始慢慢地移向这位传道人,因为他们都感到惊奇——这位高瘦、衣着简扑的农村靑年讲出的道竟然有这么大的能力——而且竟能在短时间内对听众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他成了那一讲道节期中人们谈论的热门人物,也是引起韦尔斯敎界骚动的新起之秀。

一七九二年克里斯与他的妻子迁居韦尔斯西北部的安格里西 岛;他在那个岛上传了廿年的道。

当他们夫妇抵逹岛上时,岛上已有十个小型的浸信会团体按时 聚会,其中某些团体因宗敎争论而分裂。克里斯骑马分赴各聚会场 所;结果,在他的努力下, 一共又成立了廿处之多。毎当他主持聚会时,人们无不渴望聆听到他的证道。在短短的数年内,他目赌了六百人悔改归主,使得神家中的成员日渐增多。

在他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克里斯两次与神订立特殊的盟约。第一次所订的时间是在一八〇二年四月十日,那是一个庄严的献身之约,全文共有十三段,说明他个人献身基督的经过。他在每一段说明都签上「阿门,C. E」当我读到此一约书的全文时,我实在感动不已,进而明白神为何荣耀他的信心与献身。

克里斯是一个非常肯自修的人,他自修希伯来文与希腊文,以及阅读像欧文与吉尔(John Owen and John Gill)等名作家一些内容丰富的作品。虽然他只有一只眼睛,但不论他是在家里,或骑马赴往别处证道,都是一位非常有恒心的读者。他经常每天都有一次讲道,主日则至少两次以上;他常是在骑马的途中,思想问题并写下他动人的讲章。

一八二三年克里斯夫人溘然长逝;他于一八二六年再婚,辞去安格里西敎会的牧职,并接受多利凡林鎭(Tonyvelin)一所小浸信会敎会的聘请,造成他离去的原因是,该会靑年牧师的忌妒与神学争论的冲击破坏了他在安格里西岛的事工成就,使他感到是应离去的时候了。他与神在一八二九年四月廿四日所订的第二次盟约就反映出这些问题。

有一次他由聚会场所回到家里,祷吿的灵蓦然沛降在他的身上,于是他开始与神灵交,不住的哭泣与祷告。他写下了十五个请求,并在每个请求上签上「阿门’ C. E」之名。下面所列的就是我摘录的几个请求:

神啊,求称祝福我的困苦、照亮我、鼓舞我, 不要压抑我,使我失去更丰盛的生命。 神啊,为了祢仁慈的缘故,求祢帮助我不要使我被教友或执事骄傲的脚所残踏。 神啊!为了应验这些事情,求祢帮助我 丨默默地、有耐心地等待祢的来临。 不要叫我像祢的仆人摩西那样, 愤怒并说出不讨祢喜悦的话。 求祢支撑我的心,不要让它下沉; 求祢帮助我等待来自锡安的新力量。

神赐给的新的信心和能力的经验,即使他的敌人一直反对他传 扬神的眞道。一八三二年时,他最后一次移居,接任卡尔那文 (Caernarvon))镇上的一所衰退敎会的牧师,这所敎会只有卅位敎 友,但他们却面对一笔非他们财力所能偿付的巨债。

克里斯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我想到在我卑微的事奉生涯中所蒙受的无限恩典;甚至到现在我年老的时候,还看到敎会的事工在我的手中兴旺起来。基于这样的理由,我认为我多少会为这所敎会带来神的祝福。」

当克里斯夫妇在这所敎会中事奉六年后,与一位年轻的牧师决 定举行一项讲道活动,筹募经费偿还敎会的债务。他在「韦尔斯杂志」上登载了一则启事,要求主内兄弟姊妹支持这一活动并为之代祷。他在日记中写道:「这是我为救赎主所作的最后一次奉献。」 事实也是如此。神祝福这次活动,吸引无数的人来听道;当聚会场所已坐满了人时,后到的人就只好站在外面听他证道。

对他这么一位老传道人而言,带领这一系列活动的确是一件苦 事。在七月十五日这个主日,他在天鹅海(Swansea)一天就作了两次证道,早礼拜讲的是「浪子」,晚礼拜的经题则是罗马书一章十六节。星期一他又讲了他最喜欢的经题:「从耶路撒冷开始」。 在这篇信息行将结束时,他用平静地语气说:「这是我最后一次证道了。」第二天他就病倒了;在星期五,也即是一八三八年七月廿日克里斯终于蒙主恩召,荣归天家。他的最后一句话是:「再见吧!继续前进!」

克里斯经常为年轻的牧师提供有关事奉的建议,甚至在今日, 他的事奉哲学依然値得我们参考。他在给一位靑年牧师的信中说: 「作一个传道人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过一个不受指责的生活。」他接着又说:「我记得马丁路德曾说过,阅读、祈祷及试探都是加强并净化传道人才干所必有的步骤。」

我们揣测他会提出这样的一个建议:「手头上要常有一本读物,以代替无谓的谈话。要努力学习英文……记住这一点:你不可能在私底下犯一些罪,而又能公开执行一些有效并蒙悦纳的事奉。」

克里斯不论以英语或韦尔斯语证道,都大有能力,他用这两种语言证道的目的就是要荣耀基督。他这样写着:「福音就像一块玻璃,要在讲坛上保持明净鉴人,好让听众能见到基督的荣耀,并逐渐转变为具有基督的形象。」

当人们问他有关传道的风格与方式时,他说:「传扬神恩典的福音要有智慧与感情,而且不可有害羞的心——要有丰富的内容, 从预定论到荣耀神都应包括在内……传道人要能影响自己;如果传道人想要使他的证道感动别人,那么他就得先感动自己。如果他想要别人受其影响,那他就必须先影响自己。」

克里斯喜欢将神话语的服事与矿工的工作两者作一比较,因为 矿工是从地下采取矿硅,熔解它,放入模型。「福音就像一个模子或是一个模型,然后罪人要被融化,再放入模型中。」他要求靑年传道人忠于保罗在提摩太后书一章十三节中所说的「纯正话语的规模」。

由于克里斯在讲坛上表现的雄辩口才与福音热情使人记忆深 刻,致使人们忘记了他是一个勤于祈祷的人,而这只管人们最应牢记在心的。他从不躭心有关祈祷的哲学或神学;他尽管祷吿,而神也回答他的祷吿。他一天作三次祷吿;此外,也经常在半夜起床寻求主的面。他尤其喜欢漫长旅途中的孤独,如此可以祷吿并沉思神深奥的事。而他证道中的热情则是来自他内心深处的燃烧。

从人的观点来看,克里斯的条件似乎不可能成为一位属灵的巨人。他生于贫穷,幼小就受到舅舅野蛮行为的影响,没有受过正式的敎育,并缺少吸引羣众的优雅气质,种种条件皆不可能使他成为一代敎会伟人。然而神的恩典是奇妙的,这个韦尔斯的男孩竟然成了神恩典的战利品。他无闻于敌人的诽谤,无视于他周遭的险阻, 勇敢地以奉献的精神将眞理传遍各地,结果使得无数的人因他的事奉得着救恩。

在他漫长、艰苦的服事生涯中,他从来没有领过较髙的薪酬。 他大可为自己建立一个宗敎帝国,可是他自己宁愿追随主到艰苦的小地方,为需要生命粮食的人们传道。他不愿浪费时间卷入当时的神学讨论与争论中,所以他全心全意地传扬救人信息的福音与眞理。

总之,克里斯是一个肯全心投入服事,也为神所重用的人。神重用他使罪人获得新的生命,使衰退的敎会兴旺,同时也使沉睡的基督徒恢复属灵的活力。

「唯有生命才能医活死亡。」他说:「那不是责任的规定,不是惩罚与责难的威胁,也不是敎育的艺术与熏陶,而是崭新的、属灵的、属神的生命。」

也许这就是我们今日最需要的属灵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