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妮·克罗斯比——瞎眼的看见上帝

芬妮·克罗斯比(Frances Jane Crosby)在八十三岁时写 道:「我相信我依然是活在生命的全盛期!」果眞,她又活了十二年以上,最后,逝于一九一五年的二月十二日。她逝世的消息在世界各地迅速传开——芬妮·克罗斯比(Fanny Crosby)——这位全美最受喜爱的福音诗歌作家已蒙主恩召,归回天家,她终于得以看见了。

世人所公认的圣诗权威赫斯塔特(Donald P.Hustad)称她为 「美国历史上最多产、最伟大的福音诗歌作家」。她撰写了八千多首圣诗,虽然其中大部份已为今日世人所遗忘,但是仍有很多首作品一直到如今仍在信徒之间传唱,如:「荣耀归于眞神」(To God Be the Glory,校园诗歌I 1首);「有福的确据」(Blessed Assurance,校园诗歌I 50首);「赞美祂’赞美祂」(Praise Him! Praise Him!,校园诗歌I 28首);「救赎」(Redeemed, 赞美251首);「靠近十字架」(Jesus,Keep Me Near the Cross,校园诗歌I 40首)「速救人免沉沦」(Rescue the Perishing ,校园诗歌I 178首);「主凡事引导」(All the way My Savior Leads Me,校园诗歌㈠48首)及其他各首。「希望出版公司」(The Hope Publishing Company)尙存有她所写诗词数百首,只待音乐家配上乐曲即可吟唱。

她于一八二〇年三月廿四日出生于纽约布特南郡(Putnam Connty,New York);当她出生六周后,即罹患轻度眼炎,加上医生治疗上的疏忽导致她失明。她后来在其令人愉快的自传「芬妮·克罗斯比生活史」(Fanny Crosby’s Life Story)中提到: 「我终生失明似乎是出于可称颂之神的旨意,我感谢神为我作这样的安排。」使她失明的医生一直深感内疚,以致后来移居他地,但是芬妮却从来没有恨过他。她在自己的传记中写道:「如果我现在能碰到他,我会对他说:『谢谢、谢谢——一千个谢谢——因为你使我失明。』」

事实上,她说得很明白,如果她能使自己复明,她也无意那样做。她觉得她的失明是神给她的礼物,为的是要她撰写圣诗以荣耀赞美神。她说:「如果我因为看到面前这么多有趣又美丽的东西而分心,就不能创作出好几千首的圣诗了。」

当她八岁时,她就写下了她生平中的第一首圣诗,内容如下:

哦,我是一个多么快乐的小孩,虽然我的眼晴看不见!我有决心在这个世上做一个满足的人,竞有这么多的福气临到我那是别人享受不到的! 为我是一个盲人而哭泣叹息? 不!我不能,也不愿那样做!

芬妮受她母亲与外婆的影响很大(她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当她举家迁移到康涅狄克州后, 一位邻居太太常读圣经给她听,也为她说圣经故事。说来眞令人难以相信,她在十岁时竟然能背诵旧约圣经的前四部书与新约圣经的四福音,她也能背诵无数 的诗篇。她时常把自己的头脑比成写作的桌子,只有一个小小的空间,却充满了各种立刻就可运用的资料。

显然,她需要接受正式的敎育,所以在一八三五年三月三日,她母亲将她送进纽约市著名的盲人学校。除了数学一科,她在任何学科中都获得最优异的成绩。她写了下面的小诗,表达她对那一学科的厌恶!

每当我听到算术这个字, 我就感到讨厌、憎恶,因为它使我难受!

不久,她就成为学校里的住校诗人,校长担心人们对她的称赞会越来越多,于是将她召进校长室,温和地警告她,千万不可骄傲。她也劝芬妮利用神给她的恩赐多多荣耀神。她后来承认:「校长的话像炸弹一样,但是那些话使我受益良多。」不过,在几个月后,她碰到眞正的炸弹了,学校规定她在三个月内不可写诗。这规定对她而言,是一个极大的磨难,因为即使她没有用笔写下任何一首诗,诗词依然会毫无阻挡地进入她的思维之中。

一八四四年时,她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其中含有她写的第一首诗:「一个夜晚的诗歌」(An Evening Hymn)。接着于一八五一年发行了第二本诗集;她的第三本诗集是在一八五八年问世的。这让我们有趣地发现,她在一八五一年出版的诗集序言中提到自己的健康已日渐衰退,然而此后她却又活了四十六个年头。

芬妮的家人及盲人学校中的老师墨瑞(Hamilton Murray)都对她的属灵生命产生极大的影响。在一八五〇年十一月廿日那天’,芬妮对救恩有了把握。她参加了纽约市百老汇卫理公会会幕堂的奋兴大会,并且两度走上圣坛表白自己的悔改。会众开始唱:「嗟乎!我主为何流血」(Alas! And Did My Savior Bleed?)的时候,神满足了她心灵上的需要。她说:「我的灵里充满了天国的光辉,而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一只手想握住世界,另一只手想握有上帝。」

一八五八年时,芬妮嫁给了艾尔斯汀尼(Alexander Van Alstyne);他像芬妮一样,本为盲人学校的学生,但毕业后就留校敎书。他是一位有恩赐的音乐家,也是这位女诗人的好伙伴,于一九〇二年六月十八日去世。

在一八五〇年至六〇年代初期,她著作了无数的通俗抒情诗歌,甚至其中某些还用在白人扮演黑人的滑稽歌唱表演中。但是当她在一八六四年二月二日遇到布来德贝里(William Bradbury) ——著名圣诗作家与出版家时,她的生命才有了眞正的转折点。他对芬妮说:「多少年来,我一直渴想你能为我撰写圣诗,希望你现在就能为我工作!」于是她立刻接受邀请;「我们的天家就在上面」(Our Bright Home Above)就是她的第一首圣诗。没有任何人知道,上帝会重用她在未来的五十一年里写下了八千多首圣诗!

芬妮究竟如何撰写这么多的圣诗?她解怿说:「在我开始动笔之前,若不祈求主赐给我灵感,我是不会下笔的。」她觉得手中握有一本小书对她极有帮助,这也一直是她在演讲或开音乐会时常做的事。她会不断地祈祷及默想,直到她的情绪获得平稳;有时她也会引用几句圣诗来激发灵感;然后,她的灵感便汹涌而出,接着就在她的思维中写下圣诗,并将它牢牢记住。她的脑海中可以记下很多首圣诗,有时竟多逹四十多首。在她将一首圣诗写下,要朋友送交出版社之前,那首圣诗往往会留在她脑海中好几天。

就像很多其他多产作家一样,芬妮在著作时使用了很多笔名; 其数至少已有一百多个。知名度较高的笔名计有:朱丽叶·斯特林(Julia Stirling) 、法兰克·柯德(Frank Gould)、凯利·威尔生、(Carrie M. Wilson)、李曼·康勒(Lyman Cuyler)、维多利亚·史都华(Victoria Stewart)、摩德·马利安(Maud Marion)及依拉·戴尔(Ella Dale)。慕迪的朋友怀特尔(Major Daniel Whittle) 就用艾尔·拿丹(El Nathon)的笔名写过很多首圣诗,所以芬妮的作法乃为常见之事。

相信当你知道芬妮所写的圣诗平均毎首稿费只有两元时,你一定惊讶无比,虽然后来毎首稿费增至十元(当然,那时的一元还是很大的)。不过,最重要的是,她因圣诗事工赚到了永恒的报酬, 而今天我们的灵命全都因她的忠心而得享丰富。

当芬妮只差几个星期就过她九十五岁生日的时候,主召她回天家,这是她在其所撰写圣诗中经常表逹的希望,也是她可以第一次亲眼见到她的救主。你曾否注意过:她经常在其圣诗中描述「看见」吗?你在下次唱她所著的圣诗时可以注意她的描述。也许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就是「靠恩得救」(Saved by Grace,颂主新歌258 )的诗歌:

我将要面对面地看到祂, 亲口告诉祂——我为祂恩典所救。

芬妮的传记早已绝版(我在一个小镇的旧谷仓中找到一本), 但是你可以从两本最近出版的书籍中进一步获得这位可爱女士的资料。由赫斯塔特(Donald P. Hustad)编辑的「芬妮再次说话」 (Fanny Crosby Speaks Again)乃她过去所撰,尙未发行过的一百廿首圣诗诗集。诗集中扼要的前言和插图使该书增色不少,由希望出版公司出版。第二本乃是由「朝圣者出版社」(Pilgrim Press)的卢费因(Bernard Ruffin)所撰「芬妮·克罗斯比」,也即是她的传记;作者称她为更正敎的圣徒。

它还提到另一位盲人圣诗作者叫马得胜(George Matheson)。书中说神使他失明,乃是说明他能以其他方式看淸世事,好成为世人的指引。这一称颂亦很适用于芬妮·克罗斯比的遭遇,因为她已克服她的残障,并用它来荣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