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财富的衍变

圣经多次论及财富;主在这方面的教导是直截了当的,保罗和其他新约书卷的作者亦是如此。他们所教导的,都记在圣经里,值得信徒更仔细地研读。

当然,财富有不同的形式,亦有等级之分。有些东西本身就有价值,但亦有些本身全无价值可言,却因加上了人为的价值,就成为人所热中追求的对象。比方说,古代通用的贝壳货币,本身不值一文钱,但基于当时人类社会的共同协议,就有了替代甜薯或猪只的价值;而那些人类赖以为生的食物,本身却是有实际价值的。同样,一张钞票、汇票或支票,如果没有法律和银行制度所赋予的价值,就与废纸无异。

有一种毫无意义的财富,就是那些小玩意,例如古董、名人的亲笔签名和初版书籍等,它们的价值都是人附加上去,只存在于少数人的观念里。这少数人都是些耽于安乐、挥霍无度的富人;于是,这些古怪的玩意就身价百倍了。

另一种财富却存在于人生中平凡的必需品上,例如谷物、油、蔬菜、水果、羊毛、水、木材等。这些东西人人都该珍惜,就算最属灵的人,都不该鄙视它们,因为它们都是神所赐的,我们该存谦卑感谢的心来领受。

又有一种更奇妙的财富,是附属于人体内,就如健康、友谊、爱情、安宁等;也有属于艺术领域的财富,例如音乐、文艺,以及一切美善的创作。

可是,还有一种更高超、好得无比、属天永存的财富,就是基督在登山宝训中所提及的,也就是使徒彼得所说的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存留在天上的基业。当我们与神的相交愈深,这些天上的财宝,就愈显得真实,同时,地上卑贱的财富也就相应地失去其价值了。

我们的主称这种最高的财宝为“神的国和神的义”,包括了被赎的罪人在永世里所能得着的一切。然而,在主的教训里,我们找不到丝毫叫人故意自甘贫苦、认定世上的财物尽是邪恶的说话。这种观念,是后来的修道者和隐士所鼓吹的,可说是误解了主的教导,要不就是取材于佛教隐居修行的作风。主耶稣明显地承认人类衣食所需,祂称这些需用为“这一切东西”,让门徒知道天父深知他们日用的需要,而且应许人如先求那更高的属天财宝,这一切的东西都要加给他们(太六25-33)。

基督明知人心易受地上的财物吸引,因此警告我们:天父为我们预备的这一切东西,都不过是应一时之需,不能作为真正的财宝。但人却喜欢把心思放在自己认定的财宝上。如果有人认为他田里的出产是财宝,那么,他的心思就会流连在这些田地的收获上。有人把心放在银行的保险箱里,也有妇人把心放在首饰盒或皮货店中。最可恶的是那微妙的人心,竟专注在地上的事;因而失去他在神面前和在天国里应有的地位。

所谓财宝,可用下列四点原则来评估:(一)财宝是人心中所珍贵的东西;(二)财宝是人最不愿意失去的东西;(三)财宝就是人在自由自在、空暇安逸时心里所想及的东西;(四)财宝是叫人心最感欢畅的东西。

基督教可贵的一点,就是人借着信和爱,可以把卑贱的变为尊贵;地上的财物也可以转变成为天上的财宝。

例如一张二十元面额的钞票,本身毫无用处,但可以换取食物,救济饥民;身心的能力,大有用处,若发挥在持家或教养儿量方面,可以转化为更高的价值;神赐给人语言的才能,可以成为哀痛的人的安慰,绝望的人的盼望,更可以发出祷告和对至高神的颂赞。

就算是卑贱如金钱,也可以转化为永存的财宝,因为金钱可以给饥饿的人买食物,给衣不蔽体的人买衣服,供应传教士生活所需,让他可以专心去传福音,拯救失丧的灵魂,使钱财变为天上的财宝。

地上所有短暂的财物,都可以转变为永恒的财宝。一切奉献给基督的,都要存到永逮。愿一切赞美归于至高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