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断别人

我们的主说:“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不能避免论断别人,我们应当会研究人品,知道人是好是坏。我们注意到人的动作的时候,我们便不能不对他们形成一些意见。我们越圣洁,越像基督,我们属灵的鉴别力也就越敏锐。神并未曾吩咐我们闭目不看别人的过失和罪恶。

那样,我们的主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他警戒我们的,乃是不可说那些不是出于爱心的论断的话。我们不当在别人身上搜寻不好的事。我们不应当透过成见和恶感的玻璃来看别人。我们不应当担负判断别人的任务,好像别人应当受我们的责问似的。我们应当避免那种吹毛求疵的心情。我们提到我们所看见所认识的人的好处并没有不可的。只有那种不出于爱心的论断是应当被定罪的。

这样作所以不好的一个原因,就是将自己放在神的座位上,神是要审判每一个人的。审判的事不属于我们,只属于神。“设立律法和判断人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灭人的;你是谁,竟敢论断别人呢?”当我们定别人的罪的时候,我们便是占据神的座位,将祂的杖拿到我们手中,擅自夺取他的特权。

另外一个原因使我们不能很公正适宜地判断别人。因为我们对他们的认识不足。保罗说:“时候未到,什么都不要论断,直等主来。他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人的判断无论如何不能免于偏见和肤浅。

我们不知道我们所定罪的那些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有些人的缺点是从他们的父母遗传下来的,那些损害他们的弱点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也许他们的过失是由于他们所受的教育和训练所招致的。一个保姆抱着婴孩跌倒在地上,以后这个婴孩长大成人,便一生带着他的残疾或跛足,这种残疾损伤了他体格上的美丽。但他对这种残疾是完全没有责任的,他所受的批评是残酷、不公正的。有许多人品格上的缺陷或心灵中的创伤是由于别人的过失所造成的,我们对这些人只当存怜悯的心。如果对他们加以定罪,便是不公平的。

我们准备谴责一个人,但我们并不知道他的环境和经验中的一切事,这些事正是造成他的过失和个性的真实原因。我们不知道别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隐藏的愁苦,正是这些东西压在他们的心上,以至影响了他们的性情和行为。有一位作家说:“如果我们能察考一下我们仇敌的隐密的历史,我们便可以发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有愁苦和祸患,这件事足可消除我们对他们所怀的恶感。”有时我们因着一个人毫无乐趣而感觉惊奇。他似乎冷酷、傲世、落落寡合。实际正是因为他背着一个重担,这个重担几乎将生命从他里面压了出来。如果我们对他的人生知道得像神那样多,我们便不再说一句责备的话了。那时我们的谴责要变为同情。

我们对别人所下的判断有许多是错误或不公正的,因为我们不知道他们个人生活中的一切事实。如果我们在很严厉判断一个人的时候,有机会看一下他人生里面的情形,发现他那些隐藏的愁苦和战斗正是造成我们所谴责的事物的真正原因,我们一定会因此自责自愧。

我们只看见了别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根据这一部分所下的判断总不能公正。我们只看见一件事的一方面,同时另一方面也许正是相反的。我们看见一个人在社会中显得很粗暴严峻。有一天我们在他的家中,看见他对待他那个瘫卧在床上受痛苦的孩子,他完全像另外的一个人,慈祥、体恤,正像一个母亲。如果我们只根据他在外面所表现的判断他,却不看他对有病孩子的态度,我们的判断一定是最不公正的。

有一个青年人被他的同事看为吝啬小气。他的收入相当可观,但他的生活非常吝啬,就连他的朋友认为他最容易得到的一点享受他都吝啬,不肯尝试,至于与他同等的青年人在交际中的那种挥霍,自然更谈不到了。因着他的吝啬,招来许多人的批评与苛责。这是他人生的一方面,但还有另一方面。那个青年人有一个唯一的妹妹——长期病卧在床上——他们二人都是孤儿。她只靠着这个唯一的哥哥供养她。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他才这样节俭,省下他能节省的每一分钱,舍弃了别的青年人认为必须享受的许多东西,使他的妹妹在孤独和苦痛中得着照应和安慰。这就是他人生的另一方面,这方面并没有引起他的同人的注意。我们看见他们只根据他们眼见的那一方面而下的判断是怎样的不公平。如果我们明瞭他生活的动机,便晓得他受别人严厉谴责的那一点,正好成为他的尊贵和美丽的标志。只从片面而下的判断乃是无知而且不公平的判断。

我们自己的不完全也使我们的判断不适宜。我们自己眼中有梁木,便不能看得清楚,倒将我们弟兄眼中的刺拔出来。嫉妒也使我们不能对别人有公正的判断。我们中间很少有人能毫无歪曲错误地看我们邻舍的人生、工作和天性。嫉妒对我们道德的眼光有一种奇异的影响,它使别人生活中的那些美丽的东西减色,它又将他们的瑕疵过失放大。另外一方面,我们心中的自私也会自己侵入,使我们对别人所下的判断常常缺少慈爱和同情。许多人自己没有战斗的经验,因此他们不能对那些受痛苦试炼的人表示同情。那些在人生中从来未曾感到缺乏的人总不能明白贫穷的人所有的经验。因此有许多事都使我们不适于判断别人。

我们不当论断别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对他们所负的责任是要帮助他们从他们的错误中出来。神使我们大家生活在一处,是要我们彼此相助,进到更好的地步。作这件事不是藉着接连不断地谈论我们在别人身上所看见的错失,喋喋不休的责骂总不能使任何人成为圣洁。不住地指出人的过失,总不能使他的过失被改正过来。也许我们有一种本分将别人的过失告诉他们,纵使这样,也只是在某种稀有的关系中,而且只有用一种特别的慈爱去作这件事。我们常听人说,一个真朋友所有的最好的特点,便是他能而且愿意很忠实地将我们的过失告诉我们。这大约是真实的。但我们中间并没有许多人有足够的程度,能欢迎并接受一个朋友对我们所作的这一件事。一个母亲可以把她儿女们的过失告诉他们,但她应当很聪明很慈爱地作这件事,总不可带着怒气和烦躁。一个师长可以把他学生们的过失告诉他们,只要出于真实的爱心,希望他们上进。但如果是寻常的友谊,吹毛求疵的行为,极可能以丧失友谊作为医治朋友过失的代价。

喋喋不休的谴责不是帮助人的良法。有一个更美的方法,那就是爱心的方法。更美的方法就是当我们想改正别人的过失的时候,当十分谨慎,使他们在我们身上看见美德和优点,与我们在他们身上所看见的缺点正是相对的。从前有一位善良的人有一种习惯,如果他听见他家中的一个人或他的一个朋友念错了一个字,他从来不带着自炫的神情去改正那个错,却寻觅一个最早的机会正确地使用这一个字。这正是帮助别人离弃他们行为或品德上的过失的最智慧的方法。

我们的主待祂的门徒就是这样,祂从来不责骂他们,祂用忍耐的心宽容他们的愚鲁和迟钝。祂反复地讲论一样功课,从不感觉厌烦。但祂总不吹毛求疵,他也不判断他们,祂不喋喋不休地述说祂在他们身上所看见的一切缺点,他不用这种方法帮助他们长进。祂的心中充满了爱。他看见在他们的弱点和失败后面还存着真诚希望上进的心愿,他因此存着无限量的忍耐和慈爱帮助他们走向更伟大、更美好、更甘甜的人生。

如果我们想帮助别人长进,得着属灵的美丽,我们需要待别人如同基督待祂的门徒一样。喜好谴责的做法并不能使别人变得更好。你总不能藉着责骂使任何人成为可爱的人。只有慈爱才能产生慈爱,只有爱心能治疗人天性中的缺陷。寻找别人错处的行为,很难得是出于爱心的。人们并不是真为他们所宣布、所责骂的那些人的罪恶而愁苦。他们常喜欢在邻舍的身上发现一些不美丽的东西,他们立刻扑到这些不好的东西上面,如同一只不洁净的鸟扑到腐肉上一样。如果我们的批评真是因为朋友有过失而感到深切的伤痛,并且诚恳希望帮助他除掉这种过失,这种批评就不当进到别人的耳中,乃要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将他的过失告诉他。

因此我们应当训练我们自己看别人的长处,不看别人的短处。我们应当说鼓励别人的话,不要说苦毒定罪的话。我们应当用爱心的眼睛看别人,却不用嫉妒或自私的眼睛。并且我们要用真实的爱去医治他们身上那些不当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