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向王女求恩
一九八九年年底,王颂灵的同工杨培滋弟兄夫妇和另一位姊妹去青海西宁将王颂灵接回到离别三十一年的上海。王颂灵的难友、同工张莲芳姐妹夫妇接待了她,张姐妹也在青海劳改过,比王颂灵早回上海。弟兄姐妹渐渐知道有这样一位忠贞爱主的使女回到上海后,纷纷上门请王颂灵出来讲道,带领聚会,然而都受到王颂灵的婉言拒绝。因此有人以为王颂灵胆怯了,王颂灵默默承受这些误会。
其实王颂灵的事奉进入了更深的幔内(参来9:3
)。长久以来,她每天早上禁食祷告,主日是早、中两餐都禁食。她无声无息地在主前承担祭司的职责,在暗室之中亲近神,向主倾诉爱情,为着教会复兴昼夜呼吁,为着各处被掳失落的羊群求主领回,为着各地的同工们求主保守造就,为着弟兄姐妹各种的难处,求主扶助怜恤。王颂灵的祷告是撕裂心肠的代求,是牵心挂肠的关切。她满有信心运用神给教会的权柄:捆绑应捆绑的,释放应释放的。(太18:18
)
正象神仆韦斯利(John Wesley)所说:“神所作的一切都是对于祈祷的应允,除此以外,别无他为。”
王颂灵年青时相识的同工、学生、亲友纷纷来上海探望王颂灵。一九五五年从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的小杨姐妹,得知她的恩师、在急难中救助过她的王颂灵回沪,专程从安徽到上海探望。当初他们相聚一起,过着美好的肢体相爱生活时,都只有二十多岁,如今都已鬓发斑白了。
小杨姐妹一九五六年离沪去京,不久便被打成“右派分子”,迁回安徽老家。几十年中历经苦难,但蒙主保守,受主造就,今日在老家建立教会,为主忠心牧养群羊。
一九五零年在北京,有位传道人王镇,办了一所孤儿院。孤儿院里有一个最大的男孩子小司,他的数学基础差,王镇便请王颂灵来给小司补习代数,后来便分开了。多年后小司改了姓,姓赵,也成了家,他的妻子陶大夫年青时在北京曾和王颂灵一起聚过会。一九八一年,赵弟兄、陶大夫夫妇在青海西宁与王颂灵相遇了。王颂灵听赵弟兄说,他小时曾在北京王镇的孤儿院里呆过,就关心地问:“你们孤儿院有个大男孩子小司,他后来上了大学没有啊?”这三十多年来(1950——1981)在我个人祷告中一直纪念这孤儿。”赵弟兄顿时热泪盈眶,他感悟到今日自己能浪子回头,是王颂灵和那些忠心代祷者祷告的功效啊!
王颂灵和赵弟兄夫妇有深厚的师生之谊,王颂灵回沪定居后,陶大夫常来沪探望她。王颂灵很关心他们的灵性,在主的爱中引导他们走专一跟随主的道路,并继续为他们代祷二十年,直至2003年。前后有五十多年。现在赵弟兄、陶大夫夫妇在西北地区忠心事奉主。
二零零二年有一天,王颂灵的一位学生约了另一位中年姐妹同去探望她。交谈中,王颂灵问起了她们的年龄说:“一九五八年我进监时,你们一个是初三学生,一个是小学五年级。”那天分别时照例一同祷告,那天王颂灵很喜乐地向主感恩:“荣耀的神、恩爱的主啊!我感谢你,你让我在有生之年看见你垂听了我们在狱中的祷告,在没有人牧养的年代中你亲自选召她们,栽培她们……”。
听着王颂灵感恩的祷告,两位事奉主的姐妹深深地受感动、受激励,明白自己今日能有福分事奉主,是一群忠心于神的仆人、使女,几十年在宝座前呼求代祷的结果啊。他们就如先知哈巴谷一样,在毫无指望的岁月中,因信仍有指望(参罗4:18
)。有不少代祷勇士在生前没有看到主的应允,但王颂灵在有生之年,主让她看见了主应允她们的祷告。
在二零零二年春节期间,有姐妹去探望王颂灵,王颂灵正在看《撒母耳记》。就着这一卷经文,王颂灵谈到了祷告,下面记录王颂灵关于祷告的交通。
王颂灵说:“撒母耳”的意思就是“听到”(heard of God)
哈拿信托神,将小小的撒母耳按自己向神所许的愿,放到圣殿之中。可爱的小撒母耳生长在老以利昏暗的灯光下,老以利能带领撒母耳吗?不能。但是神是听祷告的神,听了哈拿的祷告,保守着小小的撒母耳,撒母耳在圣殿中完全靠神日夜看顾,除了神有谁带领他呢?
撒母耳的祷告。祷告的母亲生了一个祷告的撒母耳。
撒上3章10节“请说,仆人敬听”
——这是撒母耳第一次的祷告,是心灵在神前俯伏。这也是他每一次的祷告:听神的意思,请主说话,明白主迫切要做的事,这是祷告的内容——听神的。
而我们的祷告常常缺乏此举,不能听神的话,听不到,听不懂,所以不能明白神的心意。神是有位格的神,有思想,有感情,我们要在祷告中明白神的计划、爱憎、旨意、痛苦、忧愁,我们要与神有情感的交流,而不是单方面的硬求,单按照自己的心意。
神的心,只能向一个清心的小孩子交通,小小的撒母耳第一次就奉神命令说预言(撒上3章10-18节
)。撒母耳长大了,仍在祷告中明白神的心意,传达神的心意(撒上3章19节
)。当老以利已死,二个儿子也死,小撒母耳仅仅是个童子,无权无势,他只有一件事——祷告。他祷告了二十年,使以色列全家都倾向耶和华。《撒上7章2节
》人看到神迹,不一定会产生信心,也不一定会使他的心转向神,但祷告能成就大事。以色列人没有武器,又无组织,只有惧怕,除了有一个能祷告的撒母耳,一样都没有,然而撒母耳的祷告得到了“以便以谢”——“到如今耶和华都帮助我们”(撒上7:12)
。
撒母耳用祷告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使百姓的心转向神。以色列人明白了“我们得罪耶和华了
”,以色列人最大的问题是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
先知以利亚时代,曾彰显出诸般大的神迹。但没有使以色列人的心真正回转,但撒母耳在暗室的祷告,神必垂听。
祷告是唯一能夺得人心的战场,而不是奋兴会。
奋兴会和各样事工都必须付上祷告的代价,圣灵才会动工,工作才会有果效。
王颂灵对几位有事奉的姐妹说:“祷告是争战,要与主同心。所有一切圣工,必须先在祷告上得胜,才能有果效。如果不祷告,我们不仅不能帮助软弱者,甚至反会被对方的软弱传染。”
除了祷告,王颂灵还非常关心人的灵魂,只要有机会,她不放过向人传福音的机会,无论是邻居、卖菜的、卖花的小贩,她都关心。有一次一位姐妹开刀住医院,王颂灵去探望她,祷告完毕,王颂灵便转身向着旁边的床位,轻声向那邻床病人传福音了。
张莲芳姐妹后来随丈夫吴屏之弟兄回安徽歙县老家居住了,歙县地处风景胜地黄山脚下,是山明水秀的农村,王颂灵每年都从上海去那里看望他们二老。
王颂灵一直感激张莲芳姐妹、吴老弟兄的一家对她的爱心接待。她曾说:“我没能对自己的父母尽上孝心,现在就将吴弟兄夫妇当作自己的长辈了。”王颂灵每次去歙县,总将别人送她的礼物中留出最好的带去给两位老人。到了歙县,王颂灵挨家上门去探望农村弟兄姐妹。有一个患癫痫的小孩子,他的房间又脏又臭又乱,但颂灵一点不嫌,进去后耐心地和他交谈,很关心这小病人对主耶稣的信仰,也关心询问他的治疗。有人家境困难,想找一份工作,王颂灵也为弟兄介绍工作。
王颂灵在歙县火车站下车后,要走一长段路才抵达吴弟兄家。沿途王颂灵便向路旁农舍中的农民传福音。陆陆续续在那里也有了些信徒了。王颂灵看到他们文化低,也没有人能讲道,就鼓励他们聚会时就细细读圣经,然后就祷告求主教大家明白真理。王颂灵说在使徒时代,保罗就吩咐各教会读他的书信。
歙县的县城里有一些名胜古迹。热心的吴弟兄想带王颂灵去参观游览。王颂灵怕耽误去探望县城里的肢体的时间,总劝阻吴弟兄留在乡下家里,不要同去。去探望时王颂灵都买一些东西送给各家。但到了吃饭时间,她又坚决不肯留下吃饭,就到街上买烧饼吃,买了烧饼,又要将稍热的一只让给同行的姐妹。
在探望时,看到有的软弱的姐妹蒙了主恩典后没有好好追求长进,王颂灵不是生气责备,而是谆谆地劝导。
对一位作主工的弟兄,王颂灵十分关心,仔细地看他写的讲章,帮他作修改。
有一次王颂灵从歙县回到上海,对一位姐妹说起那里一位农村老姐妹的见证。那位元老姐妹家境贫苦,很需要有一点钱款。一天她肩扛着东西在公路边上走,一辆大汽车开过擦着她,一下被弹出去好几步远,吓得汽车司机急忙下车,愿意送她到县医院去检查。但这位老姐妹被扶起后觉得手脚都能动,只是额边流血有伤,她就说:“不用去医院了,你开走吧。”汽车司机就取出一千元人民币给她说:“若回家有什么事,你就自己去医院看吧。”汽车开走了,老姐妹回到家里,身体一点没有不适,额头的伤也全好了。所以这老人见到王颂灵时就很高兴地说:“这是神给她的钱。”王颂灵说:“这也是她的单纯,神怜悯了她啊,想想是多危险啊。”
王颂灵一直在祷告中纪念这个小山村,相信有一天,主会在那里做复兴的工作。
认识王颂灵的人都知道,她从不自夸,也不张扬,但是来到她身边的人就觉得有能力从她身上出来。(可5:30;路6:19
)
有一次从浙江农村来了几位传道人,本来是为着教会中的一些纠纷,想来请王姑姑(年青肢体对王颂灵的尊称)定夺是非的,那天正是主日,王颂灵分享《腓立比3章8节
》“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
”聚会结束后,几位传道人即刻告别,面带愧色地走了。出了门外他们说:“听了王姑姑的这篇道,我们只有悔改,因我们在为粪土相争啊!”
有位姐妹,因事奉上与同工发生了磨擦,姐妹觉得受了伤害,便到王颂灵处来倾诉冤屈,王颂灵低着头静静地听完后不作什么判断,只是轻轻一声叹息:“这样,那他(指伤人的一方)受的亏损可太大了啊!”就这一声叹息,使来的人醒悟了:“对啊,这不是自己受委屈,而是对方在受亏损啊,我应为他祷告,用爱心包容来挽回对方啊!”
王颂灵非常盼望弟兄姐妹看重自己蒙恩得救后的身份——作精兵、作祭司。
她说精兵的特点是:
不被世务缠身(
提后2:4
):征服自己的心(参箴4:23;23:26
)。看清打仗的对象:跟“我”这个仇敌,跟灵界撒但的权势,跟那个不法的隐意(
帖后2:7
)争战。打仗有规矩:按照真理,而不是按人的热心来行。精兵(
提后2:3
)一定要忠心,在争战打仗时不投降,不开小差,不逃跑。
王颂灵说:我们从得救起,就从法老奴隶的身份转成为耶和华的军队了,这是何等的恩典、何等的抬举,作精兵是主的命令,我们要为真道打属灵的仗,为道守住、跑尽。在大争战中不要做小孩子、要主怀抱而过,而要作精兵、作勇士,打仗得胜而过。
王颂灵说:什么是祭司呢?看《出埃及记》28章的大祭司,大祭司亚伦是神所指定的,他的圣衣、胸牌、肩牌、冠冕……,都是预表着主耶稣的,因此为荣耀、为华美。神将以色列放在肩上、揣在怀中如宝石一般,宝石是有光彩的,我们应该有光彩、有尊贵,要作完全人。今天我们是君尊的祭司,我们要思想:什么是我们的荣耀呢?乃是——归耶和华为圣(利20:26
)。——我们的心思、言语、行动都是奉献给神,成为圣洁,这样才会有祭司的荣耀。
祭司每天所做的是敬拜神,在神面前作代赎之事——祷告,领人归主。
神的心意是要万民都来归向神。我们要体贴神的心意。
王颂灵很愿意帮助弟兄姐妹明白真理,弟兄姐妹去探望她时,她从不讲闲言碎事,也不让弟兄姐妹帮她做家务,总要请来的人安静坐下,关切地问问对方最近在看哪一卷经文,然后会交通这卷经文应留意的要点。
在二零零零年年初时,有几位带领聚会的姐妹请求她帮助,王颂灵答应了她们的要求,随后便用了三年多的时间,系统地教导她们圣经,无论是夏天三十八、九度的高温,或是寒冬,直到二零零三年春,她病重力不能胜才停下。
以下记述几处王颂灵在查经时的分享:
对于现今教会信仰上的混乱,神讲坛上各种谬妄之理和异端邪说,王颂灵将其与士师时代来作比较。特别以《士师记》六章基甸的成长来交通神如何呼召自己的工人。
王颂灵先读了《士师记》6章1-10节
,接着她说:“以色列人离弃神,又一次受到苦难。外表上看是米甸人坏,实质上神的百姓离弃了领他们出埃及为奴之地的神。以色列民轻忽奇妙的救主,使自己陷入仇敌的势力之中。今日,我们身上有主的宝血,有主的保守,若不是自己离弃神,仇敌在我们身上有何能力?《士师记》6章11-14节
,是神来寻找器皿,基甸提心吊胆地躲在酒醡处打麦子,他在恶劣的环境下仍肯作工,这是神喜悦的。神呼召基甸,神给他崇高的称呼‘大能的勇士’,神喜爱基甸,告诉他:‘神与你同在。’
人要有神的呼召,有神的差遣,才会带有能力,不是只看环境的催逼,工厂上的需要,必须要有神亲自的差遣。”
“基甸认识到自己是至小至贫的,基甸之所以能为神所用,可能就是这一条件。”
《士师记》6章16节
是神对基甸的应许,何等使人感动:“我与你同在,你就必击打米甸人如击打一人一样。
”
王颂灵强调说,这一个“必”字,神既用了,是神的应许,神就必应验。
基甸对神的呼召是十分敬畏的,他不敢空手朝见神,他十分谨慎,十分敬虔。主对我们有呼召时,我们不能随便。神有命令时,要象基甸完全顺服,遵守主命令而行(《士师记》6章20节——‘他就这样行了’
)。
王颂灵又举摩西蒙召时情形,摩西是一再地向着神,竭力追求认识神。(参何6:3
)
王颂灵又举新约保罗的事例,保罗对召他的神,差遣他的主,是“知道”,是“深信”。(参罗8:38;罗14:14-18;腓1:6
)
王颂灵十分郑重地说:凡愿被神用的弟兄姐妹都要竭力认识耶和华神,也肯安静接受神的操练和磨练。
在查《列王记》十七、十八两章时,王颂灵就用先知以利亚来讲到神对器皿的训练和造就。
王颂灵说:“在亚哈时期,亚哈娶了西顿王(拜假神的大祭司)女儿耶洗别为后,将假神带进了整个以色列国。社会风气淫乱,君王百姓都犯罪,拜巴力成了以色列的国教,以色列堕落到了不堪的地步。我们看看今日的社会,今日的教会,当年巴力之意是管庄稼的神,亚舍拉是管生育的神,今天吃喝淫乱的风气霸占了人的心。人们享受了再追求享受,教会中信徒也是心持二意:拜神又拜玛门。偶像不一定只设在庙里,《腓立比书》3章19节
说,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
在这样的光景下,神要兴起见证人来,将人的心意夺回向神(林后10:5
)。神拣选了以利亚,以利亚是一个“与我们一样性情的人”(雅5:17)
,今天神也要拣选人来完成神的托付。以利亚有一个心志,一个人要被神所用,就必须有一个心志,肯被神所差遣,肯为神传话。有了以利亚的心志,还要接受神的操练。
在《列王记上》17章2-24节
,是神对先知以利亚的操练,神吩咐他住在基立溪边,远离人群,极其孤单,单单凭着信靠神的话,天天受乌鸦的供养。乌鸦天天叼饼、肉来喂养以利亚,以利亚在基立溪边经历了神叫无变为有的大能。
接着神吩咐以利亚到西顿的撒拉法去,去住在一个寡妇的家里,以利亚要受更深的操练。西顿是耶洗别的家乡,是假神的发源地,因而以利亚十分谨慎,用一个又一个的凭据(列王记上17章10、11节
)验证是否是神为他预备的那个寡妇家。那时以利亚年轻体壮,神吩咐他长时间地住在一个年轻寡妇家,让以利亚的心思意念经历熬炼(撒拉法之意为提炼),让以利亚保守自己神人的纯洁,同时经历神死而复活的大能。”
(注:以利亚住在一个寡妇家里是特殊情况,神知道他经得起考验,神要在这寡妇家中彰显大能——使死人复活。这件事不是一般人可以效法的,并非人人能经得起考验。倘若一个壮年弟兄去住在一个年轻寡妇家中的话,至少会引起周围教外人的误会,产生流言蜚语。还有可能叫主的名蒙羞辱。)
王颂灵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我们蒙召被神所用,先要在自己的身上经历神的大能和神的大爱。属灵生命长大必须要有经历,当主允许我们有操练时,我们不要推却,主的托付是如此的大,我们不能不经历磨练。”
“以利亚信靠、顺服神;亚伯拉罕所信的神,也是新约信徒所信的神,他都经历并持守住了,有了这一份的信仰,神就能差遣他去打一场大争战,将人的心夺回。”
“《列王记上》十八章是神用以利亚在迦密山上的大争战中大得胜。在心持两意的众民前,如今日教会,今日信徒,以利亚修复已毁坏的坛,按神所说的重新筑坛,不是按人意。以利亚祷告:‘亚伯拉罕、以撒、以色列的神,耶和华啊!求你今日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神,也知道我是你的仆人,又是奉你的命行这一切事。耶和华啊!求你应允我,应允我!使这民知道你耶和华是神’。他体贴神的心意,为殿心里焦急。因此他的祷告大有能力,蒙神悦纳。(参约壹5:14)
“以利亚肯付代价地为全国百姓、君王认罪,七次是完全数,一而再,一再地有信心地祷告,而君王亚哈则在吃喝,以利亚祷告到一小片云升起,我们今日祷告,也要象以利亚那样肯付代价,有信心等候一小片云升起,以致成为圣灵的大复兴。”
有一次,王颂灵和姐妹交通《诗篇》九十一篇
。王颂灵说:“‘住在至高者隐密处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荫下。
’何谓至高者隐密处?不是以是否犯罪作为住在至高者隐密处的条件,而是讨神喜悦,住在神的喜悦中,住在神的心意中,这就是住在至高者隐密处。如亚伯拉罕,在《创世纪》十五章中神对他已经有了应许(创15章4、5节
),但亚伯拉罕没有继续求问神,而是听了妻子撒拉的话,娶了婢女夏甲为妾,生了以实玛利,从此家中失去平安喜乐,神也十三年不向他说话,直至他九十九岁时,神向他说话:‘我是全能的神,你当在我面前做完全人。’(创17:1)
完全人——就是心思、意念、行为在所行的一切道路上,要住在神的喜悦中,住在神的心意中,这就是在至高者的隐密处。
当住在至高者的隐密处时,神的应许是:必住在全能者的荫下。这个‘必’字何等宝贵,必定在全能者的能力保护之下。(在神是没有难成的事)”
王颂灵举了一个例子:有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田间觅食,忽然天色大变,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倾泻而下,鸡群无处可藏,母鸡即刻张开翅膀,将小鸡们遮蔽、护卫在自己翎毛之下,不惜牺牲自己来保护小鸡。(参太23:37;路13:34
)
王颂灵说:“神就是愿意这样来保护、遮蔽我们啊,当主耶稣为耶路撒冷哀哭时,主是何等的痛苦啊,主痛心的不是别的,而是以色列人不要主的保护啊!”(路19:41-44
)
“当我们有了这样合神喜悦、合神心意的生活,才能有诗篇91篇
中的经历,虽有各种难处,但难处只会成为我们亲近神的缘由。我们要提防撒但的欺骗,撒但骗人以为只要信了主,就处处得保护、没有了难处。在《马太福音》四章
,耶稣受试探时,魔鬼就偷用神的话,魔鬼用诗篇91章11、12节‘因他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护你。他们要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而偷去了上一节经文:‘耶和华是我的避难所。你已将至高者当你的居所。祸患必不临到你,灾害也不挨近你的帐篷。’神不仅保护住在他至高隐密处的人,免去他们的灾害得平安稳妥,神还会给他们能力权柄,踹在狮子和虺蛇的身上,践踏少壮狮子和大蛇。(诗91:13
)
对于专心爱主的人,神更是赐下最大的福分,他的名记在神的心里。
王颂灵对这首诗篇深有体会,她深情地说:“我们能爱神、专心地爱神,神必救我们,还要使我们尊贵,使我们得永生、得永业。”(诗91:14
)
王颂灵从二十岁献身奉主,一生守童身。然而她对于弟兄姐妹家庭中发生的夫妻矛盾、儿女问题,都能凭借主的真理,给予十分恰当的指导帮助。
王颂灵对未婚弟兄姐妹作提醒:“婚姻是神所设立的,圣经中将基督与教会的关系比作婚约,这是一个奥秘,所以信徒在婚姻上须十分郑重谨慎,不要随从世俗,也不要顺从自己的心意,要顺从圣灵,体贴神的心意。”
有位姐妹家中孩子已经结婚,但年轻夫妻关系不好,常闹矛盾,甚至争闹到要分手离婚。这位姐妹真是十分痛苦,眼看仿佛是无可挽回了,于是信心不够了,心里也起了同意他们离婚的念头,王颂灵得知后,十分恳切地劝勉她:“要从神最高的心意去思考、去选择。要无我唯主。”这位姐妹忧心忡忡:“这样的僵局还有法子吗?”王颂灵坚固她:“难道神没有能力吗?”姐妹为家中这一对常闹矛盾的青年人心生厌烦时,王颂灵笑着说:“姐妹啊,你多大的福气啊,主将两只小羊托付给你,你为他们祈祷吧,为儿女再受属灵生产之苦,让他们得着主耶稣的生命。”
姐妹按着王颂灵的劝勉,不按自己的心意,遵照真理而行,凭信心祷告,用爱心对待他们。果然,这位姐妹家中光景起了很大的变化,得到了主的祝福。
另有一位姐妹也是有心事奉主的。她与丈夫结婚三十多年了,一个孩子也大学毕业工作了。姐妹重生后就一直劝丈夫也信耶稣,常常数算主对全家所赐的恩典。但丈夫就是不肯接受主的救恩。丈夫脾气一贯刚硬,一不如意就大声辱骂妻子。这位姐妹觉得自己忍辱负重了几十年,现在都要进入老年了,还要忍受丈夫欺负太痛苦了,于是便到王颂灵处诉说苦情并说想要与丈夫分手离婚。
王颂灵静静地听完姐妹的诉说,语重心长地说:“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那带种流泪出去的,必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来(诗篇126篇5、6节
)。姐妹啊,你不要灰心,主看人的灵魂极为宝贵,为着你丈夫的灵魂,你要付上流泪祷告的代价,我们的主是听祷告的主,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
这一席话使姐妹心悦诚服,打消了离婚的念头,决心为丈夫付上流泪代祷的代价,只求主得着丈夫的灵魂。
又有一位姐妹,带领几个七、八十岁的老人聚会,她向王颂灵诉说老年人主意多,脾气古怪,很难带领。王颂灵翻开《约翰福音》21章15-17节
经文说:“主耶稣对彼得三次的问话:‘你爱我吗?’又有三次的嘱咐:‘你喂养我的羊。’第一次是喂小羊,第二次是牧养众羊,第三次是喂老羊,人小的时候要喂,人老的时候也要喂。主将这些老羊托付给你,要体贴主,要爱这些老羊啊!”
在与这几位姐妹最后一次查经时,王颂灵知道她们各有不同的难处:有家庭中的难处、有身体上的软弱、有事奉中的担子……,王颂灵便与大家查看《诗篇》45章10-14节
:
“女子啊,你要听,要想,要侧耳而听,不要纪念你的民和你的父家。
王就羡慕你的美貌,因为他是你的主;你当敬拜他。
推罗的民必来送礼,民中的富足人也必向你求恩。
王女在宫里,极其荣华,她的衣服是用金线绣的。
她要穿锦绣的衣服,被引到王前,随从她的陪伴童女,也要被带到你面前。”
王颂灵说:“‘王女’是不要纪念你的民和你的父家,我们的心要学会从亲情中间出得来,不要受缠累。那么家庭中的难处起什么作用?王女的衣服是金线绣的,是锦绣的,金就是信心,锦绣是用各色的线织成的,从锦绣的反面来看是错杂交叉,但正面却渐渐织成清晰美丽、多姿多彩的图案了,神让我们遭受的各种苦难就如锦绣一样,我们不一定明白,但其实是神的造就。我们如果对神有一个不变的信心,那么临到我们身上的万事就互相效力,在我们的品格中渐渐织造出锦绣来——有基督属天的美丽了,主的形象出来了。那时不仅王羡慕你的美貌,而且民间的富足人也必来向你求恩。”
王颂灵微笑着问大家:“你们在主里有了经历后,是不是常有弟兄姐妹会到你们处来得你们的安慰帮助啊?”
姐妹们离开王颂灵的住处,在路上边走边交通,一下子大家恍然觉悟:其实她们今天就是来向王女求恩啊!
王颂灵蒙主特选,成为至高神的使女,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经历争战、火炼、苦难、孤单、贫穷、疾病、辱骂、误会……,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下,主用金线、各色的线在织造她,造就了这一位使女如王女一般,有属天的美貌,不仅得到王的爱慕,还使许多的人从各处各地来到她的身边,求帮助、得安慰、受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