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死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开始连续三章关系密切的头一章。这三章都将讨论基督徒生活与真正的属灵的基本特点。我们已经提过基督徒生活的肯定与否定两层面,现在我们再回到消极否定的方面;这些否定面可以用圣经里的四段经文来概括:

“所以我们籍着洗礼归入死,和祂一同埋葬。”(罗六4上)

“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祂同钉十字架。”(罗六6上)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加二20上)

“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钉在十字架上。”(加14)

从上述经文中,我们发现当神威基督徒的我们接受基督为救主之时,在上帝的眼中,我们就已与基督同死;但事实上不止于此,我们往后更必须每天在实质上”死亡”。这就是第一章所提到的否定面,让我们再进一步讨论之。

诚如前面所说,圣经的确给我们非常严格的否定面———它不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而是深入日常生活的实心。我们已提到上帝的话实明确的,要求我们在凡事(包括艰辛的事情)上知足,要对祂说声:”谢谢”。这就是否定,真正的否定;也就是对掌握事物与掌握自我来说声:”不”。

岂真是乌托邦?

我们知道,圣经告诉我们要爱人,不只是义一种浪漫、理想化的方式去爱人,而且还要爱到不会生出嫉妒之心。然而,我们必须指出这也可能变成无意义、纯浪漫的说法;除非我们看到这里的爱包含有强烈的消极意味,不让我要说这种说法是纯乌托邦的———此处乌托邦的意思当然是不好的。我们若要有正确的态度,就意味着我们该对某些特定领域内的某些事物说”不”,也要对我们自己说”不”。

我们必须再度说明,这并不是一种浪漫的事,并不是只在我们心中激起某些感情而已。它是包含非常强烈的否定意义的字眼,我们必须愿意面对自己说”不”,愿意对事物说”不”。如此,爱上帝、爱人们的命令才有真正的意义。纵使对我而言是合法的事,纵使是不违背十诫的事,我都不为自己求益处,而是为他人求益处。即使向来心存诚实的人碰到这一点也必然会说,圣经这样告诉我们似乎是很难做到的。但我们从人类一般的人生观点来诚实地面对圣经里的这些话,必定会有下列两种答案之一:第一,我们必须把这些话语浪漫化,认定它们只是让人有好感,而在遥远的未来———在基督掌管的时代或在永恒的天国里———才能将它们付诸实行;或者,如果我们不这样说,而诚实面对圣经上这些话语的真正意义时,必会觉得自己碰到了一座牢固的墙壁了。一个人听到这种经文———上帝在圣经中对基督徒生活所投下的否定话语———绝不可能觉得舒服的,除非听者把它浪漫化了。的确,自从人类堕落之后,情况就一直是这样的。然而,这种情形在二十世纪———一个物质导向、成功导向的心态充斥的时代———特别明显;我们处在一个对任何事都不说”不”的世界里。但我们处在充斥这种心态的环境中,即每件事物都以”规模”和”成功”来评断,突然有人告诉我们,基督徒生活的强烈否定———必须要对事物说”不”,对自我说”不”———乍听起来势必很难接纳。如果我们不觉得困难,那就表示我们并没有真正听进去。

在我们的文化中,人们常常告诉我们,不可以对孩子说”不”。的确,在我们的社会里,”压抑”往往被认为是不好的。我们这个社会予取予求,也许只有在企图捞过界时才会三四;人们尽可能避免面对真正”不”的观念。年纪稍长的人也许认为年轻一代的人才会如此;当然,许多年轻人是这个样子:他们从不知道对自己或任何事说声”不”。但是这个说法只对了一半,因为年长的一辈也是如此。是目前这些老一辈的人制造出了这个环境———一个物质导向、成功导向的环境。我们制造了一种富裕心态,使得每件事情的评估准则都一样———即它是否能致富;而其他各方面都得向这个准则让步。任何绝对的事物、道德原则等都必须向富足与自私的个人安逸让步。

当然,这种环境———不说”不”的环境———正好适合我们个人天生的倾向,因为自从人类堕落以后,我们不愿否定自己,不管是从哲学理论或实际行动力方面,我们尽一切所能将自己摆在宇宙的中心;这就是我们本性上想要在的地方。这种天生的倾向正适合我们所处的二十世纪的环境。

这正是我们堕落的关键所在。当撒旦对夏娃说:”你们不一定死……你们便如上帝……。”(创三4、5)她确实想要像上帝一样。她不愿对那悦目的果实说”不”,虽然上帝已经告诉她要说”不”,并且警告过她后果以及会尾随而来的种种。她还是把自己摆在宇宙的中心,因为她想要像上帝一样。

当我开始过基督徒的生活时,我必须诚实地面对这个事实。我必须了解,即使一个人身为基督徒,他内心深处仍旧回响着与物质和成功导向相同的波涛。因此,当我想到这个否定时,若不觉得自己一头撞到了坚固的墙壁,那实在是假话;也就是说我自欺欺人。如果我的立足点是堕落人类的正常观察角度,特别是二十世纪的正常观察角度,那么的确很难接纳这个”否定”。然而,如果我转移我的观察角度,则一切都将改观,这也是我在本章中想开始做的事———转移我们的观察角度。

天国的观察角度

把上面所说的存记在心,让我们思考路加福音九章二十至二十三节,二十七至三十一节以及三十五节:

“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彼得回答说,是上帝所立的基督。 耶稣切切地嘱咐他们,不可将这事告诉人。 又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 耶稣又对众人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上帝的国。 说了这话以后,约有八天,耶稣带着彼得,约翰,雅各,上山去祷告。 正祷告的时候,他的面貌就改变了,衣服洁白放光。 忽然有摩西以利亚两个人,同耶稣说话。 他们在荣光里显现,谈论耶稣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将要成的事。……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译注:英文取古卷用字],你们要听他。 “

二十三节所说:”耶稣又对众人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这和我们在哥林多后书所读到的是相同的———不要追求拥有属我们自己的东西,纵使我们理所当然有权利拥有它们。

“他们在荣光里显现、谈论耶稣去世的事”———句中的”谈论”一次在希腊文中有”继续说着”的意思;并不只是短短的三言两语,而是不断地述说耶稣将死的事。

三十五节的经文把我们摆在不同的观点。”这是我的儿子,你们要听祂!”我们在这”变像山”(Mount of Transfiguration)预先看见荣耀里的耶稣;在这儿我们事先瞧见上帝国度的一部分,也就是当我们接受基督为救主之后所将立足之地。但我们还要越过这个界限而进入”复活”,不仅是基督的复活,而且还有我们的复活;再进入基督掌管的时代,并进入永恒。

这就是不同的观察角度。这和我们周遭常见的世俗观察角度完全相反。当我么年开始从这个背景来读这些话,从这个完全不同的观点———上帝国度的观察角度而不是堕落了的世界与堕落了的人性的观察角度———来看,一切都不同了。一个不愿对自己说”不”的世界把压力加诸在我们身上,它不但不因为小理由而说”不”,也不因为大原则而说”不”,只因为它非要使”自己”成为宇宙的中心不可。当我们跨出那黑暗的看事情的角度而进入上帝国度的看事情的角度时,那么我们所面对的否定面就有了完全不容的意义。

你注意到他们不断地谈论基督将面临的死亡,那是谈话的主题。我们不知道他们谈了多久,但绝不是三言两语,而是持续的对话;他们说着,持续讨论即将临近于祂的死亡。记得施洗约翰介绍耶稣基督时说:”看哪,上帝的羔羊。”当他介绍耶稣基督时,他已经指向基督之死。在这”变像山”上,在这上帝国度的范围筹中,他们的对话是在长谈即将来到的基督之死。

人子的救赎之死

那么,这里所见的是奇迹中的奇迹,是世纪性的奇迹。这是真正正确的观察角度,这场对话就从这角度来集中讨论一个主题:甚为上帝的”那位人”将要死了。这就是三十五节所提到的那个人:”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祂。””耶稣去世的事,就是祂在耶路撒冷将要成就的事。”(三十一节)在这儿,上帝道成肉身或为真正的人,如同上帝的羔羊,要来背负世人的罪。当我们用诗来表达说:”基督,万能的造物者,死了”时,这个说法一点也没错。

现在让我们来思想这种情况,来思量真正的观察角度。我们要注意,这是基督的讯息中最重要的中心点;中心点不是基督的生活,也不是祂的神迹,而是祂的死亡。今天,整个自由派神学把人类的问题看成是形而上的问题,因此把解决的方法摆在道成肉身的观念上;并不是说他们相信真有道成肉身这件事,而是相信道成肉身这个观念。这并不是圣经上的答案。基督的诞生打开了得着答案的们,但是答案本身是主耶稣基督的死亡。在出埃及记十二章里的逾越节中(期待基督的降临),逾越节的羔羊死了。在创世记三章十五节中首次预告弥赛亚将会降临;从其中,我们得知弥赛亚来的时候会受到伤害;祂会粉碎撒旦,但在过程中祂会受到伤害。在创世记三章二十一节里,人既然犯了罪,又为何还给他穿上衣服呢?用痞子做衣服是要先流血的。在创世记二十二章,我们读到亚伯拉罕所做的大事,显示他对将要来的弥赛亚有所了解。他的儿子必须被放在祭坛献为燔祭———接着公羊替补他的儿子,成了双重的”代赎”的预表。在以赛亚书五十三章,这个伟大的预言在耶稣降临之前七百年就被广传了,其中的核心是什么呢?是下列诸字眼:”受害”、”压伤”、”羔羊被迁到宰杀之地”、”从活人之地被剪除”、”祂将命倾倒,以至于死”,以上这些预言话语传送了几世纪,然后我们见到施洗约翰,他说:”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一29)那就是几千年来预言的对象。因此,基督教讯息的重心是耶稣基督的赎罪之死。

耶稣基督本人也将这点摆在重心,在约翰福音三章,祂和尼哥底母说话时说:”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然照样被举起来。”将此话和约翰福音十二章三十二、三十三节比照,则这段话特别是指基督即将面临死亡。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 如今却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上帝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 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罗三23~26)

“他不像那些大祭司,每日必须先为自己的罪,后为百姓的罪献祭,因为他只一次将自己献上,就把这事成全了。”(来七27)

不管你读到哪里,说法都是一致的。圣经的最后一卷书启示录五章九节,我们看见救赎的书卷:

“他们唱新歌,说:你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因为你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方、各族、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上帝。”

如果你读到早期教会的神学(万不要误以为早期交会没有神学),基督的替代之死也同样是中心点。

基督美好讯息的中心是什么?给全世界的福音的要点是什么?它唯一的中心点是主耶稣基督的救赎之死。

从人类堕落后二十四小时内所赐的第一个承诺,迄至世界末了,所传递的就是这个讯息。

因此,当以利亚与摩西在”变像山”和耶稣会晤之时,他们的谈话以此为主题,我们一点也不要惊讶。”忽然有摩西、以利亚两个人同耶稣说话;他们在荣光里显现,谈论(不断地谈论)耶稣去世的事,就是祂在耶路撒冷要成的事。”(路九30、31)当然,他们要谈论那件事,因为他们和这件事有利害关系。对他们而言,那不只是重要的神学见解,而且连摩西、以利亚的救赎也端赖于此———耶稣钉死在骷髅地的十字架上。当天在场的门徒也与这件事有利害关系,因为如果耶稣没有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们也就没有救赎。让我们告诉所有读者:我们都和这件事有利害关系,因为除非耶稣死在骷髅地的十字架上,否则我们不可能得着救赎。

属灵生活三步

主耶稣的死是绝对独一无二的;祂的死有”替代”的功效。没有任何死亡像基督的死,也没有任何的死亡可比拟基督的死———在我们的思维里,一定要把它看做是绝对性的。祂替代性的四在十字架上,这件事在历史的时空中具有无限的价值,因为祂就是上帝。因此,祂那替代性的死不需要再添加什么,也不可能再添加些什么。祂就死这么一次,为众人而死。如此强烈地提到祂的死亡之后,我们必须补充说明,在路加福音九章二十二至二十四节,基督订下一个时间顺序。二十二节:”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这个顺序有三个步骤,被弃绝、被杀、复活。这里提到的是,即将来临的替代性的、独一无二的死亡;但这个顺序———被弃绝、被杀、复活———马上在二十三、二十四节中,被基督徒本人应用在我们基督徒的身上:”耶稣又对众人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基督在这儿将这个顺序,即祂那独一无二的替代性的死亡,能产生救赎功效所必须要遵循的要件,运用在基督徒的生活上。这个顺序———被弃绝、被杀、复活———也是要产生真正属灵的基督徒生活所应遵循的顺序,别无其他顺序。

如果我们忘掉基督之死的绝对独特性,我们就会落入异端。一旦我们以任何方式忽略或贬低耶稣之死的替代性与独一无二的本质,有如各派自由身学人士对神学的解说,那么我们的教导就不再是基督教的教导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让我们切记这件事的另一面。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个顺序与我们众基督徒的关系,那么我们只是拥有一个毫无生命力的正统宗教,而没有真正的基督徒生命。如此,基督徒生命将会猥琐、死亡,而具有真正圣经意义的属灵亦将会结束。

耶稣在此所讲的,是要哦我们在当今生活中主动选择的”死亡”。祂以特定的情况解说,使之具体化,二十六节说:”凡把我和我的道当做可耻的,人子在自己的荣耀里,并天父与圣天使的荣耀里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做可耻的。”圣经所说的,不是某种浪漫的感觉,某种理想化的事物,或某种抽象东西。耶稣把这种概念———面对弃绝、被杀———带进一个十分实际的状况:面对一个完全相异的世界。也就是当我们天然的自我渴望被相异的接纳时———那个背叛它的创造者与我们的主的世界———我们要对自我说:”不”。从新约圣经整体来看,我们发现基督的这个命令并不只限于某一个状况,而是要成为基督徒生活的整个心态和期待。这里所呈现给我们额是基督徒在整个生活中所应具有的心态,而其顺序是:被弃绝、被杀、复活。正如同基督的被弃绝与死亡是救赎的第一步,我们对事物、自我的弃绝和死亡时真正属灵成长的先决步骤。基督的救赎必须等他上死亡方得以成就,别无他法;而基督徒亦如是,必须先面对前两个步骤———不只是理论上说说而已,至少在某方面得付诸实行———方能再跨出一步。就是:被弃绝、被杀。

基督的死对我们的救赎是何等的重要呀!你看,摩西和以利亚同耶稣站在”变像山”,都是在谈论这件事,用很多时间谈论耶稣即将面临的死亡,他们一再谈论着。同样地,我们也可以说甚为基督徒,我们自愿地个别的、不断地死亡是何等的重要和根本呀!

死亡是基督的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才引发谈论;先知们在旧约里谈它,而摩西、以利亚与基督在新约里谈它。在基督徒的生命中,死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难道我们不该一再思量、一再讨论,也一再祷告我”自我”的死亡吗?于是我必须十分温柔的问道:自愿的算则死亡到底该引发我们多少的思量、多少的谈论呢?它引发了我们为自己、为所爱的人作了多少的祷告?然而,我们的思维,我们为自己和我们所爱的人所作的祷告,以及我们的谈论几乎都是针对要如何不计代价地摆脱”否定”———而不是祷告求主让我们能以适当的态度来面对”否定”,对不对?我们为孩子,为我们所爱的人祷告时,有多少次是祷告求主让他们能甘心情愿地籍着上帝的恩典,走过被弃绝、被杀的道路?我们被世俗的态度所渗透,而没有持以上帝国度里的验光看事情的态度。并不是说我们只能活在否定中(这一点我们在后面会进一步说明),然而,我们必须先了解这个顺序。我们绝对不能认为我们可以不经由被弃绝、被杀两步骤而立刻到达最后的一步;这种情形不只在我们成为基督徒的一刹那是如此,并且在我们生命中不断出现的每一种状况下也都该如此。

进入无我、舍我之境

从这个对上帝国度的崭新观点———我们来看出埃及记二十章中所在十诫的否定层面。

第一诫的订定是要求我们强烈否定”渴望高居上帝位置的欲望”。这是一切堕落的关键点:想要成为宇宙的中心。我们要选择对这个欲望死心。

其他各诫说明了同样的道理,我们从出埃及记二十章的阐述得知。我们要对上帝的特别日子———主日———即祂为自己保留的时间,不存非分之想。我们要强烈拒绝去争夺我们分内不应有的权力。我们要对”取人性命”的念头选择说”不”。我们要抗拒非我们分内的性关系。我们还要对诬告损毁他人名誉的意图说声”不”。

最后一诫”不可贪恋”,表示这些否定不限于外在的行为,否定也和内在心态有密切的相关。这就是我们真实的死,但这种死亡何时生效呢?当然绝不是拖到我们肉身已丧失对事物的欲望与热衷。我们必须在盛年活跃时,对事物会有欲望并能享用它的阶段时,自愿选择说”不”,而进入”无我、舍我”的心态。这种”死亡”不能朝三暮四改变心意,而且也不仅限于肉体的死亡。当我们可以说当耶稣再来时,使我们从死里复活,我们将是个十全十美的人,但是那不是这儿所要谈论的。而是,就在此时此刻,在生命的征战与纷争中间,我们自己选择,并籍着上帝的恩典,作强烈的否定。例如,并不是要等到我们没有强烈的性欲才说”不”,而是要在生命活跃的时候,在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人们为了夺取先背叛上帝,然后又背叛同胞———了解耶稣所说”否定自己”、”弃绝自己”的意义,特别是针对非我们分内的东西而言。

当然,我们会有一些痛苦。处在这个完全有异于上帝国度的现今生活里,基督徒的十字架上充满着尖刺;但这就是十字架的道路:”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路九22)身为基督徒的我们,在蒙上帝赦罪称义之后,就会开始明了这顺序———被弃绝、被杀、复活———的意义。这儿是特指耶稣反对当时的宗教领袖,他们所采纳的是世界的道路而不是上帝的道路。然而,祂内心深处所弃绝的是世界本身,而且必须先”弃绝”方能对复活的生命有所认识。

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这个”弃绝”不是仅此一次。基督要求祂的跟随者天天背起十字架。当然,我们接受基督为救主是一次坚决地接纳;我们因此称义,罪恶永远除去。但是在那刹那之后,还有时时刻刻与日复一日的层面。虽然存在主义者或许多方面的看法并不正确,但他们强调时时刻刻的情景的真实性。

在路加福音十四章二十七节,耶稣也同样地说:”凡不背着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祂并不是说一个人若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不能得救,而是说如果你的生命方式不是如此———(即日日被弃绝、被杀),那么你就不是跟从基督的门徒。祂这一道命令不是抽象的说法,而是指向十分实际的背景,祂在二十六节把这件事和门徒要放弃他们的父母、妻子、兄弟、姊妹、与个人声明相提并论。祂把那道命令摆在日常生活的现实里,而我们就应该”死”在那里。

“你们那一个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见的人都笑话他,说,这个人开了工,却不能完工。”(路十四28~30)

这句话和前面所说的是一体的,耶稣本人把他们连结在一起。祂说”算计花费”。确实,当我们向堕落的人传道时也必须强调,甚为基督徒乃是要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我们处在一个认为背叛上帝而早出来的世界中,而且基督徒本身也还没有完全摆脱个人内在的这种反叛倾向,背十字架是必要的。

前面我已经讲过,罗马书六章一开始就提到许多强烈的否定;尽管我们希望尽快进入第四节的后半段,”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籍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但是,如果我们忽略”死亡”的要素,那么我们实际上是处在险境中。”籍着洗礼归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在罪上死了”、”受洗归入祂的死”:要进入第四节后半段的自由境界是要经由(不是绕过)这些途径方能抵达。这个顺序是绝对的:被弃绝、被杀、复活。同一章第六节的说法亦如此。我们必须先经过前半句(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祂同钉十字架)才能进入后半句:”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做罪的奴仆。”我想大部分的基督徒念前半节的时候速度比较快,急着想进入”快乐”的后半节,但这样子是不对的。我们常常喜欢绕过某些关卡,但是不经过一扇门是不可能进到里面的;不经过前半节是不可能抵达后半部的喜乐部分。

这”与主同死”,在我们称义的时候就已绝对真实的确立了,但要在接下去的基督徒生活中时时刻刻付诸实行,这也同样是真是的。这一点我们不可混淆不清。我们接受耶稣为我们的救主那一刻,我们就已称义,永远地洗清罪恶,这是绝对正确的。但是我们若要知道基督徒生活的真相以及真正的属灵,我们必须”天天背起我们的十字架”。对自我说”不”的原则必须成为我对这个世界的态度的核心;只要这个世界仍保持它背叛造物者的状态,我们就要说”不”。如果我运用智慧使自己在世界上受人尊敬,但是却违抗了创造世界的祂,那么我就是失败者。如果我以无知而达到同样目的,我也是个失败者。我必须在生活的各角度里,并且以整个的人,来面对基督的十字架。基督的十字架不是只有在我归主的刹那是真实的,而且必须在我甚为基督徒的生活中一直彰显。真正的属灵不是止于”否定”,但是若没有”否定”———不但要了解它,还要付诸实行———我们就是尚未准备妥当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