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群起反对他
辛生道夫对路德宗一直忠心耿耿,但这段蜜月期维持得不太久。德国路德宗一时也拿不出办法把摩拉维亚弟兄会纳入路德宗的建制,或把他们溶入路德宗的宗教生活中。
辛生道夫本人也是争议的焦点,从来没有一个德国贵族愿意放弃他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愿回应神的呼召,全时间出来事奉神。辛生道夫从来没有阶级观念,他见到人就传福音;那些与他一样拥有庄园、采邑的贵族,唯恐佃农群起造反,而侵犯了他们的既得利益,也就纷纷与辛生道夫划分界限;至于德国的邻邦奥地利,更是大力抨击辛生道夫,说他不应该煽动摩拉维亚人移民到守望村。
那些曾经与辛生道夫关系密切的敬虔派,在法兰克逝世后,也开始反对他,其中有一位第贝尔(John Conrad Dippel)则在许多场合上,与辛生道夫针锋相对。
一七三一年初,辛生道夫作了最后的尝试,要将摩拉维亚教会纳入路德宗;但是他的努力徒劳无功,神有祂更美的旨意;摩位维亚教会终于被保留下来。
其后,不断地有摩拉维亚移民进入守望村,那些敌对辛生道夫的人更加嫉妒和猜忌,他们唆使萨克森政府来对付他。一七三一年下半年,德勒斯登的枢密院(The Privy Council)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由鲁沙地亚高地的行政长官乔治•格斯杜夫(George Ernest von Gersdorf)主持,着手对守望村进行两面的调查:
一、那些移民是否被怂恿、受引诱而离开摩拉维亚;
二、守望村的教会采用什么教条、或什么措施,以致引起那么多人的反对。
由于调查委员会主持人乔治•格斯杜夫是辛生道夫的亲戚,角色的混淆使乔治•格斯杜夫颇为尴尬。为了表示公正,不给外人留下话柄,调查的结果也就对辛生道夫非常不利。一七三二年十月二十八日,萨克森政府颁布敕令,勒令辛生道夫在三个月内出售他的庄园,并要他离开萨克森王国的境域。对于辛生道夫来说,出售封地,并无实质意义,他早已将业权转名给妻子伯爵夫人,他早已在法律上满足了敕令的要求。同年十二月十九日,辛生道夫伯爵夫人,正式取代了她的丈夫,在法律上成为守望村和伯色杜夫的主人。
辛生道夫第一次被放逐只有几个月。一七三三年二月一日,萨克森的国王弗德立克•奥格杜斯二世(Frederick Augustus Ⅱ)驾崩,继位的君王为人温和,是位仁君,特准辛生道夫回到萨克森境内。
平静了一段时期,敌对辛生道夫的又转趋激烈。一七三六年三月二十日德勒斯登的枢密院颁布法令,再度调查守望村的活动,明文控告辛生道夫,指他诱使佃户离开原来地主的土地,以扩大自己的封地,并勒令辛生道夫立刻离开守望村。对于他再度被放逐,辛生道夫置之泰然,他说:
“那是无关紧要的。我至少有十年没有机会回到守望村;因为时候已到,我要召集差传工作者,到普天下去传扬救主。什么时候主差遣我们往某一地点去为祂作工,那一地方就是我们的家。”
辛生道夫被放逐后,心里若有所感,他说:
“在旅途中,我灵里苏醒,因主的眼目引领我。我无需为自己打算,只是当我辛苦地服事主,却事事成就。”
辛生道夫接着到达诸侯国威特拉维亚(Wetteravia),先在朗勒伯(Ronneburg)城堡建立总部;并把随他漂泊的朝圣团(Pilgrim Congrega- tion)安置在那里。一七三六年底,辛生道夫租下威特拉维亚境内的另一座城堡马利恩邦(Marien- born)。马利恩邦城堡原来是一座修道院,辛生道夫从此把总部从朗勒伯城堡移到马利恩邦城堡。
一七三八年,辛生道夫在朗勒伯城堡的山麓下,称为守望合格村(Herrnhaag)。合格(Haag)这字尾被命名,起因于这村落旁边有一座合格教堂(Haag Church)。在守望合格村,弟兄姐妹凡物公用,没有人是为自己作工,他们乃是为主作工;同时人人受到操练,接受装备,以便成为属灵的战士。
很快地守望合格村的人数超过守望村。从欧洲各国、包括英国、挪威、丹麦、荷兰、瑞士,甚至德国各地,都有人迁居到守望合格村。
一七三六年十二月十八日,辛生道夫带着朝圣团,抵达荷兰的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并把总部从马利恩邦城堡移到阿姆斯特丹来。到这时候,辛生道夫的荷兰语,已经非常流利,直追他的母语德文。辛生道夫在荷兰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内,为一七三七年的事工仰望主;这时他里面有一催促,要他横跨英吉利海峡(English Channel),到英国拓展工作。